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段修健
“六萬人球場,等一個冠軍!”
15日下午,今年“遼超”總決賽在大連梭魚灣足球場打響。大連隊以4:0戰勝本溪隊奪得冠軍。
本場比賽共有55678名觀眾在現場觀賽,創造了本年度“遼超”上座紀錄。
前一天,遼寧省委書記許昆林主持召開的省委常委會會議,對東北地區城市足球聯賽(簡稱“東北超”)作出部署。
激活區域發展新引擎
14日的遼寧省委常委會會議指出,要堅持群眾性體育賽事定位,辦好東北地區城市足球聯賽,努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足球賽事品牌,持續加強優質體育賽事供給,推動文旅體商深度融合,放大賽事帶動效應,實現體育熱起來、文化活起來、旅游火起來的良性循環。
此前,遼寧、吉林、黑龍江和內蒙古等四省區都已出臺文體旅商融合相關政策,且有初步成效。
已經結束的今年“蒙超”,累計拉動消費達4.06億元。內蒙古體育局微信公眾號文章說:群眾體育賽事正成為激活區域發展的新引擎。
哈爾濱體育學院體育人文與社會學院副教授葉海波認為,東北地區深厚的足球傳統、完備的足球推廣體系和濃郁的足球氛圍,是舉辦“東北超”的重要條件。
同時,東北地區具有相同的文化基礎,東北人特有的幽默和熱情,東北特色的典故、飲食、方言等文化元素,將讓比賽更具娛樂性,助力“東北超”成為獨具特色的區域足球賽事品牌。從而打造區域賽事經濟新增長極,激活全產業鏈發展。
地區性體育賽事或將成為地方推動賽事經濟發展的新形式。
河北省政府辦公廳10月印發的《培育高品質體育賽事推動賽事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提出,加強區域間合作,共同舉辦京津冀、華北五省(區、市)等區域性體育賽事。
在葉海波看來,從“省超”到地區性聯賽,并不是簡單的比賽區域擴大。地區性聯賽能推動各省之間良性互動,形成多維度、高質量的競爭合作關系,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多重因素考驗“東北超”
11月5日,“東北超”推進會議在沈陽舉行。
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的政府及體育部門負責人圍繞聯賽實施方案的擬定展開深度研討,啟動“東北超”謀劃設計。
今年以來,東北地區承辦或舉辦了多項足球賽事。
包括中超聯賽大連英博海發、長春亞泰,中甲聯賽遼寧鐵人、大連鯤城、延邊龍鼎可喜安等隊的主場比賽;以及以城市(縣市)為參賽單位的“遼超”“蒙超”和吉林省延邊州縣市足球聯賽等。
其中,延邊州縣市足球聯賽啟用了視頻助理裁判系統(VAR),“蒙超”使用了足球視頻支持系統(FVS),側面體現出東北地區業余賽事競賽工作的專業水準。
東北地區幅員遼闊。
目前,遼寧下設14個地級市和沈撫示范區,吉林現轄8個地級市和1個自治州,黑龍江共轄12個地級市和1個地區行署。加上內蒙古自治區東部五盟市,“東北超”的參賽隊伍很有可能達到40余支。
與此規模相當的是“渝超”。
今年“渝超”共有38個區縣及兩江新區、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萬盛經開區組隊參加。
賽事分成了5大賽區進行,共分兩個階段、時間跨度達8個月、比賽場次178場。
東北地區的天氣條件可能會成為對“東北超”的又一個考驗。
例如,10月18日16時許,“蒙超”決賽首回合在通遼市奧體中心舉行。受寒流影響,比賽時氣溫只有零上4℃左右。
據《遼寧日報》報道,“東北超”接下來的工作還很多:一方面抓緊制定競賽規程、健全組織機構;另一方面啟動市場開發、探索“東北足球+”多產業、全鏈條發展。
多重因素影響下,跨省域的“東北超”如何處理好與現有的“遼超”“蒙超”等比賽的關系,選擇哪種賽制、賽事怎樣運營、收益如何分配等,都至關重要。
“超”們紀錄或將再被打破
東北地區有多個大容量球場。
據大連市政府官網文章介紹,此次“遼超”總決賽場地梭魚灣足球場是我國唯一三面環海的國際標準專業足球場,有6.3萬個座位,已成為該市新地標之一。
![]()
圖源:“遼寧發布”微信公眾號
這個賽季中超聯賽,梭魚灣足球場至少已有9場比賽現場觀賽人數突破6萬,位居國內足球賽事前列。
今年以來,多個省份城市足球賽事的觀賽人數也有不俗表現。
9月20日,“贛超”八強淘汰賽第一回合,50168人在江西省奧體中心觀戰,創下“贛超”現場觀賽人數紀錄。
10月25日,“蒙超”決賽在呼和浩特市體育場上演,45166人在現場歡呼吶喊。
11月1日,南京奧體中心體育場以62329人創下“蘇超”單場上座紀錄。
與此同時,政策層面也有新安排。
9月4日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釋放體育消費潛力進一步推進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科學核定賽場安全容量,提高可售(發)票數量。
江蘇省政府辦公廳11月初發布的《關于加快發展賽事經濟提振體育休閑消費的意見》也做出相同要求。
明年的“超”們可能會提供更多觀賽席位,上座紀錄或將再被打破。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