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佳集團
2025年4月29日,康佳集團(即“深康佳A”,000016.SZ)正式發布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其營業收入25.44億元,同比增長3.32%;利潤總額2.58億,同比增長141.79%。
如今“冬去春來”,全球半導體產業明顯復蘇,產業鏈回暖趨勢基本確立;在消費電子領域,在政策持續加持和技術紅利等因素推動下,消費電子市場需求強勁復蘇,行業景氣度持續走高,2024年智能電視全年銷售額463.2億元,同比上漲3.0%。
在半導體與消費電子業務的拉動下,康佳集團2025年Q1經營性現金流增長26.14%,銷售凈利率環比增長37%,展現出其在行業回暖周期中的韌性與增長潛力。市場對此給予積極反饋,財報披露次日,深康佳A開盤即漲停。
半導體業務:長期投入終迎價值曙光
半導體業務回暖,是康佳集團一季度增長的主要推力之一。財報顯示,報告期內,康佳集團旗下重慶康佳光電已全面建成國內首條全制程的巨轉中試線、Micro LED直顯量產線,協同上下游配套企業形成產業集群效應,推動產業結構邁入中高端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其建成投產具有重要意義,康佳將借此進一步邁入Micro LED頭部陣營。2024年底,重慶康佳光電Mini LED直顯屏單月出貨量環比激增280%,訂單量不僅遠超去年同期水平,也刷新了公司單月出貨量歷史記錄。
Micro LED正是顯示技術下一個風口,2025年則將是Micro LED顯示應用規模化的元年。據TrendForce分析,2025年全球LED顯示屏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130.03億美元,較此前的79.91億美元預期顯著提升。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Micro LED市場規模超35億美元,2027年突破100億美元,AR眼鏡、可穿戴設備、車載HUD等高附加值場景貢獻主要增量。
而在半導體光電領域、半導體存儲領域,康佳提前進行了布局和技術卡位,競爭力處于第一梯隊。目前,重慶康佳光電已投產了中國大陸第一條全制程的巨轉中試線、Micro LED直顯量產線等多條生產線,是國內少數在MLED全產業鏈上掌握核心技術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截至2024年底累計申請專利1970余件(發明專利占比70%),覆蓋芯片、巨量轉移、封裝、檢測修復等全鏈條。

在光電領域,重慶康佳開發多款主流倒裝MLED芯片和AR垂直芯片,Mini&Micro LED各尺寸芯片正持續迭代升級,技術代差大幅縮小。在半導體存儲領域,康佳已搭建起“設計+封測+渠道”的全產業鏈條;在Micro LED核心關鍵技術巨量轉移上,重慶康佳光電已成功開發包含印章+激光+檢測修復在內的全流程巨量轉移技術;自主研發的激光直接轉移技術,也被公認是最終的技術方案,具備速度快、良率高、穩定性佳等優點,更獲得國家級項目的補助,以利邁向Micro LED產業化。
從同業進度看,重慶康佳光電產線建設速度也具備一定優勢。
可以看出,盡管康佳前期在半導體領域的重資產布局面臨市場關于“見效慢、風險高”的質疑,但隨著全球半導體周期觸底回升,公司在芯片研發、封裝測試等核心環節的技術積累與產能建設進入收獲期,業績反轉扭虧為盈,印證了公司管理層對行業周期的精準研判,價值曙光已經顯現。
消費電子:黑白融合搶占政策紅利
2025 年,康佳集團持續深化 “消費電子與半導體” 雙輪驅動的產業結構轉型。3 月,公司推出黑白電營銷融合策略,一季度業績數據則顯示其成效初顯。在 4 月中旬發布的年度報告中,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111.15 億元,其中彩電業務營收同比增長 6.78%,白電業務營收保持穩定。
消費電子板塊的增長,得益于與政策的同頻共振。2025 年,國家推進家電 “以舊換新” 政策,覆蓋品類從黑電擴展到白電,各地也紛紛出臺配套補貼政策。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5 年一季度家電市場(不含 3C)零售規模 1798 億元,同比增長 2.1%。
康佳迅速響應,推出 “黑白融合” 營銷戰略,成為補貼政策下的消費熱點。其進一步明確彩電、冰箱、空調、洗衣機、廚電等消費電子全品類發展的主線定位,使黑電和白電從獨立產品線轉變為各品類間相互促進、協同發展的格局,有效提升運營效率。
彩電方面,今年1月份,公司推出了行業首款算力終端云電視康佳43K8,并獲得首批6萬臺訂單。這款具備云端數據處理和運算能力的算力終端,正成為運營商新發展階段的戰略設備,同時也標志著公司在智能算力終端領域取得新的重大進展。
白電方面,深康佳A通過深入洞察消費者需求,構建起“技術—場景—情感”三位一體的價值體系。從“15天生態原鮮”技術到高靜壓換新風技術,再到“祛味空氣洗”以及靜音技術,是康佳開創的白電行業“科技有溫度”新范式。
3·15大促期間,康佳以“國補+品牌補貼”疊加策略為核心,推動彩電(黑電)與冰箱、洗衣機等白電產品的協同銷售,利用“黑白營銷融合”充分挖掘消費者對家居風格統一性和智能互聯的需求潛力。
環比家電上市企業,其業績成效尤為顯著,其凈資產質量的市凈率持續反彈,并超過行業均值。

站在行業整體上來看,在政策引導下,消費電子產品加速向智能、綠色方向轉型升級。去年以舊換新補貼實施中,綠色智能產品備受青睞,以舊換新8大類家電中,一級能效產品銷售額占比達90%以上,市場消費趨勢明顯向綠色節能、高端智能發展,這也是康佳近年來所致力落地的方向。
從深度應用AI大模型于智能電視,到以Micro LED核心技術推動顯示行業的革新,康佳已通過技術突破與場景化創新形成了差異化競爭力。2月14日,康佳電視正式接入DeepSeek,標志著電視行業邁入“深度思考”時代;2月22日,央視《新聞直播間》聚焦西安浐灞國際港康佳洗碗機工廠,其智能生產線正快速運轉,訂單已排至6月,借力中歐班列開啟出口熱潮;3月7日,重慶市發布《重慶市擬上市科創企業知識產權布局指引》與《重慶市汽車出口海外知識產權風險應對指引》,重慶康佳光電作為核心參編單位,貢獻顯示領域技術經驗。

通過黑白營銷融合,康佳將單品競爭升級為生態競爭,品牌承載能力與運營效率進一步提升,或為行業樹立“資源集約化”標桿,在存量市場中開拓新增量。
綜上對公司兩大板塊的分析,康佳集團的盈利,是長期主義戰略下技術積累、政策協同與管理韌性的必然產物。
在“科技自立”與“內需提振”的雙重機遇中,康佳以半導體與消費電子的“雙輪”驅動,為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可借鑒的發展樣本,也證明了堅守核心能力與長期價值,是穿越行業周期的關鍵所在。(本文首發)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