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塊錢,除了能買一杯蜜雪冰城冰鮮檸檬水外,還可以買下四家家樂福子公司。
近日,蘇寧易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蘇寧易購”)發(fā)布公告,旗下四家家樂福子公司以1元/家的價格打包出售,總交易額為4元。消息一出,引發(fā)諸多感慨。
六年前的6月,蘇寧易購曾斥資48億元買下家樂福中國80%的股權(quán)。如今,這筆交易最終以“雙輸”收場。
張近東作為蘇寧易購創(chuàng)始人,自2012年開啟瘋狂“買買買”,除了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95億元入股萬達集團外,張近東還斥資200億元投資了許家印的恒大……“買買買”后的蘇寧易購,成為涉足體育、地產(chǎn)、物流和金融的巨擘。
時至今日,張近東斥巨資拿下的多數(shù)資產(chǎn),多數(shù)成為了沉重的負擔。此番4元出售四家家樂福子公司,便是為了“甩包袱”、減輕上市公司債務負擔。

甩賣家樂福
位于浙江杭州和寧波、遼寧沈陽和湖南株洲的四家家樂福,最終以4元的價格賣給了上海有安法律咨詢有限公司(代上海家福啟紓企業(yè)服務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雙方目前正在辦理名稱核準以及相關(guān)設立法定程序。
交易完成后,上述四家家樂福子公司將不再并入蘇寧易購財報范圍,本次交易預計將給上市公司增加歸母凈利潤5.72億元。
以“白菜價”售出四家家樂福中國子公司的原因,蘇寧易購在公告中也做了說明,“上述4家家樂福子公司均已停止運營,債務負擔較重,通過本次交易,引入有豐富經(jīng)驗的專業(yè)資管機構(gòu),發(fā)揮其資源優(yōu)勢,能夠有效開展資產(chǎn)、債務重組工作。整體來看,本次交易有助于減輕上市公司債務負擔,改善公司經(jīng)營業(yè)績,降低企業(yè)經(jīng)營和管理風險。”
說的很直白了,以“白菜價”售出四家家樂福中國子公司,是為了蘇寧易購有效開展資產(chǎn)、債務重組工作。這四家家樂福中國子公司,已經(jīng)不算“資產(chǎn)”,而是蘇寧易購身上沉重的“包袱”了。
據(jù)「」了解,此番出售的杭州家樂福門店,是杭州市第一家家樂福門店,早在2003年便已開業(yè)。不過,2021年該門店因“合同到期”閉店,此后再未開業(yè)。截至2025年一季度,杭州家樂福項目總資產(chǎn)約為529萬元,總負債則高達4.38億元。早已是資不抵債的狀態(tài)。
天眼查App顯示,杭州家樂福背后的主體杭州家樂福超市有限公司被標注失信被執(zhí)行人、限制高消費、合作風險。目前員工僅剩兩位高管,其一是法定代表人周楊,另一位為財務負責人孫海寧。
寧波家樂福超市有限公司目前已沒有員工,僅剩下兩位高管,同樣是周楊和孫海寧。家樂福最早于1999年入駐寧波,最多時寧波開出三家家樂福門店。2014年,寧波第一家家樂福關(guān)店。2023年5月,寧波最后一家家樂福也關(guān)店了。家樂福也自此退出寧波市場。截至2025年一季度,寧波家樂福資產(chǎn)總額1562.51萬元,負債高達1.62億元。
沈陽家樂福虧損最為嚴重,2024年營收972.86萬元,虧損則高達2163.8萬元。截至2024年底,沈陽家樂福共有14家門店,其中4家已經(jīng)關(guān)閉,其他門店已經(jīng)變成新隆嘉、比優(yōu)特,體量最大的塔灣家樂福的部分空間也入駐了喜悅City洗浴中心,社交媒體便有了“沈陽超市的終點是洗浴中心”的段子。因為門店眾多,沈陽家樂福已陷入嚴重資不抵債的境地。2025年一季度,沈陽家樂福資產(chǎn)總額3.63億元,負債總額10.61億元。
湖南株洲家樂福店也早已閉店。2024年全年,株洲家樂福營收僅為3.50萬元,凈虧45.94萬元。截至2025年一季度,株洲家樂福資產(chǎn)為1428.71萬元,負債總額1.07億元。
上述四地家樂福中國子公司售出后,國內(nèi)家樂福僅剩下上海地區(qū)古北、萬里,北京四元橋門店利用自有物業(yè)開展經(jīng)營。近期為清空購物卡余額前往家樂福的消費者反饋,超市已門可羅雀,處于清貨狀態(tài)。
業(yè)界預計,不久的將來,三家還在經(jīng)營的門店或許也免不了停業(yè)、出售的命運。

張近東著急了
作為法國知名商超品牌,家樂福于1995年在北京北三環(huán)東路開出第一家門店,憑借價格低廉、種類齊全和服務上乘的特點,很快在零售市場站穩(wěn)腳跟。
2002年,家樂福門店數(shù)量增至35家。2008年,家樂福在中國成為外資商超零售的“榜一大哥”,全國門店數(shù)量達到321家,全年營收更是高達338.2億元。不過,這一年,也成為家樂福歷史的轉(zhuǎn)折點。這一年,LV集團以158億元的價格收購了家樂福。2009年,坊間甚至傳出中國區(qū)出售的傳聞。
不過,家樂福中國雖然當時沒有完成出售,但“雙11”購物節(jié)的橫空出世,對家樂福中國的打擊更大。2012年天貓“雙11”單日銷售額即接近200億元,占到家樂福中國全年營收的六成。誤判了線上渠道價值的家樂福中國直到2015年才上線電商平臺。不過,此時的零售市場,大潤發(fā)、永輝超市、盒馬鮮生快速崛起。
到2018年,家樂福中國交出了118%的負債率、-19.3億元的凈資產(chǎn)的經(jīng)營業(yè)績。2019年,“白衣騎士”張近東攜48億元資金,拿下家樂福中國80%的股權(quán)。將家樂福中國收入囊中后,張近東公開表示,“未來五年內(nèi),在一到三線市場開設300家家樂福門店的發(fā)展目標,爭取趕超沃爾瑪。”
在五年內(nèi)建立300家家樂福門店的目標還未實現(xiàn),200億元入股恒大等一系列事件直接將蘇寧易購逼入了流動性危機之中。次年,恒大暴雷,蘇寧易購200億元直接打了水漂。
從經(jīng)營來看,蘇寧易購在2020年便陷入了虧損泥潭。2020年至2023年間,蘇寧易購分別虧損42.75億元、432.65億元、162.20億元和40.90億元,四年間累計虧損額高達678.5億元。
2024年,蘇寧易購扭虧為盈,歸母凈利潤為6.1億元。此番扭虧為盈背后,是蘇寧易購1000萬元剝離天天快遞,與債權(quán)人協(xié)商達成12.44億元債務減免后的結(jié)果。事實上,蘇寧易購的資產(chǎn)負債率仍高達90.63%,流動比率小于1,短期償債壓力明顯。
2025年一季度,蘇寧易購交出歸母凈利潤大增118.54%的業(yè)績,不斷“甩包袱”的蘇寧易購,似乎正重新走向正軌。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