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十五五”規劃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資本市場也被賦予了新使命——不僅是資源配置的平臺,更是科技創新的“助推器”。
在這一背景下,科創板與創業板作為資本市場改革的“雙引擎”,正加速釋放制度紅利,成為引領新一輪產業變革的重要力量。國信證券報告顯示,2025年三季報披露的主板配置權重為47.54%、創業板配置權重為19.29%、科創板配置權重為13.91%,港股配置權重為19.26%。與上一季度相比,創業板和科創板權重顯著提升,反映出機構投資者對科技創新板塊的青睞度持續增強。
制度創新筑基,雙軌布局賦能
今年以來,資本市場深化改革持續推進,科創板與創業板相繼推出重要改革舉措。今年6月,中國證監會正式推出科創板“1+6”改革政策,其中最具創新性的舉措是設立“科創成長層”。這一改革通過更具包容性的上市標準、更契合科技創新企業特征的監管邏輯,為尚未盈利但具備核心技術的硬科技企業打開了通往資本市場的大門。
就在10月28日,西安奕材、禾元生物、必貝特三家尚未盈利企業鳴鑼上市,正式成為科創板科創成長層首批新注冊企業,標志著這一重要改革舉措正式落地見效。截至目前,科創板科創成長層已匯聚35家企業,形成了一個具有代表性的硬科技企業集群。
在這35家科創板科創成長層企業中,33家公司已披露三季報: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這些公司在增收縮虧的同時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營收同比增長35.1%,凈利潤同比減虧45.4%,研發強度中位數達到44.3%。這一組數據印證了改革的有效性——通過資本市場的賦能,高研發投入正逐步轉化為商業價值的增長。
與此同時,創業板改革也在深入推進。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表示,將啟動實施深化創業板改革,設置更加契合新興領域和未來產業創新創業企業特征的上市標準。這一改革舉措將進一步提升創業板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能力,為各類創新創業企業提供更加精準、包容的金融服務。
![]()
目前,創業板市場已有約1400只個股,合計總市值逼近18萬億元。業內人士表示,深化創業板改革將從制度層面夯實科技創新發展的金融基礎,推進“十五五”規劃對培育新質生產力、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部署。同時,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完善將促進資源向科技創新領域加速集聚。
研發驅動增長,業績驗證價值
隨著改革紅利的持續釋放,科創板與創業板的業績表現令人矚目。從剛剛披露完畢的上市公司三季報來看,2025年前三季度,創業板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2486.28億元,凈利潤2446.61億元,營收與凈利潤增速均超過10%;科創板公司也表現亮眼,實現營業收入10142.07億元,凈利潤441.25億元。(數據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數據)
值得關注的是,兩個板塊的研發投入強度顯著高于市場平均水平。2025年前三季度,全市場上市公司研發強度為2.16%,而創業板和科創板的研發強度分別高達4.54%和11.22%。高強度的研發投入為這些企業的持續創新奠定了堅實基礎,也凸顯了其“硬科技”成色。(數據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數據)
作為科創板與創業板的代表指數,科創板50指數(000688)和創業板指(399006)備受關注,具備較為集中的科技成長風格。今年以來,科技成長板塊站上風口,科創板50指數年內上漲45.29%,創業板指年內上漲50.57%。(數據Wind,截至2025年11月6日)
具體來看,創業板指由創業板中市值大、流動性好的前100只股票組成,聚焦龍頭企業。投資創業板指的核心是“發展成型的新賽道看業績”:Wind數據顯示,當前創業板指PE-TTM約41倍,與近十年42%的分位點相當,估值修復空間明確。
而科創板50聚焦科創板市值最大、流動性最好的 50 家硬科技企業,以半導體、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 “卡脖子” 領域為主,成份股多處于技術攻堅期,如中芯國際、寒武紀等。
借道指數基金,布局創新浪潮
對于投資者而言,要把握科創板與創業板的投資機會,指數化投資是較為高效且風險可控的方式。科創板50ETF(588080)和創業板ETF(159915)作為跟蹤“雙創板塊”規模較大的產品,提供了布局創新成長的優質工具。
科創板50ETF(588080)緊密跟蹤科創板50指數,最新規模達736.68億元。值得一提的是,該ETF在2025年10月實施了首次分紅,不僅是該產品上市以來的首次分紅,也是跟蹤科創板50指數的所有ETF的首次分紅。(數據Wind,截至2025年11月6日)
創業板ETF(159915)緊密跟蹤創業板指,最新規模約1036.73億元,近一個月日均成交額達48.56億元,流動性居前。(數據Wind,截至2025年11月6日)
對于希望更全面布局科技創新賽道的投資者,還可以關注科創創業ETF(159781)、科創人工智能ETF(588730)等產品。
在當前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科創板與創業板作為科技創新企業的聚集地,有望持續受益于國家政策支持與產業發展趨勢。隨著更多具有核心技術的企業登陸資本市場,以及相關制度的持續完善,兩大板塊有望為投資者帶來更加豐富的投資機遇,同時也將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