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凱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表示,時長創紀錄的政府停擺意味著一些本應于10月收集的經濟數據可能永遠不會被記錄下來,這使得全面評估美國經濟健康狀況變得困難:
“據我了解,有些調查實際上根本沒有完成,所以我們可能永遠也無法知道那個月發生了什么。在數據機構恢復運作之前,我們會在一段時間內處于視野模糊的狀態。”
包括美國勞工統計局(BLS)和人口普查局在內的統計機構在政府停擺期間無法開展數據收集工作,這讓依賴人工采集的報告尤其受到影響。
美國勞工統計局可能無法發布原定于10月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這一重要的通脹指標。經濟學家們也擔心同樣受影響的另一項家庭調查,這項調查用于計算失業率。
經濟預測人士們正試圖推演,一旦美國政府重啟,各類數據報告將按何種順序發布。9月就業報告原應在10月3日發布,由于政府在10月1日關門前數據已采集完畢,因此預計將是最容易整理的一份數據。
問題在于,各機構在停擺前本已因人員短缺承壓,而現在必須決定如何在11月已過半的情況下安排延期和即將發布的報告。經濟學家和投資者預期,一旦機構重啟,將面臨“集中數據爆發”的局面。
Hassett表示,持續42天的停擺將對美國經濟造成沖擊,但預計2026年初經濟將恢復增長。“有些數據永遠丟失了,有些不會。但我預計到明年第一季度,我們將恢復到3%至4%的增長水平。”
美國參議院已在周一深夜通過恢復政府運作的法案,眾議院有望最早在周三晚上批準該議案,隨后將提交總統特朗普簽署。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