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業的牛市,已經開啟。
尤其是一些熱門化工板塊,格外受到市場的青睞。例如最近表現比較“搶眼”的多氟多。
統計顯示,9月初至今多氟多股價暴漲超過了180%,而同期上證指數的漲幅約為4%,其股價漲幅明顯跑贏大盤。
需要說明的是,多氟多股價的爆發,大概率與六氟磷酸鋰漲價有關。
Wind數據顯示,四季度以來,國內六氟磷酸鋰價格迅速拉漲,其現貨價格由9月末的6.1萬元/噸升至10月末的10.75萬元/噸,月度漲幅達到了驚人的76%。而多氟多是國內主要的六氟磷酸鋰生產商,此前多氟多曾預計今年六氟磷酸鋰出貨5萬噸左右,2026年出貨量在6萬噸至7萬噸之間。
隨著六氟磷酸鋰價格大幅上漲,多氟多業績有了明顯的改善。
據最新披露的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多氟多實現營收為67.29億元,同比下降2.75%;實現凈利潤為0.78億元,同比增長407.74%;實現扣非凈利潤為-2333.17萬元,同比增長59.26%。
![]()
具體到第三季度,多氟多實現營收24.00億元,同比增長5.18%;實現凈利潤2672.44萬元,同比增長157.93%;實現扣非凈利潤-1852.24萬元,同比增長74.47%。
從財報可以看出,多氟多三季度業績已經明顯改善,營收增速轉正的同時,凈利潤已經開始全面扭虧。
值得注意的是,股價上漲的背后,實際控制人則成了最大的贏家。根據股權穿透,其實際控制人李世江共持有多氟多10.29%的股份,根據最新收盤價格計算,其持股市值超過了46億元。
一度陷入“生死時刻”
公開資料顯示,多氟多成立于1999年12月,最早從焦作市冰晶石廠改制而來。
憑借著在氟化工方面的技術積累,多氟多逐步確立了在無機氟化物領域的領先地位,并在2010年成功上市。
有了資本市場的加持,多氟多開始積極轉型。
2015年,多氟多出資1.6億元控股紅星汽車,正式進軍新能源汽車制造領域。按照多氟多的想法,這是一次打通“材料-電池-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的關鍵布局。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讓多氟多沒想到的是,紅星汽車接連虧損,讓其“頭疼不已”,根據財報顯示,僅2019年,紅星汽車的虧損就達到了2.77億元。最終,多氟多作價1.37億元將其持有的58.88%紅星汽車股權轉讓,這次跨界新能源汽車最終以失敗收場。
跨界新能源汽車折戟后,多氟多選擇重新聚焦于具有核心競爭優勢的氟化工和新材料主業。
資料顯示,在電解液產品中,最核心的材料莫過于六氟磷酸鋰,其質量直接決定電解液的性能,而多氟多另辟蹊徑在電解液方面的突圍,卻為多氟多打開了空間。
其成功研發的鋰電池核心原材料六氟磷酸鋰并產業化,一舉打破了國外壟斷,也正是借助這項技術,讓多氟多成為全球六氟磷酸鋰行業的重要參與者,產銷量一度位居全國乃至全球第一。
![]()
2021年,多氟多開始大舉擴張產能。同年10月,多氟多拋出了一份55億元的定增計劃,其中44億元用于年產10萬噸新型電解質鋰鹽項目,雖然該定增計劃于2023年8月最終只完成20億元的募資,但依舊幫助多氟多實現了產能擴張的目標。到2023年末,公司六氟磷酸鋰產能達到6.5萬噸/年,在建產能還有4萬噸/年。
從財務數據來看,2020年多氟多的“固定資產+在建工程”不過43億元出頭,到2023年時則超過94億元。
然而,也是因為這一次產能擴張,差點將多氟多推向了深淵。
資料顯示,2022年至2024年間,六氟磷酸鋰市場經歷了一輪劇烈的價格回調,從2022年第一季度近60萬元/噸的歷史高點,一路暴跌至2023年4月的約9萬元/噸,到2024年更是一度跌至5萬元/噸的成本線附近,跌幅超過90%。
六氟磷酸鋰價格暴跌背后,是供需關系的根本轉變。一方面,新能源汽車裝機量增速減緩,下游電解液企業轉為按訂單生產,對六氟磷酸鋰的需求量減少;另一方面,行業內前期大規模產能擴張逐漸釋放,導致市場供應過剩。據百川盈孚數據,2023年國內六氟磷酸鋰總產量達10.14萬噸,同比增長87.76%,而僅在2023年國內現有的六氟磷酸鋰產能就已經達到了19.766萬噸,產能遠超市場需求。
作為行業龍頭之一的多氟多,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在最直觀的營收和凈利潤方面,2024年多氟多實現營收82.07億元,同比下滑31.25%;凈利潤為-3.085億元,同比暴跌160.36%。從負債來看,隨著經營壓力越來越大,多氟多的負債也是越滾越高,2024年多氟多的資產負債率從前一年的48.29%攀升至52.74%,負債總額從前一年的110.4億元上升至123.7億元,其中僅短期借款一項就從4.423億元上升至14.1億元。
毫無疑問,當時的多氟多已然處于生死攸關的時刻。進入2025年,隨著六氟磷酸鋰價格開始回暖,多氟多這才順利“過關”。
潑天的“富貴”
進入2025年,隨著六氟磷酸鋰價格大漲,多氟多順利熬過“至暗時刻”。
Wind數據顯示,進入四季度以來,國內六氟磷酸鋰價格迅速拉漲,其現貨價格由9月末的6.1萬元/噸升至10月末的10.75萬元/噸。
隨著六氟磷酸鋰價格大漲,多氟多業績明顯改善,今年前三季度多氟多分別實現營收和凈利潤為67.25億元、7805萬元,營收和凈利潤增速分別為-2.75%、407.74%,雖然營收目前仍未轉正,但凈利潤明顯回升。
除了業績之外,多氟多的股價表現更是亮眼。統計顯示,9月初多氟多的股價為13.65元/股,但截至最新收盤,多氟多的股價已經漲至38.29元/股。換而言之,不到三個月時間,其股價漲幅已超過180%。
那么,六氟磷酸鋰為何會在短期內大幅回暖?
侃見財經認為,背后跟儲能項目“搶裝潮”有關。據媒體報道,今年以來動力電池需求保持穩定增長,其中1月至9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34.55%,帶動動力電池裝機量增長42.52%。然而,隨著136號文出臺,儲能項目在6月1日前出現一波“搶裝潮”,儲能電池的需求激增,這是本輪六氟磷酸鋰價格暴漲的核心驅動因素之一。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儲能鋰電池出貨量達430GWh,接近翻倍。
![]()
除了需求大幅增長之外,供給端彈性不足也是重要原因。據媒體報道,由于此前價格大幅下跌,2024年全球39萬噸有效產能中,實際開工不足28萬噸,開工率僅65%,小企業紛紛停產離場。目前,六氟磷酸鋰產能集中在多氟多、天際股份等少數龍頭企業手中,然而,六氟磷酸鋰的產能建設周期長,一般在12個月至18個月,導致供給偏緊,預計未來兩年內,供需緊平衡格局延續,價格中樞有望維持高位。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六氟磷酸鋰價格大幅反彈這一重要利好外,大圓柱電池的布局同樣充滿看點。資料顯示,自2025年下半年起,多氟多的大圓柱電池就備受推崇,不僅儲能訂單激增,動力電池的排產也到了12月,目前滿產滿銷。在8月份,多氟多的王牌產品“氟芯”大圓柱電池單月出貨量已經突破1000萬只,對應裝機規模高達1GW,并預計2025年全年出貨10GWh,2026年全年出貨30GWh。
為了滿足大圓柱電池的產能需求,10月22日,多氟多官方公眾號宣布總投資150億元的氟芯電池全產業鏈項目正式簽約,預計達產后將新增100GWh大圓柱電池產能,產值有望達到300億元。若產能最終可以完全落地,已經超過2024年億緯鋰能、中創新航、國軒高科的動儲電池出貨量。
整體而言,無論是從六氟磷酸鋰價格大幅走高來看,還是從大圓柱電池的布局來看,屬于多氟多的“牛市”或許才剛開始。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