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米條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三聯生活實驗室
![]()
有人說,判斷一個男人有沒有進入到中年危機,看的不是他車房還有多少貸款,也不是一個月里去健身房的頻率,而是他的耳朵上有沒有夾上一只骨傳導耳機。
骨傳導耳機,正在成為一群中年男人的體外器官。有人把這種夾在耳朵后的耳機錯看成助聽器,因為它和普通的入耳式耳機不同,夾在耳朵外就能聽見聲音。“就像是貝多芬咬著筷子彈鋼琴能聽見音符一樣,骨傳導耳機通過振動你的頭骨,直接將聲音傳遞給耳蝸,主打一個一步到位。”
以前,中年男人們愛在耳朵后面夾中華,如今,這種耳機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強勢著陸在中年男人們的耳朵上,成為了中年男人們辨識彼此心照不宣的默契。
![]()
骨傳導耳機從幾十塊到幾千塊不等,豐儉由人。也因此,你既能在馬路上看到風馳電掣的外賣小哥,耳后夾著一只骨傳導耳機,也能在五星級酒店的游泳池里,看到大哥戴著骨傳導破浪。
有人說,中年男人的骨傳導耳機里,播放的不是搖滾、民謠和朋克,而是修仙小說、郭德綱的相聲和新聞聯播。“而且好像要跟中年危機對抗似的,他們的耳機顏色一定是高飽和的,絕不和老頭耳朵上黑色灰色的助聽器撞款。”
![]()
圖源:17
愛上骨傳導耳機,成了人到中年的宿命。“因為它既能貼在耳朵上給你制造出一個私密的小空間,又不用擔心聽不到別人說話。你正聽著郭德綱的相聲呢,領導或者老婆一聲號令,你準能第一時間到達。”
![]()
一開始,人均一個骨傳導耳機的是那些人到中年仍堅持自律的精品男人。“對于一天跑五公里,或者游泳一小時起步的健身房釘子戶們來說,只運動實在太枯燥了。但,藍牙耳機戴著容易掉,有線耳機又不方便,此時骨傳導耳機成了唯一的選擇。”
“而且,骨傳導耳機不是直接入耳,所以使用時間再長,也不會像普通藍牙耳機那樣損傷耳膜。”
![]()
圖源:粗粗壯壯
雖然骨傳導耳機下載歌曲的方式,還停留在2G時代,你需要用電腦把你想聽的歌,錄入到骨傳導耳機里,以至于有人下單了骨傳導耳機,看到客服發來的使用教程后甚至想退款。但對于那些只是運動時聽聽的中年男人們來說,“自己只需要下載一個90年代流行金曲集錦和郭德綱相聲集。”
后來,一些中年人發現,這種骨傳導耳機就是最適合自己的“體外器官”。80后北京大哥賽雷說,其實中年男人對于耳機的音質沒有那么多要求,“真對音質有要求的都去倒騰音響去了”。
“所以戴骨傳導耳機,就是聽個響,圖它不像藍牙耳機那樣容易丟,也不會因為長期佩戴得上耳道炎。”
賽雷不僅愛戴骨傳導,還給爸媽配置了骨傳導耳機。“爸媽歲數大了, 聽力肯定受損,但耳背不是很嚴重。老頭愛逛公園,以前總愛背著個藍牙音箱公放音樂, 現在給他買了個兩百塊的骨傳導耳機,既能聽清楚聲音,又不影響別人,比之前好多了。”
![]()
對于那些職場中年人來說,骨傳導耳機還是最小單位的叛逆。在某國企上班的天津大哥王小亮,平時早九晚五,骨傳導耳機就跟著他天天全勤。“戴那種降噪耳機,最尷尬的時候就是你正在這聽著高興呢,結果對面有同事喊你。你聽不到對方說話,全辦公室就都知道了你在戴著耳機摸魚。”
![]()
王小亮說,骨傳導耳機像是在卡bug。“戴著這玩意聽歌或者聽播客都不影響,而且可以隨時接電話,也不會聽不到同事喊你。有時我跟同事開玩笑說這是助聽器,結果她真信了,后來再喊我的聲音都大了不少。”
但,在王小亮看來,“這玩意只有中年男人能用,因為耳朵抗造”。“骨傳導耳機沒有降噪功能,戴著它出街主打一個通透。環境聲大,為了聽清耳機里的聲音,勢必調大骨傳導的音量,然后這東西震動就加大了,陣陣酥麻,跟按摩似的酸爽,年輕時你可受不了這種粗糙。”
![]()
圖源:受訪者提供
對于中年男人來說,用上骨傳導耳機,是一種人到中年的釋然。“年輕時候大家都研究耳機的音質,為此不知道燒了多少錢。后來我也想通了,什么音質不音質,降噪不降噪的,只要耳朵邊有聲音,熱鬧熱鬧就行了。”
![]()
對于年輕人來說,戴耳機是為了時時刻刻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走路、坐車、吃飯,全靠耳機,假裝“生人勿近”的模樣,給自己“賽博輸氧”。
但對于中年男的來說,戴耳機不是為了欣賞音樂,而是為了解悶兒。北京90后的“跑友”大哥橙橙,戴的是某音一千塊的骨傳導耳機,“開到最大聲,跑步的時候聽《凡人修仙傳》用。”
![]()
圖源:許多多
對于橙橙來說,因為骨傳導耳機不降噪,所以戴上也不影響聽其他人說話。“人到中年,不需要降噪耳機來隔離人群了,隔離了反而有種跟外界脫節了的不安全感。此外,人到中年時的煩心事兒,已經足夠讓你屏蔽外界一切雜音。此時外界的說話聲、腳步聲和鳥叫聲,反而成了一種白噪音,讓你能從煩心事兒里脫離出來喘口氣。”
![]()
綜藝上有男明星時刻耳機不摘,就被觀眾們吐槽
而且,中年男的一旦戴上骨傳導耳機,就再也摘不下來了。以至于他們戴著戴著,逐漸就“人機合一”了。“年輕人的耳皮子太嬌嫩,所以他們戴骨傳導耳機,很容易就像戴了緊箍咒一樣難受。”
但骨傳導耳機之于中年人,就像是兩塊嵌合完整的拼圖,有種相見恨晚感。“骨傳導耳機夾在中年男人的耳朵上,感覺生來就嵌在那兒一樣。有時一天能戴20個小時,睡覺都忘了摘,半天找不著骨傳導耳機,才發現原來就夾在耳朵上。”
![]()
圖源:周處村~長
當骨傳導耳機成了中年男人的體外器官,有人提醒道,其實骨傳導耳機不會損傷聽力,沒有什么科學依據。
“要達到同樣的聽覺體驗,入耳式要比骨導到達耳蝸的音量小得多,除非你是外耳道閉鎖或者是中耳疾病患者。在戶外環境下用骨傳導耳機,其實對耳蝸的傷害并不會更小,這種耳機只能在游泳時用比較適合。”
![]()
自帶降噪功能的入耳式耳機、或是頭戴式耳機,能把外界的一切噪音都徹底隔絕,自帶一種生人勿擾的氣息。
但對于中年男的來說,常年把耳朵塞住,不僅很沒禮貌,而且冒昧。“在家里長時間戴著耳機,別人喊你你又聽不見,老婆很容易就把你看得不順眼,兩人難免為溝通不暢大吵一番。”
“再說了,普通的耳機很容易摘戴頻繁,進了公司得摘,跟客戶開電話會得戴,領導講話又得摘。但骨傳導耳機放在耳朵上,啥也不耽誤。戴著它聽小說還是聽領導講話,沒人能琢磨透你。”
![]()
圖源:sunday
今年快四十的北京大哥老徐,說自己主要是躺在床上用骨傳導耳機。“這樣不耽誤我刷短視頻看比賽,老婆下達指令又能迅速聽見,然后彈射起步。”
有時,骨傳導耳機還能成為老徐耍小聰明的道具。“戴骨傳導耳機,一半為了裝X,一半為了裝聾。老婆下達的指令,想聽見就能聽見;老婆嘮叨時,也能用聽不清當作借口,避免矛盾的發生。”
“只不過后來我發現,這種小聰明根本就沒用。因為我戴上骨傳導耳機,以為全世界只有我一個人能聽見,后來我發現,便宜的骨傳導耳機就是兩個喇叭,用手扳開不接觸皮膚,照樣聽得清清楚楚。”
ENDING:
如今,骨傳導耳機已經像是中年男人們離不開的時尚小掛件,戴上不是為了表達什么時尚態度,而是安慰自己還沒被生活徹底干趴下,還能有點生活里的小情趣。
“就像是男的總愛在地下車庫待上十分鐘,享受這個進可攻退可守的私人空間,骨傳導耳機也是這樣。進能聽清外界的號令,老婆若有戰昭必回,退能聽點兒軍事新聞,研究研究導彈火箭。人到中年,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是用耳機精神降噪。”
封面圖源:周處村~長
本文轉載自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