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時代商業研究院 作者:孫華秋
![]()
來源|時代商業研究院
作者|孫華秋
編輯|韓迅
隨著國家大基金持續注資加碼,半導體設備零部件國產化正迎來政策紅利釋放期。
財報顯示,2024年,半導體設備零部件廠商珂瑪科技(301611.SZ)的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同比增速分別達78.45%、279.88%。然而,2025年前三季度,珂瑪科技的業績增速顯著放緩,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8.86%,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僅為8.29%。
在半導體先進陶瓷材料零部件這一細分賽道中,珂瑪科技的技術壁壘如何?其業績增長放緩的背后,又折射出哪些行業趨勢與企業戰略的深層共振?
錨定先進陶瓷高成長賽道
珂瑪科技成立于2009年,于2024年登陸創業板,主營業務聚焦于先進陶瓷材料零部件的研發、制造、銷售與服務,同時為客戶提供精密清洗、陽極氧化、熔射等泛半導體設備表面處理服務。
![]()
當前,先進陶瓷材料零部件市場主要由國際廠商主導,國內企業全球市場占有率較低。
不過,在中國本土先進結構陶瓷廠商中,珂瑪科技穩居領先地位,已成為北方華創(002371.SZ)、中微公司(688012.SH)、拓荊科技(688072.SH)等本土半導體設備廠商的核心陶瓷零部件供應商。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21年,在中國內地半導體設備廠商的先進結構陶瓷采購總額中,珂瑪科技的供應占比約為14%,占國產半導體設備使用的本土先進結構陶瓷供應商供應總規模的比例約72%。
對投資者而言,把握珂瑪科技的增長邏輯,繞不開其核心的“功能—結構”一體模塊化業務。
從商業模式的底層差異來看,傳統陶瓷零部件市場的競爭焦點長期停留在材料純度和加工精度,這類業務技術壁壘較低,同質化競爭導致其毛利率水平不高。
而“功能—結構”一體模塊化業務則要求企業具備材料研發、精密制造、電子工程、熱管理等多學科技術的交叉整合能力,需攻克熱壓、流延、共燒結、凸點加工、高溫焊接、陶瓷/金屬精密連接和CVD包覆等一系列復雜加工工藝。這種“結構承載+功能實現”的一體化設計,將產品從單純的“物理支撐件”升級為“功能執行單元”,直接推動附加值大幅提升。因此,“功能—結構”一體模塊化業務有助于推動珂瑪科技從低毛利零件供應商向高附加值方案商進階。
![]()
珂瑪科技在該領域布局較早,是國家“02專項”PECVD設備用陶瓷加熱盤課題責任單位,同時也是國內較早完成“實驗室研發—客戶驗證—批量生產”全流程閉環的企業。
從業務進化路徑看,珂瑪科技的轉型清晰可見:從早期生產單純的先進陶瓷結構件,到突破并產業化陶瓷加熱器、靜電卡盤、超高純碳化硅套件等全球視野下高難度的“功能-結構”一體模塊化產品。
這種從“單一結構”到“功能—結構”融合的跨越,本質是珂瑪科技通過技術整合重構了產業價值鏈條,形成“設備廠需求—模塊技術迭代—整機性能升級”的正向循環,為長期增長奠定生態基礎。
半年報顯示,截至2025年6月末,珂瑪科技在核心產品領域的驗證與量產節奏持續提速:8英寸刻蝕機用Monopolar靜電卡盤、12英寸ICP/CCP刻蝕機用Monopolar靜電卡盤均已通過B公司驗證并實現量產;多區加熱靜電卡盤交付B公司進入測試階段;12英寸超高純碳化硅套件則完成部分部件的驗證并啟動少量生產,其余部件正處于開發驗證進程中。
業績高增態勢暫歇
這種戰略升級的成效,亦在珂瑪科技的業績數據中得到直觀的印證。
受益于國內半導體領域對先進陶瓷材料結構件的需求爆發,以及半導體設備關鍵零部件國產化的推進,珂瑪科技的業績在2019—2024年實現跨越式增長:營收從1.76億元攀升至8.57億元,歸母凈利潤從1258萬元增長至3.11億元,成長潛力充分釋放。
其中,2024年,珂瑪科技“功能—結構”一體模塊化產品迎來爆發式增長,營業收入從2023年的3196萬元躍升至2.91億元,同比激增809.81%,成為公司增速最快的核心業務板塊,并直接推動公司整體營收首度突破8億元大關。
在今年7月的機構調研中,珂瑪科技就明確表示,隨著先進材料生產基地項目投產,公司將進一步聚焦產品升級,從傳統陶瓷結構零部件為主,轉向以陶瓷加熱器、靜電卡盤和超高純碳化硅套件等“功能—結構”一體模塊化產品為核心競爭力,對標國際半導體設備先進陶瓷企業,向國際一流水平的半導體設備關鍵零部件高技術企業升級轉型。
然而,在戰略升級過程中,珂瑪科技的業績出現階段性調整。2025年前三季度,珂瑪科技營收同比增長28.86%至7.94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8.29%至2.45億元;反觀2024年同期,其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高達74.65%、295.24%,業績增速大幅回落。
其中,珂瑪科技的單季度表現更凸顯調整壓力。2025年第三季度,珂瑪科技的營收同比增長18.10%,歸母凈利潤卻同比下滑16.16%,呈“增收不增利”態勢;而2024年第三季度,該公司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5.11%,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275.56%,兩期數據反差顯著。
與此同時,珂瑪科技的盈利能力明顯承壓。2025年前三季度,珂瑪科技的毛利率為53.94%,同比減少5.48個百分點;凈利率為30.56%,同比減少6.09個百分點。營運效率方面,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的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從2024年同期的133天延長至140天,營運管理壓力有所顯現。
對于第三季度盈利下滑的原因,珂瑪科技回復時代商業研究院稱,主要源于兩方面:一是研發費用的增加,今年公司研發投入較大,導致費用端上升,對凈利潤造成一定影響;二是收購蘇州鎧欣并表帶來虧損,7月份公司完成對蘇州鎧欣的收購,三季度起開始并表,但該公司尚未盈利,短期內產生部分虧損,拖累整體凈利潤表現。
盡管單季業績承壓,但珂瑪科技強調,當前利潤波動屬于預期之內,對全年業績的整體影響可控。隨著蘇州鎧欣后續產能釋放并逐步實現盈利,預計將開始為公司業績帶來正向貢獻。
此外,在今年7月,珂瑪科技對調研機構表示,公司目前在手訂單充足,主要來源于國內外主流半導體設備廠及部分國內半導體晶圓廠。下游客戶需求持續增長使得公司在手訂單及生產產能基本處于飽和狀態。目前,公司的在手訂單基本覆蓋3個月的銷售收入,其中結構件產品的交期約為45天,“功能—結構”一體模塊化產品交期約為90天,在手訂單與公司交付情況相匹配。
為進一步推進戰略升級,鞏固核心競爭力,珂瑪科技于今年8月披露公告,擬發行7.5億元可轉債,募集資金主要用于“結構功能模塊化陶瓷部件產品擴建項目”和“半導體設備用碳化硅材料及部件項目”,以進一步夯實競爭壁壘。
核心觀點:聚焦新產品放量節奏
盡管面臨國際巨頭的強勢競爭,但珂瑪科技憑借持續的技術突破、穩步擴張的產能規模,以及與下游核心客戶的深度綁定能力,已在半導體設備國產化浪潮中鋪就了清晰的增長路徑。
對投資者而言,短期需關注珂瑪科技的新產品量產進度,這直接決定業績增量的釋放節奏,尤其要跟蹤第四季度客戶設備出貨回暖情況,以及碳化硅套件的量產進度,兩者將直接影響全年業績的最終表現。
長期來看,可重點留意兩大價值主線:一是陶瓷加熱器、靜電卡盤等“功能—結構”一體模塊化產品的持續增長潛力,該業務作為珂瑪科技戰略升級的核心,是未來收入與盈利提升的關鍵支撐;二是碳化硅材料布局背后的戰略價值,珂瑪科技通過收購蘇州鎧欣切入CVD碳化硅領域后,在高端材料領域的競爭力進一步強化,長期有望打開第二增長曲線。
(全文2936字)
免責聲明:本報告僅供時代商業研究院客戶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本報告基于本公司認為可靠的、已公開的信息編制,但本公司對該等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所載的意見、評估及預測僅反映報告發布當日的觀點和判斷。本公司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狀態。本公司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應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報告內容客觀、公正,但本報告所載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不構成所述證券的買賣出價或征價。該等觀點、建議并未考慮到個別投資者的具體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客戶私人投資建議。投資者應當充分考慮自身特定狀況,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報告內容,不應視本報告為做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因素。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報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圍內,與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關系。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本公司及其所屬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頭寸并進行交易,也可能為之提供或者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或者金融產品等相關服務。本報告版權僅為本公司所有。未經本公司書面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翻版、復制、發表、引用或再次分發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權。如征得本公司同意進行引用、刊發的,需在允許的范圍內使用,并注明出處為“時代商業研究院”,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關責任的權利。所有本報告中使用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均為本公司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