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悅康藥業這家曾因研發出首款國產ED原研藥——枸櫞酸愛地那非片(商品名:愛力士)而聲名鵲起的“國民藥企”,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根據最新財報,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總收入為17.59億元,同比下滑41.20%,市盈率已跌至-39.93倍。
從打破外資壟斷到陷入業績困局,首款國產ED藥的光環為何難以延續?
![]()
01、首款國產ED藥問世,悅康藥業打破20年壟斷
悅康藥業成立于2001年,總部位于北京,是一家專注于化學制藥的A股上市企業。作為國內少數具備原研能力的藥企之一,悅康在片劑、凍干粉等多個領域深耕多年,憑借穩定的研發體系和產品管線,一度被視為“國民藥企”的代表。
在枸櫞酸愛地那非片問世之前,ED藥物的原研權長期由海外藥企掌控。美企輝瑞的西地那非與美企禮來的他達拉非等進口藥物占據主導地位,國內市場幾乎無自主研發成果可選。
2021年12月27日,悅康藥業的1.1類新藥愛力士正式獲批,打破了外資長達20年的技術壟斷。據悉,該藥在體驗感、負效果控制等方面明顯優于進口ED藥,臨床顯示,60mg即可達到理想效果。
作為國內首款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ED原研藥,愛力士上市后迅速走俏。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其銷售額突破5億元,2023年同比增長近50%,穩居國內ED藥物市場前三。憑借這一爆款,悅康藥業一度迎來品牌與業績的雙重高光。
看似風光,但隱憂漸顯。根據悅康藥業2024年年報,公司全年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33.05%。盡管未單獨披露愛力士的市場數據,但業內普遍認為,其增長動能已明顯放緩。
![]()
02、ED藥高開低走,難續爆品神話?
愛力士的“失敗”,還要追溯到2024年12月。當時,悅康藥業旗下悅康通(銀杏葉提取物)因“一藥兩價”引發輿論。
該藥在不同渠道的底價為8.5元/支,開票價卻高達25.28元/支,醫生提成占據價差的兩成以上。這種按高價開票,再將差額返還給經銷商的操作模式,被質疑賺差價。
盡管悅康方面否認存在不當行為,但隨后卻將掛網價統一下調至11.2元,令外界質疑其“此地無銀三百兩”。此后,悅康藥業的市場信任度急劇下滑,直接拖累財務表現:最新財報顯示,2025年前三季度總營收同比下降41.20%。
作為公司重點打造的原研藥,愛力士也未能幸免。曾被視為打破外資壟斷、實現“國產替代”的里程碑式成果,如今在悅康年報中卻未能躋身前五大主營產品之列,產銷數據亦未披露。
![]()
ED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藍海正迅速轉為紅海,愛力士的增長天花板似乎已愈發明顯。
![]()
03、追逐熱點,爆款曇花一現
深入調查發現,悅康的研發策略長期聚焦于“見效快、易變現”,這種路徑在初期確實帶來了可觀的營收與關注度,如愛力士以“國產替代”之名迅速出圈,一度成為資本市場追捧的明星產品。
然而,爆款思維的代價也逐漸顯現:生命周期短、同質化競爭激烈,導致后勁不足。一旦市場風向轉變或競品涌現,便難以支撐長期增長。
在醫藥行業向“高質量”轉型的當下,悅康若仍停留在“快打快收”的邏輯中,恐將錯失下一輪創新周期的主導權。爆款可以帶來一時的高光,但唯有深耕、耐心與技術積累,才能穿越周期、構筑真正的長期價值。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