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時代商業(yè)研究院 作者:陸爍宜
![]()
來源丨時代商業(yè)研究院
作者丨陸爍宜
編輯丨鄭琳
作為全球十大石英晶體元器件生產商之一,6月30日,鴻星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鴻星科技”)再次更新招股書,繼續(xù)沖擊上交所主板IPO。
上交所官網顯示,鴻星科技IPO申請于2023年3月獲受理,目前已經回復了兩輪問詢,尚未進行上會。
招股書顯示,鴻星科技從事石英晶體諧振器、石英晶體振蕩器等頻率控制元器件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此次IPO,該公司擬募資12.14億元,用于德清石英晶體元器件生產基地建設、新增3億只微型化石英晶體諧振器、晶體振蕩器研發(fā)及產業(yè)化、總部運營中心建設及補流等項目。
綜合多版招股書來看,2021—2023年,鴻星科技雖然業(yè)績“開倒車”,但是市占率不降反升,在全球石英晶體市場排名上升一位。2024年,該公司業(yè)績有所回暖,不過仍未恢復到2022年的水平。
需注意的是,鴻星科技市占率上升背后,或與其產品降價搶占市場有關。另外,盡管鴻星科技的毛利率呈下滑趨勢,但是仍遠高于同行可比公司,經該公司量化分析,這主要與其設備折舊費用較低、產能利用率較高等因素有關。
近日,就公司業(yè)績下滑、行業(yè)競爭等問題,時代商業(yè)研究院向鴻星科技發(fā)送郵件并致電詢問。鴻星科技對時代商業(yè)研究院表示,公司業(yè)績波動主要受宏觀經濟疲軟、下游需求變動等因素綜合影響;2024年上半年,隨著下游需求回升,公司及同行業(yè)可比公司營收均呈增長趨勢。
全球市場規(guī)模縮水近三成,市占率不降反升
招股書顯示,鴻星科技的前身杭州鴻星電子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由中國臺灣企業(yè)家林洪河創(chuàng)立的鴻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和杭州華瑞電子設備成套廠共同出資設立的浙臺合資企業(yè)。目前,林洪河一家共計控制鴻星科技87.9172%的表決權,是該公司的實控人。
從業(yè)績上看,2019—2021年,鴻星科技營收規(guī)模大幅提升,此后該公司開始準備申報IPO。然而,隨著市場環(huán)境變化,2023年該公司IPO申請獲受理時,其業(yè)績已開始走“下坡路”。
招股書顯示,2021—2024年,如圖表1所示,鴻星科技的營收和凈利潤總體均呈下滑趨勢。根據招股書披露的數據測算,2021—2024年,鴻星科技的營收、凈利潤年復合增長率分別為-12.09%、-13.75%。其中,2024年業(yè)績雖然回暖,但是仍未恢復到2022年的水平。
![]()
對于業(yè)績下滑的原因,鴻星科技對時代商業(yè)研究院表示,2022年下半年開始,宏觀經濟疲軟導致消費需求不振,同時地緣沖突影響部分海外需求,再加之下游產業(yè)進入去庫存階段,2022—2023年公司營收和凈利潤有所下降。
鴻星科技還表示,2024年上半年開始,全球消費電子市場迎來了顯著的復蘇跡象。隨著產業(yè)鏈去庫存基本完成,下游需求逐步回暖,加上消費電子領域在AI技術驅動下的新一輪增長,為公司的產品帶來了一定的增量需求。2024年上半年,公司及同行可比公司的營收均呈現增長趨勢。
招股書顯示,根據QYResearch數據,2021—2023年,全球石英晶體元器件的市場規(guī)模從44.23億美元降至32.51億美元,中國內地市場規(guī)模從9.81億美元降至8.08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分別為-14.27%、-9.24%。自2024年以來,全球石英晶體元器件的市場規(guī)模有所回升,但仍未恢復到2022年的水平。
2021—2023年,鴻星科技的市占率及排名不降反升。QYResearch數據顯示,其間,鴻星科技在全球石英晶體元器件市場的市占率分別為2.60%、2.71%、3.08%,在全球的排名分別為第十位、第十位、第九位。
兩大主營產品或降價搶市場,毛利率下滑但異常高于同行
在市場規(guī)模縮水的背景下,鴻星科技市占率不降反升背后,是該公司產品頻頻降價。
從收入結構來看,SMD晶體諧振器(下稱“諧振器”)和SPXO晶體振蕩器(下稱“振蕩器”)是鴻星科技主要的收入來源,2024年兩者收入占比分別為80.46%、10.80%。
時代商業(yè)研究院根據招股書披露的數據測算,2023—2024年,鴻星科技諧振器的單價同比變動幅度分別為-7.69%、-8.33%,單位成本同比變動幅度分別為0%、-5%;振蕩器的單價同比變動幅度分別為-6.42%、-19.43%,單位成本同比變動幅度分別為13.24%、-7.79%。可見,鴻星科技兩大產品的單價降幅明顯高于單位成本降幅。
![]()
這就導致鴻星科技的毛利率持續(xù)下降。招股書顯示,2022—2024年,鴻星科技主營業(yè)務毛利率分別為50.27%、45.06%、42.01%,其間累計下降超8個百分點。其中,盡管2024年下游需求回暖,但是由于市場競爭加劇,該公司的毛利率仍有所下降。
需注意的是,盡管鴻星科技毛利率持續(xù)下滑,但是仍異常高于同行可比公司。招股書顯示,2022—2024年,同行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分別為17.67%、11.26%、12.34%,遠低于鴻星科技。從單個企業(yè)來看,同行可比公司中,泰晶科技(603738.SH)的毛利率最高,但是仍比鴻星科技低約20個百分點。
![]()
對于毛利率畸高的問題,鴻星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主要是受其技術水平具有先進性、客戶結構優(yōu)質、銷售規(guī)模較大、產品銷售均價較高、外銷收入占比較高、直銷收入占比較高、產能利用率較高、單位收入設備折舊較低、自主品牌銷售占比較高等多種因素共同影響。
不過,第一輪問詢回復顯示,在上述眾多因素中,產能利用率較高、單位收入設備折舊較低兩大因素的影響最大,2023年兩者分別導致鴻星科技的毛利率比同行可比公司均值高8.20個百分點、7.75個百分點。
從折舊費用來看,2021—2023年,鴻星科技的單位收入設備折舊費用分別為4.04元/百元收入、6.24元/百元收入、6.85元/百元收入,而同行可比公司均值分別為6.80元/百元收入、13.69元/百元收入、14.60元/百元收入。
在第一輪問詢回復中,鴻星科技表示其折舊費用較低,主要是由于其部分生產設備購置時間較早,生產設備成新率較低。招股書顯示,截至2024年末,其機器設備成新率為16.63%。
在產能利用率方面,2021—2023年,鴻星科技的產能利用率均比同行可比公司均值高約20個百分點。對于該因素的影響,鴻星科技表示,一方面,產能利用率較高使得其單位成本較低;另一方面,在產能利用率較高的情況下,該公司優(yōu)先選擇毛利率較高的訂單,從而導致毛利率較高。
(全文2278字)
免責聲明:本報告僅供時代商業(yè)研究院客戶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本報告基于本公司認為可靠的、已公開的信息編制,但本公司對該等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所載的意見、評估及預測僅反映報告發(fā)布當日的觀點和判斷。本公司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狀態(tài)。本公司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fā)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應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報告內容客觀、公正,但本報告所載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不構成所述證券的買賣出價或征價。該等觀點、建議并未考慮到個別投資者的具體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客戶私人投資建議。投資者應當充分考慮自身特定狀況,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報告內容,不應視本報告為做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因素。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報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圍內,與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關系。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本公司及其所屬關聯(lián)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提到的公司所發(fā)行的證券頭寸并進行交易,也可能為之提供或者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或者金融產品等相關服務。本報告版權僅為本公司所有。未經本公司書面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翻版、復制、發(fā)表、引用或再次分發(fā)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權。如征得本公司同意進行引用、刊發(fā)的,需在允許的范圍內使用,并注明出處為“時代商業(yè)研究院”,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jié)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關責任的權利。所有本報告中使用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均為本公司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