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家由夫妻掌權、親戚上位”的公司也要來IPO市場湊熱鬧了。
作者 | 云帆
來源 |投資家(ID:touzijias)
“一家由夫妻掌權、親戚上位”的公司也要來IPO市場湊熱鬧了。
投資家網獲悉,近日新能源汽車行業傳來大消息,在汽車界摸爬滾打34年,給五菱宏光、廣汽埃安等新能源車型供應車燈、電子控制系統、能源管理系統的國產汽車電子零部件公司通寶光電將在北交所上會,東吳證券為保薦人。若順利,北交所會迎來“車燈第一股”。
通寶光電成立于1991年,歷史悠久,創始人是一對來自江蘇的勵志夫妻。而通寶光電近期被外界關注的原因是,其把“家族模式”玩出“天花板級”高度。公司上到管理層,下到保安、清潔工作,皆有創始人夫妻及12位親戚掌控。除了“癡迷管理權”,公司對財富也抱有強烈幻想。通寶光電曾在2017年向A股創業板遞交IPO未果后,多次發起IPO沖刺。北交所大熱,讓通寶光電家族又看到了暴富希望。2025年,一個由親戚供職的IPO要來了?
一
過去資本市場對“家族模式”的理解是,家庭成員掌握公司絕對話語權。
通寶光電對“家族模式”的理解,已經達到超乎尋常的高度,哪怕是保安、清潔工這樣的邊緣崗位也要親戚插手,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共生體系”,放眼整個商界也極為罕見。
在漫長的創業歲月里,通寶光電拒絕“躺平”,公司更大的夢想是,“帶領更多親戚,實現共同富裕。”“實現共同富裕”也是通寶光電創始人劉國學、陶建芳的夢想。公開資料里,劉國學、陶建芳是一對來自江蘇的夫妻,二人中學畢業,外出打工積累了一定財富。后來,劉國學靠時代機遇,在江蘇常州拍得通寶光電前身“通寶電子儀表廠”,開啟創業之旅。
拿到“通寶電子儀表廠”,劉國學、陶建芳對工廠進行多次“改造”,把一家賣儀表的工廠改成了專注于汽車電子零部件研發、生產和銷售的科技公司,主營業務覆蓋汽車照明系統、電子控制系統、能源管理系統三大板塊。不得不說,挺“神奇”,劉國學只有高中學歷,在沒有汽車相關履歷的情況下,直接把工廠改成科技公司,進軍需要雄厚資源的汽車領域。
也有資料描述,劉國學去“常州先導電子研究所”工作了4年,積累了相關技術經驗。百度上,找不到名為“常州先導電子研究所”的機構。只有兩家名稱相近的公司,分別是“?常州電子研究所有限公司”、“?先導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而“?常州電子研究所有限公司”的成立時間是1991年,這個時間點跟通寶光電前身“通寶電子儀表廠”歷史成立時間一致。
所以,這段劉國學去“常州先導電子研究所”的經歷大概率是用來鍍金或宣傳。否則一個高中生突然轉型搞技術、科技,多少有些“難以置信”。當然,不排除劉國學本身是技術“奇才”,找到了擅長領域發光發亮。通寶光電逐漸在業內嶄露頭角的時間點是2014年。
這一年,它們晉級上汽通用五菱一級供應商,為五菱旗下多款車型提供供LED車燈模組,在汽車電子零部件行業的地位瞬間飆升。為了加強公司的技術管理權,在劉國學妻子陶建芳的授意下,劉國學、陶建芳的兒子,80后“二代”劉威早早加入公司,任職核心管理崗位。
通寶光電由此走上了極其夸張的“重度家族模式”路徑。
二
有多夸張呢?多達12位親戚在通寶光電任職。
劉國學弟弟劉劍學負責公司廠區清潔管理,弟媳沈亞鳳干包裝工,?陶建芳姐姐陶建華干勤雜工,姐夫陳漢江干保安,?陶建芳姐姐的兒子?陳鋒擔任副總經理,?陳鋒妻子高靜擔任采購部主管,?陶建芳堂妹陶建亞做職工,?陶建芳姐姐的女兒陳燕霞、?陳燕霞丈夫戴余忠做職工......
招來一幫親戚在公司干活,媒體對通寶光電有過質疑,公司覺得,用這幫親戚沒有問題,“上述親屬任職符合相關規定的要求,相關人員具備履行職責必需的知識、技能和時間。”
通寶光電的意思是,“這幫親戚不是混日子,都有比較強的工作能力。”一邊,大力用親戚,另一邊,劉國學、陶建芳、劉威對財富的汲取也有野心。在“死磕”IPO前,公司在?2015年掛牌過新三板,完成了兩輪定增,很少有機構愿意投資,“重度家族模式公司”。機構投資通寶光電最主要的理由是,押寶新能源汽車風口,它們十分認可該公司的戰略方向和未來。
公司親戚是越干越起勁,越干越渴望暴富。劉國學、陶建芳不再滿足于“新三板融資輸血”。夫妻二人雖是中學畢業,兒子劉威卻拿到了碩士學歷,他是家族“智囊”。劉威覺得,公司要想做大,就得去A股IPO。2017年,通寶光電向創業板遞交IPO申請,欲“一箭雙雕”。
聞訊通寶光電要去A股,一級市場的VC/PE坐不住了。即便它們清楚“家族模式”風險極大,但在資本效益面前,一切浮云。這一年,通寶光電收獲兩輪定增,吸引了博創資本、石雀投資、冠亞投資與個人投資者入局,乘著五菱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崛起的東風大殺四方。
就在2018年10月要上會的前夕,通寶光電意外撤回了IPO申請。官方給出的回應是,“綜合考慮公司所處發展階段和經營戰略”。這就有點耐人尋味了。“神奇”在后面,撤回IPO換個交易所申請IPO,結果是沒結果,這就不考慮發展階段了?還是想接著“一箭雙雕”?
有媒體爆料,通寶光電不是不想IPO,而是公司存在問題、隱患。2024年,通寶光電暴雷,因信披問題被江蘇證監局處罰。“會計出錯,使營業收入、營業成本、資產減值損失、凈利潤等項目列報有誤。”這意味著,通寶光電此前提交的數據存在信息披露不準確的情形。
三
可這不能阻礙家族親戚對財富的執著,公司又要IPO,繼續北交所。通寶光電去北交所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北交所的定位跟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不同,目的是扶持“更早、更小、更新”的科技公司、培養“隱形冠軍”。通寶光電發展史長達34年,屬行業老兵。
老兵不去創業板、科創板、港交所,盯上北交所,就很“神奇”。天眼查APP上,通寶光電確實帶有“專精特新小巨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標簽,符合北交所上市公司定義。
“老兵不老,新兵不新。”有著34年成長史的通寶光電仍在“成長期”。
不知道是不是“重度家族模式”拖了公司的后腿。時下最火爆AI大模型DeepSeek認為,“家族模式”會限制公司在快速變化市場中的擴張速度。其發布的最新招股書似乎也驗證了此點。
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公司營收分別為3.9億元、5.29億元、5.88億元、3.29億元;對應凈利潤分別為3669.29萬元、6224.85萬元、8309.35萬元、3345.05萬元。值得注意的是,通寶光電十年前拿下的五菱,目前仍是公司最重要的第一大客戶。
對五菱的銷售收入占比分別為66.83%、63.99%、83.35%、93.45%。十年了,通寶光電最早靠五菱成名,現在還是靠五菱養活,對單一大戶客戶構成絕對依賴,于成長不是好事情。此外,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也在增長,合并資產負債率分別為49.30%、48.05%、51.40%、53.51%。
通寶光電好像也清楚風險依賴,一直在想辦法補救,收效甚微。而五菱對通寶光電的態度也有微妙變化。過度依賴讓五菱在價格談判上保持強勢,通寶光電在問詢回復中透露,“協商完成前,五菱會按臨時價格(上年價格乘以95%)結算,正式定價后,對差異部分多退少補。”
無形中增大了通寶光電的財務壓力。公司想破局,不光要親戚發力,也想借助股民發力,IPO是最好的方式。IPO前,劉國學、陶建芳、劉威一家三口持有公司78.75%股權,定增進來的VC/PE總計持有超10%股權,其它股權由個人投資者、員工持有。雖然,通寶光電通過引入VC/PE,讓公司看上去像一家“創新型科技公司”,但它們“重度家族模式”的本質未改變。
如何處理好家族親戚的關系同樣是個命題。站在親戚角度,劉國學、陶建芳足夠“仗義”,但做企業光“仗義”不夠,要源源不斷輸入新鮮血液與人才。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就多次強調,先進管理模式和優秀人才對公司很重要。他認為,“純粹依賴家族,難以長遠發展”。
那么,你看好通寶光電的IPO旅途嗎?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