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時代周報 作者:黃宇昆
持卡5年后,孫夢決定注銷信用卡。
促使她做出這個決定的,是最近發生的一次偶然事件。她有一筆8000多元的信用卡賬單,由于忘記還款日,一個禮拜不到就產生了160多元的逾期利息。
孫夢說,雖然持卡時間長,但使用次數并不多,而且高昂的透支利息“令人生畏”。
一般而言,銀行對于信用卡透支利率都有明確規定,多數銀行執行的年化利率高達18.25%,這也是孫夢僅僅逾期幾天就產生高額利息的原因。盡管近期有銀行松綁了透支利率下限,但對于像孫夢這樣的用戶來說,使用信用卡似乎并不是必需的選擇。
近年來,銀行信用卡業務面臨著不小的壓力和挑戰。隨著市場競爭加劇,以及用戶消費觀念的轉變,多家銀行信用卡業務陷入負增長的困局,今年前三季度,包括交通銀行、中信銀行、平安銀行等在內的銀行信用卡貸款余額持續下降。
為了改變這一局面,銀行紛紛開始探索新的策略以求“自救”。除了松綁透支利率下限,以降低用戶的用卡成本外,部分銀行還推出了信用卡分期優惠活動,減輕分期還款的壓力,從而提高用戶使用信用卡分期的意愿。
![]()
圖蟲創意
透支利率松綁?多數銀行仍執行18.25%
“賬單1200多元,到期日忘記還款了,超了4天,銀行就收了我20多塊的透支利息,看了短信才知道,他們是從消費記賬那天開始算,利率是每天萬分之五,按年化算超過18%了。”王浩無奈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自己平時不經常使用信用卡,這次也算是花錢買教訓,但他還是對銀行收取高額透支利息感到困惑。
在王浩看來,這樣的利率水平實在不低,尤其是與一些市場上的其他信貸產品相比,信用卡透支利率顯得缺乏“性價比”。
作為一種便捷的支付工具,信用卡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并不陌生,而超過18%的年化利率,對于不少消費者來說壓力不小,尤其是那些偶爾忘記還款或者資金周轉出現短暫困難的持卡人,高額透支利息無疑增加了他們的負擔。
今年8月底,光大銀行發布信用卡透支利率收取標準調整公告,擬將信用卡透支利率收取標準由“日利率萬分之三點五至萬分之五(年利率12.7750%-18.2500%)”調整為“日利率0%-0.05%,按照單利算法近似折算年利率為0%-18.25%”。該行將根據持卡人的資信狀況、用卡情況等動態調整日利率水平,調整后日利率不超過0.05%。這意味著,理論上持卡人透支利率可以低至0%。
![]()
光大銀行官網
不過,光大銀行在9月底發布的正式公告中則修改了相關表述,調整后的收取標準為“日利率最高0.05%,按照單利算法近似折算年利率最高18.25%”。
![]()
光大銀行官網
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8月29日,央行決定對《電子支付指引(第一號)》等4件規范性文件作出修改,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中包括刪除《中國人民銀行關于信用卡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第一條中“對信用卡透支利率實行上限和下限管理,透支利率上限為日利率萬分之五,透支利率下限為日利率萬分之五的0.7倍”的表述。
不過,央行這一通知發布后,除光大銀行外,目前多家國有大行、股份行暫未發布關于調整信用卡透支利率上下限等相關表述的公告。
銀行為何對該項政策不熱衷?資深信用卡專家董崢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這其中也許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在現行的信用卡透支利率政策下,受到債務逾期卡民投訴的壓力所致。發卡銀行面對這種投訴壓力,要么按照之前0.05%/日標準可以獲得透支利息,要么可能通過“協商”只能獲得本金償還。如此一來,發卡銀行對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場化定價缺乏積極性,也就順理成章。
早在2020年12月,央行在《關于推進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通知》中就已明確強調,自2021年1月1日起,信用卡透支利率由發卡機構與持卡人自主協商確定,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
當時政策發布后,就有多家銀行及時做出了調整。
據農業銀行2020年發布的信用卡領用合約中規定,持卡人適用的透支利率為日利率萬分之五,該行可根據持卡人的資信、用卡等情況在上限日利率萬分之五,下限萬分之三點五之間調整持卡人持有信用卡的透支利率。而在2021年更新后的領卡合約中,則去掉了對于調整上下限的相關表述,變為了“該行可根據持卡人的資信、用卡等情況調整適用的透支利率。”
另外,也有銀行選擇在個別產品上對透支利率做出差異化處理,如建設銀行在2021年11月曾發布公告,自2022年1月1日起對龍卡裕農通信用卡產品開展透支利率7折優惠,透支利率統一由原“日利率萬分之五”標準下調至“日利率萬分之三點五”。目前,該信用卡仍采用透支日利率萬分之三點五的標準。
此外,工商銀行牡丹超惠卡實行透支利率6折優惠,即日利率為萬分之三。
不過,除某些特定信用卡外,大部分銀行對于普通用戶的信用卡透支利率仍執行統一的標準。上海地區某城商行客戶經理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一般來說,銀行不會對透支利率進行調整,目前大多數銀行都是按日利率0.05%執行。
時代周報記者還以用戶身份咨詢了多家國有大行、股份行信用卡客服,均被告知日利率是按照0.05%的收取標準。
董崢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利用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場化定價,適度調低透支利率,讓這部分優質客群在考慮資金良性周轉的前提下,偶爾對于某些大額消費或許就會嘗試使用最低還款方式。這樣就會讓銀行獲得相應的利息收益,同時也是信用卡業務差異化經營的體現。
董崢認為,透支利率的市場化定價并不一定是帶來利息收入的必要手段,但是至少讓一部分用戶遭遇特定情況時,由于自身透支利率的不同,或許就有了選擇權。“一些‘優質客戶’獲得市場化定價的透支利率后,就可以達到降低還款成本、緩解債務壓力的目的,而這些持卡用戶一旦走出債務困境,與發卡銀行之間建立起良好業務關系的潛力巨大,這對于發卡銀行來說或許也是一種用戶培養的手段。”
信用卡“貼息”也來了,5萬元以上最高補貼3000元
既然透支利率與消費貸利率相比不具備“性價比”,銀行便盯上了分期優惠。
高洋使用信用卡已超過10年時間,在日常生活中,他是一個精打細算的人,喜歡研究各種信用卡能薅的羊毛,但在分期這件事上很少妥協,除非銀行給出優惠利率。
“除了免息外很少分期,之前也有銀行打電話過來推薦分期,但算下來利率還是太高,感覺不劃算。”高洋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不過,最近正趕上雙十一,高洋的消費也比平時多了不少。“8000多元的金額,如果分12期還款,優惠后的年利率只有3%左右,利息便可以省下500多元”,高洋說,經過一番斟酌,他還是選擇了分期還款。
近期,多家銀行結合雙十一推出了信用卡分期優惠活動,分期時間越長,利率折扣優惠更大。
如中國銀行信用卡在11月1日~11月30日期間,持卡人通過中國銀行APP、網銀、互動短信等方式辦理賬單分期/消費分期/自由分期可享新用戶3期3折、6期3折、12期及以上5折;辦理現金分期可享12期2折優惠。以現金分期12期為例,打2折后近似折算年化利率(單利)可低至3.31%。
平安銀行信用卡辦理賬單分期最低可享受1.7折的優惠,成功辦理18期及以上的賬單分期年化利率最低為3.10%。
不過,也有用戶發現,近期銀行給出的利率優惠力度不如之前。
“之前經常領到分期2折、3折的優惠券,最近給的都是5、6折,感覺像大數據殺熟。”馬明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有段時間銀行給了優惠券后,分期利率很低,他有一筆16000元的賬單,3折優惠后省了1800元的利息。“現在優惠力度明顯小很多,所以就沒有辦理過了。”馬明說。
此外,在消費貸實施貼息政策后,也有銀行針對信用卡推出了類似的“貼息”方案。
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11月7日,漢口銀行在微信公眾號發布的文章顯示,該行面向優質客群推出信用卡大額分期產品“快e金”,目前辦理利率是2.98%。該行稱,滿足分期期數12期及以上可獲得獎勵點,憑獎勵點兌換微信立減金,辦理的分期總金額中單筆金額均為5萬元以下,累計補貼上限為1000元;單筆金額均為5萬元及以上,補貼上限為3000元。
無論是馬明所領到的2、3折分期優惠券,抑或是信用卡“貼息”方案,實際上都是銀行信用卡業務承壓的側面體現。近年來,由于信用卡貸款額、收入持續下降,銀行因此也不得不想盡辦法留住客戶、“激活”消費意愿。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9月末,平安銀行信用卡流通戶數4451.52萬戶,同比減少603.49萬戶,前三季度信用卡總消費金額14958.68億元,同比減少2650.45億元,降幅15.05%;9月末信用卡應收帳款余額4006.63億元,較上年末下降7.9%。
在信用卡市場常年保持份額第一的招商銀行,也難免受到信用卡業務下滑的沖擊。今年前三季度,該行實現銀行卡手續費收入105.26億元,同比下降17.07%,結算與清算手續費收入111.11億元,同比下降4.55%,該行稱均主要是受信用卡收入下降影響。
董崢對時代周報記者分析稱,信用卡業務面對市場的“嚴寒”能否重整旗鼓,奪回在消費金融市場中的位置和空間,更多地取決于銀行在信用卡業務經營策略能否實現主動性變革,提升產品、服務的市場競爭力。
在他看來,如今信用卡業務所面臨的行業轉型,其根本是讓信用卡業務更好地為用戶服務,因此不能停留在產品和權益的層面進行競爭,唯有形成差異化、多元化的服務體系,才有可能在這場行業轉型中重新尋找到自己的市場定位。
(文中孫夢、王浩、高洋、馬明均為化名)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