![]()
每年的雙11消費新趨勢,都是品牌們來年的“啟示錄”。
尤其是占據消費主力的90、00后,他們在意什么、喜歡什么、為什么買單,是多數品牌的“指南針”。
今年雙11完美收官,星圖數據顯示,全網電商銷售總額16950億元,同比增長14.2%。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家裝品類成為銷量黑馬。
01 為什么家電家裝逆勢成黑馬?
作為家電家裝上游,房地產市場整體疲軟已經是不爭事實。
奧維云網數據顯示,全國新房交易量自2015年的1280萬套下降至2024年的810萬套,與此同時,二手房交易占比在一二線城市超過50%。
在上游產業紅利消退背景下,今年雙11,家電家裝卻上演“逆勢增長”的戲碼,成為品類最大黑馬。
星圖數據顯示,雙11全平臺銷售額TOP1的品類為家用電器,總額為2668億元,占比為16.5%,而家用電器+家具建材銷售占比超過22%。
![]()
其中,包括天貓、京東、抖音、快手各平臺在內的銷量TOP5品牌分別有美的、海爾、小米、小天鵝、海信、TCL、格力、老板、蘇泊爾、萬利達以及創維。
尤其是天貓家裝,整體實現了雙位數逆勢增長,超過4000個品牌成交額翻倍。
為什么家裝品類在今年雙11爆發?
作為市場份額及增速均居全網第一的主流電商平臺,天貓的消費數據,或許可以精準反映當代消費主力軍的消費習慣以及消費心理。
開賣首日,源氏木語、林氏木業、九牧、喜臨門、全友、顧家等品牌商家銷售額破億;家居行業則迎來近三年最高的開門紅增速,平均客單價也有雙位數提升,包括88VIP會員人群滲透持續加深。
先來看三項數據。
雙11開賣第一周,天貓平臺中古風休閑椅增長290%,中古風餐桌成交同比增長229%;自清潔智能馬桶激增46倍,手辦展示柜增長160%。
這些都是爆發式增長的產品。
而無論是中古風還是智能馬桶或者手辦,幾乎都是年輕人的興趣喜好所在。
也就是說,為天貓家裝貢獻銷售額的,大概率都是年輕人。
對于年輕人來說,中古風家居的走紅,不是因為實用,而是因為“顏值即正義”。年輕人愿意為審美買單,甚至就連開關這樣“不起眼”的細節也不放過美學升級。
天貓數據顯示,9月公牛新推出的中古風手撥型開關,雙11成交達到日常的5倍,十分符合年輕人既要性價比又要個性的消費特征。
另一方面,秉持“能坐著就不站著、能躺著就不坐著”的懶人原則,年輕人對科技生活展現更多期待,所以無論是掃地機器人還是智能馬桶,年輕人都是購買主力。
今年雙11,除了自清潔智能馬桶外,在天貓平臺,可以一鍵“躺平”的智能電動沙發成交同比增長160%,可自動調光的智能護眼燈成交同比增長124%。
更有意思的是,在“愛自己”思潮洶涌的當下,年輕人越來越舍得為情緒價值買單,為“悅己”消費。
因為“心疼”每天在電腦前工作十多個小時的自己,于是3000一把的人體工學椅不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在雙11第一周期成交就同比增長70%。
因為貓咪是另一個“家人”,所以為愛貓選購專用沙發是“滿足小時候的自己”,于是雙11第一周期,天貓平臺的貓抓沙發成了“明星單品”,同比成交超250%。
一個頗具代表性的新聞是,有年輕人專門為六只貓、兩只狗打造了透明貓房、空中廊道,同時還要為自己的漫威公仔設計展示空間。
至于為手辦定制展示柜,那是必須要給辛苦收集的“拉布布”們一個溫暖的家。
因此,與其說這屆年輕人是在“買家具”,不如說是在表達“生活方式”。
而年輕人這種“情緒化”、“碎片化”、對個性單品局部換新的家裝消費需求,被天貓精準捕捉,帶動了線上家裝消費爆發。
02 為什么是線上爆發?
家裝品類在線上爆發,是多方合力形成的趨勢必然。
首先,傳統線下家居賣場的局限性十分明顯。空間場地、品牌種類、產品豐富度等,無法滿足消費需求。
其次,年輕人消費習慣發生明顯變化。
過去老一輩裝修,是根據裝修風格線下統一采購全屋家電、軟裝,執著于“一步到位”的豪華裝修,依賴導購模式,對品牌缺乏認知。現在的年輕人聰明了,選擇“輕裝上陣”,還會利用社媒平臺縮小信息差,不僅關注品牌知名度,更看重真實用戶評價、產品性能參數和設計理念。
相比單純的“剛需”裝修、“能住人就行”,年輕人對居住環境有了更高的審美要求,更加重視自身居住體驗。他們購買的不再是商品本身的使用價值,而是自己“喜歡的一切”,包括空間承載的體驗感、情感價值和生活方式。
對于他們而言,毛毯不只是保暖工具,而是“氛圍神器”,床邊搭一條柔軟毛毯,沙發上隨意擺放針織蓋毯,都能給整體家居環境增色不少。
![]()
況且,圍繞家場景消費線上化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從單純賣場發展為生活方式輸出平臺。
這也是為什么這屆年輕人更喜歡逛天貓淘寶的原因。
對于他們而言,買家具就是要選擇多、品牌多、符合審美潮流趨勢,要“好逛”,同時購買體驗還要好,整體流程要順暢。
目前,天貓在家消費的線上渠道優勢,就是“趨勢發現-供給升級-服務保障”的全鏈路閉環。
天貓不僅是銷售渠道,還是消費新趨勢的孵化器和放大器。今年雙11期間,302個新品牌拿下趨勢品類第一,其中家居家裝行業獨占70席,成為新品牌孵化最快的領域。這印證了天貓精準的趨勢洞察能力及對新銳品牌的強大賦能。
在供給端,平臺匯聚了超過9000個品牌、50萬款商品,覆蓋3700個品類加入國補,從國際大牌到原創設計師品牌的全面覆蓋,真正做到了“供給多、選擇多”。這種豐富的供給加上“拆送裝一體化”的履約服務相結合,足以提升消費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國補+雙11平臺補貼+品牌補貼,創造了全年最大的優惠力度,刺激“換新”。
![]()
根據易觀發布2025年“雙11”大促觀察,在主流電商平臺中,淘寶天貓家電家居成交份額占47.9%,成交增速達12.5%,市場份額及增速均居全網第一,領先優勢再度擴大。
03 哪些品牌吃到紅利?
在電商大促中捕捉趨勢、搶占紅利,是每個品牌的核心訴求。
對于品牌而言,在趨勢洞察上,需要成為一個“敏感的反應器”,讀懂平臺數據、識別場景遷移、追蹤內容熱點。在捕捉趨勢后,品牌需要通過高效的營銷和扎實的運營將趨勢轉化為銷量,尤其是在今年AI全面參與雙11落地之后,更加需要善用平臺AI工具降本增效。
這要求品牌具備前瞻性的趨勢洞察、敏捷的營銷執行,并與平臺共建互惠的深度合作。
在天貓家裝這一輪逆勢增長中,不少品牌都“嘗到了甜頭”,我們從天貓的榜單也能看到消費者的愛好趨勢以及品牌格局的變動。
家裝行業中,作為今年新晉闖入家裝品牌榜TOP5的選手,公牛的表現最令人矚目。
![]()
通過捕捉中古風裝修的潮流,在“不起眼”的開關這一細分領域挖掘出了消費者的審美需求,雙11成交同比日常翻5倍。
家居行業中,蘇泊爾作為新晉入榜品牌直接奪得亞軍,和水星、亞朵星球位列前三。
蘇泊爾的成功,和鈦材質離不開關系。
行業數據顯示,鈦材質有效拉動了品類客單價提升20%,證明消費者愿意為材質升級支付溢價。蘇泊爾選擇將鈦材質從單一品類擴展到多品類產品線,通過材質創新滿足了消費者對健康、高品質廚房生活的追求,讓消費者愿意買單。
家電行業中,仍舊是海爾、美的、小天鵝穩守前三,值得注意是,小家電品牌榜中,前三分別是美的、石頭、米家。
其中,石頭借著這次雙11,發布全價格帶新品,滿足天貓各層級消費者需求,開門紅4小時成交破億,在品牌榜中超越科沃斯,躍升4位緊隨美的位列TOP2。
可以說,品牌憑借對消費趨勢的精準把握實現爆發增長,而平臺則通過數據洞察、技術工具和資源扶持為品牌鋪平道路。這種深度協同的伙伴關系,共同推動了家裝行業在存量時代的逆勢突圍,實現了品牌與平臺的雙贏格局。
04 結語
天貓雙11的數據印證,在政策支持與消費升級的雙重助力下,那些真正立足消費者真實需求、專注產品創新的品牌,依然能贏得全年最重要的增長窗口。
這種以“家”為核心的消費升級并非短期熱點,而是源于當代年輕人生活方式變革的長期趨勢。它標志著一種消費邏輯的重構,從功能滿足轉向情感連接與價值認同。對品牌而言,這既是必須把握的戰略機遇,更是未來持續增長的全新賽道。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