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A股SPD概念拉升,成分股開開實業(600272.SH)10CM漲停,合富中國(603122.SH)上漲7.69%,國科恒泰(301370.SZ)上漲4.54%,華人健康(301408.SZ)上漲3.73%。
消息面上,國家疾控局預測12月中下旬和1月初可能出現我國流感疫情高峰,預計提振感冒藥和流感相關藥品的銷售。此外,國家醫保局近日發文要求加強定點藥店藥品價格管理,監控“陰陽價格”行為,并推進醫保基金即時結算,優化行業合規環境。
在業內看來,這一系列舉措不僅直指醫藥流通領域的沉疴頑疾,更通過優化行業合規環境,為以SPD模式為代表的精益化管理企業打開了成長空間。
![]()
政策雙管齊下劍指“陰陽價格”
“同樣一盒降壓藥,醫保結賬比自費購買貴了近20元。”這類曾被消費者詬病的場景,正成為監管部門的整治重點。國家醫保局10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對定點零售藥店藥品“陰陽價格”監測處置的通知》明確指出,部分定點藥店對醫保與非醫保患者實行歧視性定價,相同藥品售予醫保患者的價格更高,此類行為已涉嫌價格欺詐并造成醫保基金流失。
為破解這一亂象,政策構建了“監測-核查-處置”的全鏈條監管體系。在監測環節,各地醫保部門需以結算金額靠前、價格差異大的藥品為重點,通過醫保數據篩查、信訪輿情梳理、群眾舉報動員等多重渠道挖掘線索。
與價格監管形成政策合力的,是醫保基金即時結算改革的全面落地。長期以來,藥店醫保回款周期長達40~60天,供貨企業貨款回收甚至需半年以上,資金占用成本成為行業普遍痛點。國家醫保局今年1月推出的改革方案,通過三種路徑實現結算提速:吉林、黑龍江等省壓縮月結算周期至審核后5個工作日內撥付;河北、安徽等省推行“按比例日撥付”,實現資金“日日到賬”;北京、上海則對大型機構實行按月預撥。
改革成效已初步顯現。截至2025年3月底,全國24個省份已實施即時結算,覆蓋14.2萬家定點藥店,累計撥付資金83億元。
推動醫藥流通發展
政策雙輪驅動下,SPD板塊的崛起并非偶然。作為集供應、加工、配送于一體的精益化管理模式,SPD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藥品全流程可追溯,恰好契合了監管層對價格透明、數據合規的核心要求,成為醫藥流通行業的“合規解決方案”。
一方面,醫保結算改革通過縮短回款周期,直接緩解了醫藥流通企業的資金壓力,使其能夠更專注于合規運營與服務質量提升。另一方面,SPD模式憑借數字化技術構建起覆蓋藥品采購、庫存、配送全鏈條的智能管理體系,不僅實現賬實相符的精準管控,更通過數據沉淀為監管部門提供動態監測抓手,從技術層面封堵了“陰陽合同”的操作空間。這種“資金流優化+技術流管控”的組合拳,正在重塑醫藥流通行業的競爭規則。
對于小型單體藥店而言,合規成本的上升成為巨大挑戰。按照監管要求,藥店需升級信息系統、配備專職物價員、建立價格自查制度,這些投入往往超出其承受能力。據中國醫藥商業協會調研,今年三季度以來,已有超1.2萬家小型藥店因無法滿足合規要求退出醫保定點。與之相對,連鎖藥店憑借規模效應加速擴張,2025年行業連鎖率預計將從去年的57%提升至65%。
長期來看,未來將持續完善“監測-激勵-懲戒”機制,通過藥品比價小程序、量價比較指數等工具,構建“市場主導、政府監管、社會監督”的價格治理體系。在這場行業重構中,以 SPD 為代表的精益化、數字化力量,正成為推動醫藥流通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
標桿企業優勢顯著
SPD企業有望在分化中搶占先機。業內認為,具備三大能力的企業將脫穎而出:一是技術迭代能力,如AI需求預測、5G遠程監控等技術的應用深度;二是服務深化能力,能否提供供應鏈金融、設備維護等增值服務;三是區域復制能力,能否在跨區域擴張中保持標準化管理水平與成本控制優勢。
技術迭代能力代表——國科恒泰。作為背靠中科院的上市企業,國科恒泰將技術迭代作為SPD業務核心競爭力,尤其在AI需求預測和智能倉儲技術應用上表現突出。公司部署智能倉儲機器人、自動分揀設備,并搭建成熟的AI需求預測系統,整體讓耗材管理效率提升30%以上。在平邑縣中醫院的 PD項目中,其運用條碼識別與動態盤點技術,精準匹配醫院不同科室的耗材使用節奏,將該醫院的庫存周轉率優化至行業平均水平的1.5倍。
服務深化能力代表——潤達醫療。潤達醫療以體外診斷為核心,在SPD服務中不斷深化增值服務邊界,遠超單純的物資配送范疇,服務深化能力行業領先。其自主研發的“醫療供應鏈操作云平臺”擁有45項軟件著作權,以此為基礎為醫院提供設備維護、數據管理等一站式增值服務。例如,在與微創集團合作的血管介入器械SPD項目中,通過RFID技術實現高值耗材全生命周期追溯,直接降低醫院耗材損耗率15%以上。
區域復制能力代表——塞力醫療。塞力醫療作為SPD賽道的上市先行者,摸索出一套可快速復制的區域化SPD合作模式,兼顧標準化管理與成本控制。公司以“SPD+CDSS+DRGs”一體化智慧醫院解決方案為核心模板,借助民企靈活性的優勢,一方面與三明這類醫改樣本城市深度合作,將成熟的SPD控費和供應鏈管理模式快速落地;另一方面積極搶占中小醫院市場,通過標準化的智慧供應鏈管理平臺,快速適配不同規模醫院的需求。其開發的智能控費模塊可幫助醫院降低耗材成本,這一核心功能在30余個省市的醫保支付改革試點中推廣應用。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