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劉曉博
今天一大早,就從阿拉斯加傳來了一個好消息:美俄首腦會談,沒有談崩!
這場會談北京時間今天凌晨3點左右開始,接近7點的時候舉行了新聞發(fā)布會。
特朗普表示:雙方取得了巨大進展,在很多問題上達成一致,遺留待解的問題很少,但其中一個問題很重要,雙方并未達成任何協議。他稍晚會致電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和北約國家領導人以及一些他認為合適的人,通報會晤情況。特朗普稱希望美俄雙方在未來能有良好且富有成效的會晤,預計將很快再次與普京會晤。
普京稱,已與特朗普建立了非常好的直接聯系,看到了特朗普想要理解沖突本質的意愿,俄羅斯真誠地希望俄烏結束沖突。普京還表示,他同意特朗普的觀點,烏克蘭的安全必須得到保障,希望相互理解能為烏克蘭帶來和平。普京表示下一次會晤可能是在莫斯科。
對于中國股民來說,這意味著:警報至少暫時解除了,下周少了一個重要的不確定性。
最近A股表現不錯,上證指數在時隔幾年之后,重上3700點。滬深兩市股票日成交額也穩(wěn)定在2萬億以上,每天都有大量新股民入市。
![]()
美俄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分歧,成為近期最困擾市場的因素。
特朗普多次揚言:如果俄羅斯和烏克蘭不能實現和平,美國將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征收二級關稅,稅率是100%。
俄羅斯石油的三大買家,是中國、印度、土耳其。特朗普已經對印度動手,加征了25%的“二級關稅”以觀察效果,這讓印度對美國出口商品的稅率達到了50%。
特朗普還進一步威脅:如果印度不屈服,可能會有更高的稅率。
如果烏俄不能實現和平,美國對中國會不會也加征“二級關稅”?如果特朗普執(zhí)意這樣做,中國一定會對等報復,由此引發(fā)新一輪關稅大戰(zhàn),讓此前幾次談判的成果付諸東流。
我之前在文章里分析過:中國和印度不可能不購買俄羅斯的石油,也不可能因為特朗普想拿諾貝爾和平獎就疏遠俄羅斯。
其實對于特朗普來說,讓中國和印度不買俄羅斯石油難度更大,而讓烏俄和平反而相對容易一些。前提是要讓烏克蘭及其背后的歐洲有較大讓步,讓俄羅斯的胃口小一些。
雙方爭執(zhí)的焦點主要是兩個:第一,如果烏克蘭愿意犧牲領土,能不能換來“加入北約”的通行證;第二,俄羅斯到底獲得多少烏克蘭的領土。
還有兩點也比較重要:
一是俄羅斯要向烏克蘭賠償多少錢,被歐洲凍結的3000億美元的俄羅斯官方資產可以拿回來多少;二是美歐對俄羅斯的制裁取消多少。要知道,僅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就高達幾千項。
俄羅斯也希望和平,但此前犧牲太大、目前看到了勝利的希望,所以叫價自然不會低。烏克蘭現在主要礙于面子問題,怎樣向老百姓交代,此外歐洲仍鼓勵烏克蘭不輕易屈服。
烏克蘭的命運,讓我們聯想到了30年代的中國。弱國無外交,自己的命運被列強決定,很難自主。這是當年烏克蘭被列強忽悠,放棄核武庫的后果。
烏克蘭的遭遇,將讓更多的國家希望獲得核武器。有了“真理”在手,才能掌控命運。
國家統(tǒng)計局昨天公布了7月的經濟數據,跟金融數據繼續(xù)背離。
下圖分別是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投資、居民消費、工業(yè)增加值的同比增幅,都有所回落。
![]()
![]()
![]()
![]()
7月的出口還不錯,單月進出口額同比增長6.7%,環(huán)比增長1.5%。1到7月進出口額按照人民幣計算,同比增長3.5%;其中出口額同比增長7.3%。
出口有關稅擾動的因素,中美暫停互加關稅后,出口商、進口商都在搶時間進貨,不代表未來幾個月情況可以持續(xù),尤其是四季度以后。
為什么實體經濟仍然偏冷,股市這么好?
我之前在文章里分析過,這是“水牛”。
所謂“水牛”,就是財政+貨幣放水拉高了印鈔速度,讓廣義貨幣M2和社融同比增速都創(chuàng)出了新高。
![]()
由于不斷降息,再加上對國債、地方債利息收入征稅,把一部分資金從銀行里擠了出來,愿意炒股的資金增加了,帶動了M1(狹義貨幣)的強勁反彈。
國家不斷出臺激活股市的政策,引導資金流入股市,產生了明顯的效果。
央行最新公布的7月金融數據顯示:全國非銀存款增加2.14萬億元,同比多增1.39萬億元;另一方面, 7月居民存款凈減少1.11萬億元,同比多降0.78萬億元。
這意味著:存款的確在搬家,從銀行搬到了股市。
既然是“水牛”,會不會到哪一天戛然而止?
當然有可能。
官方希望股市的火爆,可以改善經濟的體感,改善消費,最終拉動經濟。所以希望是慢牛,能持續(xù)久一些。
從理論上看,這條路可以走通。通縮持續(xù)了3年多,從周期上也應該在1年到1年半之后走出來,股市提前做出反應,有合理性。
未來1年,美聯儲將斷崖式降息,這不是某一個月的PPI能改變的。中國的貨幣空間將因此加大,而國家會繼續(xù)加大刺激消費的力度,再加上財政政策持續(xù)發(fā)力,經濟將逐步走出底部區(qū)域。
中國股市此前幾年調整比較充分,整體估值不高。只要能處理好跟歐美的關系,繼續(xù)加大開放力度,支持民企發(fā)展,行情還是能持續(xù)較長一段時間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繼型的調整會有,板塊輪動會有,風險依然存在。
說實話,很多人不適合炒股。如果你今年到目前為止還是虧損,基本上證明了你不適合炒股。不用吐槽了,早點離開股市比較明智。
常有讀者在后臺問我、甚至質疑我,是否有實際炒股經驗,還是紙上談兵。
我是1993年末開戶入市的,是中國前160萬個股民之一。我還是中國第一代報紙證券版的編輯,在深圳工作的前10個年頭就是編輯深圳晚報和深圳商報的證券版。
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里,我不太建議普通人炒股。所謂普通人是這樣定義的:即便你有3個億在股市,你沒有坐莊、沒有內幕消息,沒有量化交易的團隊或大模型,你也是普通人。
之前我建議“普通人”在股市里的投資,不超過凈資產的2%。
隨著國家戰(zhàn)略的轉換,股市在經濟轉型、化債、建立社保制度中意義越來越大,我建議“適合炒股的人”可以適度加大股票配置。我個人目前的配置量為凈資產的5%,未來可能逐步增加到10%。順便透露一句,我的倉位主要在港股通。
我的資產仍然以大城市核心區(qū)優(yōu)質不動產為主,占比超過85%。未來這個比例也不會低于70%。
最后再強調一下:股市風險不低,多數人不適合炒股。國家對自媒體談論股市有嚴格規(guī)定。我不會在任何場合向粉絲推薦個股,目前網上有冒充我的談論股市的賬號,多次投訴仍然不能根治,大家不要上當。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