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都訊 11月15日,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主辦的“百萬英才匯南粵——文化產業人才薈”,在粵港澳大灣區(廣東)人才港正式拉開帷幕。在其中的人才港大講堂活動上,南方報業傳媒集團黨委委員、副社長,南方新聞網黨委書記、總裁侯小軍做了主旨演講。以下是演講全文。
![]()
主旨演講全文
屏幕上展示的國風長卷,是南方報業的《廣東體育“千里江山圖”》、專為十五運打造的融媒交互產品。長卷近20米長,融合傳統藝術與現代科技,生動呈現廣東全民體育景象和嶺南大地風貌,目前展陳在廣東體育博物館。
![]()
《廣東體育“千里江山圖”》部分內容,完整的長卷目前展陳在廣東體育博物館。
這不僅是一個收獲了百萬級流量和百萬級營收的融媒體產品,更是南方報業系統性變革階段性成果的一個縮影!它匯聚了集團融合生產團隊的精銳力量:南方日報主創策劃,南方+搭建產品頁面,南都完成AIGC制作和手繪創作,南方智媒云提供技術支撐。
這一切的實現,歸根結底源于兩個字:人才。
南方報業歷來被視為傳媒行業的人才基地。我們也確實有一套能打贏新聞輿論戰的人才培養體系。在人工智能時代,如何繼續保持這個人才優勢,是南方報業系統性變革的必答題。
為此,我們明確提出,打造“雙一流”新型主流媒體:一流的內容生產傳播、一流的全媒體人才。我們要提升新聞影響力、輿論引導力、視覺表達力、資源整合力、媒體運營力、“媒體+”協同力,以此來破解能力瓶頸,形成面向新聞輿論場和平臺化商業市場的強勁競爭力。
當前,人工智能已經成為傳媒界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抓住這輪系統性變革機遇,搶占信息傳播制高點,南方報業的全媒體人才建設必須要打贏駕馭AI這一仗。
圍繞AI,我們正在重塑“策、采、編、審、發、評”全流程。比如,南方+客戶端應用算法實現內容精準分發;自建媒體大模型和語料庫,自主研發“南方AI智能體”;啟動“百日精進、云端礪劍”系統性變革特訓營,培養新型融媒人才;舉辦AI應用創新大賽,聚焦AI技術的實踐應用與成果轉化;打造AIGC創作培訓基地,以技術賦能內容生產,激發創新活力。
這場AI技術變革,催旺了兩種人才需求:一是AI技術專家,二是AI創意高手。
未來的優秀記者,一定是懂得AI、善用AI、能指揮AI協同作戰的超級記者。
如果說AI是新質生產力,“媒體+”就是我們的連接器。南方報業的“傳媒+”領域,正需要大批復合型產業人才。比如,“媒體+園區”,要優化南方智媒產業園規劃建設,培育媒體+人工智能、數據科技、金融服務3個增長極,打造“媒體+數字經濟產業園”,力爭“十五五”期間基本建成百億級園區。“媒體+農文旅商”,要升級“南方優品”為大灣區農文旅商融合的標桿性電商平臺;建設“真鄉”鄉村旅游服務平臺,建成信息和服務一站式樞紐;依托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構建“媒體+商演、文旅、娛樂”文藝新業態。“媒體+教育”,要建設覆蓋全省、線上線下結合的青少年成長服務平臺。搭建“媒體+基地、學校”合作網絡,開展“國防教育進校園”活動;加強研學、科普、思政教育、夏令營等項目開發,參與梅州國防教育基地運營。
在今天的南方報業,你不僅可以做記者、編輯,更可以做編導、研究員、產品運營官、技術開發者、網絡安全員……我們尤其需要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市場經營管理人才。如果你是內容生產傳播與市場經營管理的復合型文化產業人才,更是我們若渴以求的“大賢”。
我們希望,并一直在努力,在未來的南方報業,人人都能實現才華的燦爛綻放。
我們既要鍛造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新聞鐵軍”,也要鍛造懂文化、有創意、善經營的“文產強軍”!
各位朋友!我們不是尋找“從業者”,而是尋找“同行者”與“合伙人”。在此,我向所有胸懷理想、勇于變革的人才,發出誠摯邀請:
你的才華,就是我們最寶貴、最值得投資的資產。來吧!讓我們一起走在大路上,筑夢主戰場,實現大發展!
采寫:南都N視頻記者 孫小鵬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