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6 月 5 日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的芒種,京東宣布推出京東優質農產品基地計劃(簡稱京東基地計劃),今年將深入超百個特色農產品產業帶,聯合合作伙伴建立一百萬畝京東基地,為消費者甄選又好又便宜、正宗保真農產品;通過打造源頭直發、百億農補、供應鏈優化等項目,助力農產品熱銷,推動鄉村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

挖掘好產品:建立五常大米等百個基地 覆蓋水果等近 10 個品類
近些年來,一些優質農產品正在依托電商、直播等新興手段拓寬銷售渠道,從大山里、從區域走向全國,為農民增收致富提供有力的支撐。
商機之下,也看到一些問題,比如:市場上存在冒充地標產品「搭便車」「蹭名牌」等亂象。
根據計劃,京東超市專業買手團隊甄選出品質高、市場需求量大的農產品,通過大量產區實地考察,在核心產區聯合合作伙伴建立五常大米、新疆面粉、沁州黃小米、西雙版納糯玉米、會理石榴、贛南臍橙、四川愛媛橙、阿克蘇蘋果、大連海參、寧夏鹽池灘羊、沂蒙山黑豬等超百個京東基地,覆蓋食用油、面粉、大米、水果、海鮮水產、肉禽蛋、南北干貨等近 10 個品類。

建立京東基地后,京東超市還參與生產流程把控。以五常大米為例,今年京東超市在五常市核心產區建立一萬畝京東基地,在插秧、施肥、除草、收割到加工的全流程 5 個關鍵環節,以最嚴苛的標準進行管理,實現五常大米保真可溯源,將其他渠道上出現的假冒、摻假五常大米拒之門外。
打造好價格:源頭直發優化成本 15% 百億農補未來兩年投入近 70 億
好產品,也應該有好價格。過往,不少優質農產品搬運次數多、中間環節冗長等因素,導致價格不夠親民,讓不少消費者打了退堂鼓。

根據計劃,京東超市將持續打造源頭直發能力,建立擁有冷鏈倉儲能力的直發產地倉。農產品采收后,在京東超市品控的把關下,經過產地檢驗后,分選、打包,可以直接發給消費者。省去中間環節的搬運成本后,京東超市給到極具競爭力的價格,降低消費者購買門檻。
就以西瓜舉例來說。之前西瓜要入京東大倉,物流成本高,加上搬運次數多,破損率也高。而現在京東超市在產地建立產地倉,消費者下單后,京東從臨近的產區直接發貨,如此,成本優化 15%。

為打造好價格,京東基地計劃還獲得百億農補項目支持。過去一年,京東投入資源扶持和直接補貼共計 35 億元,覆蓋 2.6 萬款農產品,帶動 31 個核心產地銷售超 20 億元,累計為用戶節省開支近 10 億元。
京東將持續加碼,未來兩年投入近 70 億元,將百億農補覆蓋全國 90% 以上的核心產業基地,讓更多消費者買到低價好農貨。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