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焦One(dingjiaoone)原創
作者 | 張星星
編輯 | 阮梅
從ChatGPT的刷屏到Vlog里逐漸增多的POV視角(第一人稱視角拍攝),AI早已從科幻片里的黑科技,變成生活中的日常點滴。這也讓年輕人升級了對科技的期待,他們不再只為“性能炸裂”買單,也希望科技能懂穿搭、有個性,成為一張低調又高級的“社交名片”。
以時尚潮人必備的眼鏡為例,這件日常單品從一開始的視力矯正工具,變成時尚穿搭配飾,如今又搭載了AI功能,能聽會看,成為智能助理。
眼鏡的“飛升”,是一種雙重進化:一方面,它從功能性工具成長為下一代人機交互終端;另一方面,它也從科技配件逐漸演化為時尚剛需,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購物清單中的“必選項”。
11月10日,Rokid樂奇官宣,影視颶風Tim成為首位品牌代言人。不久前,BOLON眼鏡也官宣了活力代言人,為青年演員林一。
一位是內容創作領域的標桿人物,一位是演藝界備受矚目的新銳力量。正因如此,Rokid樂奇與BOLON眼鏡將于11月13日舉行的新品聯合發布會格外引人注目。
這場以「戴上新時尚」為主題的發布會,將推出新一代搭載AI功能的BOLON智能眼鏡。Rokid樂奇的技術賦能BOLON眼鏡的時尚基因,讓用戶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時,無需妥協對美學和舒適的追求。
這不僅是一場新品發布,更是一次跨界啟示。它將回答一個看似簡單卻關乎未來的問題:什么樣的AI眼鏡,才能真正打動年輕人?
畢竟,在這個時代,一副好的AI眼鏡,不僅要幫你“看清世界”,還要“讓世界看到你”。
不止是AI眼鏡,是能搭配OOTD的時尚單品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AI眼鏡都是人們印象中的“極客專屬”,參數炫目、性能強大,卻笨重冰冷。它就像是實驗室里的demo,離生活很遠,激不起購買欲。
對年輕人而言,一副真正值得戴出門的AI眼鏡,應該是一張兼具智能與個性的“社交名片”。它不止是技術的載體,還要能搭配OOTD、融入生活場景。
Rokid樂奇與BOLON的跨界合作,正是抓住了這一代年輕人的消費心理。盡管新品尚未正式面世,但我們已能從已推出的Rokid樂奇眼鏡中,窺見其引領市場的科技時尚化思路。
![]()
作為一款AI眼鏡,Rokid樂奇眼鏡遵循了將科技隱于時尚的設計哲學。
鏡框承襲BOLON眼鏡專業的人體工學設計理念,在線條、比例與配色上貼合現代審美,規避了科技眼鏡常被詬病的“笨重感”。
在非使用狀態下,整副眼鏡視覺上與普通光學眼鏡幾乎無異。
簡言之,戴上它,別人看到的不是設備,而是你的“潮人”風格。這種身份感的轉變,也是科技產品想要進入主流消費圈層的必經之路。
能在“功能裝得下,美感不打折”之間找到平衡,秘訣在于Rokid樂奇的工程實現能力。它將光機、芯片、傳感器、電池、揚聲器、麥克風等模塊高度集成,讓整機做到功能滿載,但輕盈耐用。這無法通過技術的堆疊實現,需要在產品定義初期就提前設計,可見其一以貫之的產品理念。
當然,外觀時尚只是第一步,佩戴舒適度也至關重要。它決定了用戶是一次性嘗鮮,還是長期使用。
BOLON眼鏡在鏡架材質、人體工學設計及佩戴體驗方面擁有長年積累,得以讓AI眼鏡“戴著好看”也“戴著舒服”。Rokid樂奇則通過軟件優化降低功耗,從而減少發熱,從技術維度保障了長時間佩戴的舒適性。
因此,無論是上下班途中、咖啡廳小憩,還是旅行出差,兼具科技與時尚屬性的AI眼鏡都不會成為年輕人的出行負擔,更像一件“無感”的日常配飾。
在品牌和代言人的層面,這也是一場科技與審美的雙向融合,加深了用戶心智。
BOLON眼鏡在時尚眼鏡領域擁有頂級審美和品牌認知度,Rokid樂奇則代表AI眼鏡領域的創新實力。當科技公司品牌懂得“顏值即競爭力”,當時尚品牌擁抱“智能即未來”,雙方的聯名將重新定義AI眼鏡的“時尚完成度”。
雙方代言人的選擇,也呼應了這種融合理念。
影視颶風Tim成為Rokid樂奇的品牌代言人,傳遞“創作力”與“科技可信度”;BOLON眼鏡則官宣代言人為青年演員林一,代表“時尚感”與“大眾吸引力”。
![]()
影視颶風Tim(左)和青年演員林一(右)
這一組合,一個代表腦力創作,一個代表潮流生活,合在一起,正好勾勒出年輕一代的消費畫像:既要智能高效,也要風格出眾。
當AI眼鏡擁有了潮流語言,它自然而然地從科技配件變成了時尚首選。
時尚外表下的AI“內核”
在小紅書上,Rokid樂奇眼鏡已經成為時尚潮流群體里最火的OOTD單品之一。不僅是因為AI眼鏡外觀時尚,也因為其強大的智能內核。
它延續著Rokid樂奇在AI+AR領域深耕11年所積累的高性能、輕量化基因,搭載最新AI交互技術,提供語音控制、實時翻譯、智能導航及場景化智能服務。
無論是騎行、通勤,還是購物、Citywalk、街拍,它都能讓你以更輕盈、更智能的方式記錄生活、處理信息、與世界連接,在不經意間流露出“潮人”的從容。
![]()
小紅書上博主的分享
這款眼鏡最讓人“上頭”的地方在于,它的交互方式能真正解放雙手。
以購物場景為例,當你剛結束一輪大采購,雙手被沉甸甸的購物袋勒出紅印,一陣冷風吹來,想打車卻無法騰出手操作手機時,只需語音召喚“樂奇”,AI眼鏡即可迅速響應,幫你完成打車。全程無需低頭彎腰,你的動作依舊自然,姿態依舊優雅。
需要說明的是,在交互方式上,Rokid樂奇選擇以語音和觸控為主,而非復雜手勢組合等方式,不是因為技術做不到,而是一種理念選擇。
年輕人的生活節奏很快,從擠地鐵通勤、猛敲鍵盤趕deadline,到1.5倍速刷劇、三天打卡多座城市,無論工作還是休閑,幾乎都被效率塞滿。抬手、定格等較為復雜的手勢交互,既容易在匆忙中出錯,還可能打斷和身邊人的對話,反而成為一種負擔。
Rokid樂奇簡化交互方式,目的在于讓科技回歸自然,讓操作更貼近日常。
除了交互方式便捷,這款AI眼鏡還覆蓋了多個日常場景,從記錄到支付,都能一句話搞定。
想象一下,你在周末騎行放松時,陽光灑在樹影斑駁的人行道上,街邊咖啡館的遮陽傘下坐滿悠閑的男男女女。看到有趣的瞬間,你只需一句“樂奇,拍照/拍段視頻”,眼前流動的街景,便以POV視角被自然記錄下來。
不用停車、不用掏手機、不打斷騎行節奏,保持自然與沉浸,在移動中也能實時捕捉這座城市的鮮活。
不止記錄,還能交易。
當你在一個原創手作攤位前,被一只陶杯深深吸引時,傳統的購買方式是,停好自行車,掏出手機,找到商家付款碼。但現在,同樣只需一句:“樂奇,支付XX元。”AI眼鏡便會被自動喚醒并完成交易,不需要手動掃碼。
![]()
Rokid樂奇的AI眼鏡可以輕松支付
這些流暢的體驗背后,是Rokid樂奇一直以來在AI眼鏡賽道的長期積累與務實選擇。它不堆參數,不玩炫技,而是堅持“輕量化、實用化”的產品理念,讓AI眼鏡真正成為日常穿戴。
Rokid樂奇注重在顯示效率、交互邏輯與能耗控制之間找到最佳平衡。
比如,低功耗語音喚醒模塊能在不增加負擔的前提下實現隨時響應;高透光顯示方案確保信息獲取不遮擋現實視野;傳感器算法也做了輕量化處理,給用戶全天佩戴無壓力的舒適體驗。
更值得注意的是,Rokid樂奇一直在構建開放的服務生態,“朋友圈”強大。它陸續與京東、高德、支付寶等合作,接入多類生活場景,使AI眼鏡不僅是一款工具,更是一位懂你的智能助理,為日常生活增添從容感與掌控力。
Rokid樂奇,讓未來生活更從容
如果將這款眼鏡放到整個AI眼鏡行業的發展歷程中去看,會發現它的意義遠不止一次簡單的跨界聯名。它更像是一次對行業方向的校準,精準踩中了“時尚+科技”的大趨勢,讓AI眼鏡第一次被放回到“佩戴”的語境中去審視。
過去,AI眼鏡之所以難以走向大眾,一個關鍵原因在于它們設計笨重、佩戴不夠舒適,即便參數亮眼,也缺乏穿戴產品最基本的吸引力。
Rokid樂奇選擇從第一性原理出發,回到穿戴產品的本質——“好看,愿意全天佩戴”。在AI眼鏡行業,這是一種頗具前瞻性的思路轉向。Rokid樂奇意識到,“佩戴意愿”正在成為與“性能參數”并列的關鍵指標。只有讓用戶愿意天天戴,AI眼鏡才有可能真正進入大眾生活。
也正因此,外觀不再是附屬功能,而是產品被接受的前提條件。這一點,在meta與雷朋的合作中已得到驗證,當科技被時尚包裹,產品的普及率自然上升。而Rokid樂奇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讓用戶無需在“強性能”與“高顏值”之間二選一。它也由此在AI眼鏡賽道中形成了自己的獨特定位:不僅是性能最強的,也是最好看的。
![]()
Rokid樂奇兼具拍攝清晰度、防抖、場景適配性
這種趨勢轉變,也促使行業重新思考AI眼鏡“好用”的標準。
在傳統認知中,“好用”多指界面流暢、顯示清晰等技術層面的表現。如今的“好用”還意味著交互自然、佩戴舒適、契合個人風格。
隨著AI眼鏡被定義為“時尚單品”,潛在用戶群便從早期的科技愛好者,逐步擴展至更廣泛的消費群體。對行業而言,這意味著一個更大的增量空間。
更深一層看,AI眼鏡的意義正在超越產品本身,它所帶來的,是對未來生活方式的再定義。
當越來越多人戴上這類兼具科技與時尚的眼鏡,他們也在悄然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通過語音、觸控等近乎本能的交互,他們不再需要頻繁掏出手機,而是在體驗中自然記錄、在沉浸中完成操作。
這種轉變讓生活更高效,也讓人們重新找回“體驗至上”的感受。旅行中不再被拍攝打斷,社交中不被設備干擾,生活節奏重新變得從容。
可以說,Rokid樂奇不只是定義了一款產品,也探索著如何用穿戴設備助推生活方式升級。
這種探索對于AI眼鏡行業而言,代表著一種共識的成熟:下一代成功的消費科技品牌,必須同時在“科技心智”與“時尚心智”上建立認知,只有這樣,才能讓智能設備真正走入大眾生活。
AI眼鏡的飛升,不只是科技升級,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重塑,讓我們以更時尚的方式,進入一個更智能的世界。
*題圖來源于Rokid樂奇微博。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