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記者14日從農業農村部了解到,“十四五”時期,我國啟動種業振興行動,目前,階段性任務順利完成。
“十四五”時期,農業種質資源“家底”更加厚實。我國完成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覆蓋范圍最廣的全國農業種質資源普查,摸清了資源家底,并建成國際一流的農作物、畜禽、海洋漁業三大國家種質庫,資源保存總量躍居世界第一。
![]()
“十四五”時期,種業科技創新整體進入世界第一方陣。培育出高抗赤霉病小麥、抗稻飛虱水稻、耐密宜機收玉米、耐除草劑高油高產大豆等一批重大新品種。
![]()
“十四五”時期,種業基地供種能力明顯增強。以甘肅玉米、四川水稻、黑龍江大豆、海南南繁四大國家級育制種基地為核心的良種繁育“國家隊”基本形成。目前,國家級種業基地供種保障率達到80%,比2020年提高10個百分點。
![]()
種業振興行動啟動五年來,目前我國種源安全水平穩步提升,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占比95%以上,畜禽、水產國產種源市場占有率分別超過80%和85%。農業用種安全總體有保障、風險可管控的態勢更加牢固。
(央視新聞)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