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車/陳壹
喊了N年的“高速通行免費”,這回終于有人聽勸了。
日前,四川官宣“成綿高速、成都城北出口高速即將停止收費”,消息一出,輿論一片叫好。
坦白說,誰不愛免費呢?

但在知嘹汽車看來,“高速取消收費”這枚硬幣遠不止一面:它確實能造福廣大中國車主,但也可能成為需要社會共同買單的巨額賬單。
好話說在前頭。
高速取消收費,大家追求“詩和遠方”的成本可以大大降低,而省下來的這部分錢,是可以反哺到“柴米油鹽”里的。

以日均車流量超42萬輛的廣州北環高速為例,取消收費后,對于每日往返廣佛、廣深的打工牛馬來說,省下的不僅是過路費,更是時間成本和心理成本。城市與城市的邊界變得模糊了,跨城通勤、周末消費的心理距離被無限拉近,直接提升了該地區城市圈內居民的出行幸福感。
往大了說,高速取消收費后,整個社會的物流成本也會降低,比如貨運車輛的運輸成本。跟著,消費端的商品自然更有價格競爭力。深圳在2014年以27億元“贖回”梅觀高速,就是典型案例,一條路的“免費”最終撬動了整個片區的“增值”。
所謂“要想富,先修路”,老祖宗早就對這句口號有深刻理解。

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取消高速通行費勢必會帶來一個根本性問題:誰來為公路的“生命”買單?
經濟學有個概念叫“公地悲劇”,意思是公共資源因其產權缺位和非排他性,容易被過度使用而耗盡。免費的高速公路,確實有可能上演這樣的劇情。
我們做個簡單推演:高速公路免費后,迎接我們的是什么?大概率是水泄不通的擁堵,因為它會吸引大量原本不會選擇它的車流,比如對時間不敏感的短途貨運、比如只是想抄個近路的本地車輛。
結果就是,高速公路不再高速,然后變成一條沒有紅綠燈的巨型停車場。
到那個時候,真正需要長途高效通行的車主,要用加倍的成本償還省下來的過路費。
更重要的還在后頭。

眾所周知,高速公路是需要養護的,瀝青路面、反光標、道路維護工人……這一切都需要錢,以前我們國家實行的是“貸款修路,收費還貸”,如今通行費沒了,誰來支付這筆養護費?
當前我們面臨的現實是:一方面新能源車大行其道,不斷薅與燃油車深度綁定的養護稅費的羊毛;另一方面,輿論又非常熱衷于關掉高速公路的“生命”補給。
既要又要,此刻體現得淋漓盡致。
我們不能天真地以為,省下口袋里的幾十塊錢就能換來一勞永逸的坦途,恰恰相反,一個缺乏穩定資金來源的公路系統,其路況和服務品質的滑坡幾乎是注定的。
今天省下的一杯咖啡錢,明天可能就要用一條輪胎來償還。

聊到這里,你可能已經發現“高速該不該免費”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它在誘導我們進行非黑即白的選擇,但其實未來的公路治理完全可以更多元。
比如“分級管理”,對于那些深度融入城市血脈且承擔巨大通勤壓力的路段,可以考慮將公益屬性置于首位,還路于民;而那些連接經濟腹地、車流并不飽和的長途干線,應該保留合理的收費,用以反哺養護,這是更務實的選擇。

再比如“智能定價”,借助ETC、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來建立一個更合理的收費策略:節假日高峰期適當提高價格,利用價格杠桿疏導流量;平時則可以給予大幅折扣甚至免費,提高道路使用率。
簡而言之,“要么全免,要么全收”的粗放思維并不是好的解題思路,情緒化站隊,千萬要不得。
知嘹汽車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系我們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