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1 月 14 日消息,在近期接受 Dwarkesh Patel 與 SemiAnalysis 創始人迪倫?帕特爾(Dylan Patel)的聯合采訪時,微軟首席執行官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分享了其對 AGI(通用人工智能)的獨到見解。他一方面對 AGI 的潛力表示振奮,認為其有望通過大幅提升生產率帶來指數級增長;另一方面則強調,當前更迫切的需求在于構建多樣化的模型體系與技術生態,而非依賴單一模型解決所有問題。
![]()
圖源:微軟官網
IT之家注意到,納德拉坦言,AI 的確具備驅動非凡增長的潛力,但仍處于發展初期。因此,與其執著于 AGI 的實現,他更傾向于從“對人類的實際效用”出發推進技術落地。
他特別提及,自己最欣賞計算機科學家拉吉?雷迪(Raj Reddy)對人工智能的定義 —— 因其高度以人為本:“雷迪曾用一個比喻來闡釋 AI:它要么應成為人類的‘守護天使’,要么充當‘認知增強器’。我非常認同這一點,這是理解 AI 本質的一種簡潔而有力的方式。”
納德拉進一步闡述道:“我本人同樣為這樣一個設想而激動不已:繼工業革命之后,AI 或許是人類歷史上最具變革性的技術躍遷。我以此為出發點。但與此同時,我也清醒地認識到,這仍處于‘比賽的早期階段’。我們已構建出若干極具實用價值的系統,展現出卓越的性能特征,且各類規模法則(scaling laws)持續奏效 —— 我對此保持樂觀,相信其有效性還將延續。”
盡管如此,他也承認,目前對 AGI 最普遍的定義仍指向一種在認知能力上全面超越人類的強人工智能系統。訪談進而探討了一種假設情境:某家 AI 研究機構憑借單一模型率先實現 AGI 的關鍵突破,并將其大規模部署 —— 該模型不僅能持續學習進化,甚至有可能最終接管經濟體系中的絕大多數工作崗位。
更值得關注的是,當被問及若出現上述情形,微軟將如何應對,以及是否意味著某一家公司可獨占全部技術紅利,納德拉給出了如下回應:“倘若真存在一個占據絕對主導地位的模型,得以無處不在地部署、吸納全部數據并持續自我進化,那么答案是肯定的:這將是一場‘定局之戰’(game, set, match),市場實質上將就此終結。”
他強調,未來“模型公司”(model companies)與“架構支撐型公司”(scaffolding companies)必須協同合作。納德拉警示道,模型公司可能面臨“贏家的詛咒”(winner's curse)的風險:“你或許付出了巨大努力、實現了非凡創新,但成果僅‘一鍵復制’之遙便可能被徹底商品化。”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