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超過一年談判,蘋果騰訊達成「歷史和解」。
蘋果公司正式宣布,推出 App Store 小程序合作伙伴計劃,并將處理包括微信小程序等在內的所有 iOS/iPadOS app 小程序支付(游戲等虛擬內容消費)事宜,并從中抽取 15% 的分成。這一比例,相較于其一直執行的 30% 分成比例少了一半。
![]()
(截圖蘋果)
微信官方緊接表態,將在 iOS 端小程序/小游戲中接入蘋果虛擬支付:「我們歡迎蘋果對小程序和小游戲開發者的支持,樂見蘋果推出『小程序合作伙伴計劃』。我們將盡快為開發者提供接入服務,共同建設一個健康繁榮的生態。」
![]()
(截圖微信官方)
微信小程序誕生十年,蘋果騰訊也談了十年
算上早年對「微信用戶打賞抽成」的分歧、和解,蘋果、騰訊這兩家公司關于微信內購抽成的一系列事端,可謂曠日持久。
2016 年 1 月,微信研發團隊宣布,繼「訂閱號」「服務號」之后,將推出全新的「應用號」:一種更輕量形態的 app。同年 9 月,微信「應用號」被定名為「小程序」,同時開啟內測。2017 年 1 月,微信正式上線「小程序」功能。
![]()
2017 年 1 月 9 日,微信小程序正式推出,張小龍「致敬」蘋果十年前發布首款 iPhone 時刻
由于微信 iOS app 每一個版本更新,均需蘋果 App Store 審核通過,故而可以理解為蘋果也默許這樣的「app 中 app」形態功能推出。
然而,微信小程序推出沒多久,騰訊就公開了與蘋果關于微信內購抽成的爭端,只不過當時并未涉及新推的小程序,而是把戰場放在了公眾號的打賞功能模塊。
原來,蘋果在 2016 年 6 月更新的 iOS 開發者協議條款中,對 app 內購(IAP)機制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iOS app 不得包含指引客戶使用非 IAP 機制進行購買的按鈕、外部鏈接或其他行動號召用語。」
蘋果這項新規,最終釀成了 2017 年 4 月微信官方發布的一則《遺憾通知》:「即日起,iOS 版微信公眾平臺贊賞功能將被關閉,安卓等其他版本微信贊賞功能不受影響。經過與蘋果方面長期溝通協調,最終,我們選擇對 iOS 版微信贊賞功能進行了調整。」
一石激起千層浪。連「給作者打賞」這樣的情況,蘋果都想進行 30% 比例的抽成,后面會不會有更「過分」的要求呢?
不少國內用戶對「蘋果稅」的怒火就此點燃,并延續至今。而在民間輿論中引發的諸如「微信下架,你還會用 iPhone 嗎?」「蘋果微信,二選一」之類的討論,更是把蘋果「架在火上烤」。
洶涌輿論襲來,蘋果不得不再次對審核條款進行調整。2017 年 9 月,蘋果更新 App Store 審核指南條款,以第三方 app 也不能進行「抽成」的前置約束條款,將用戶對用戶自愿的「打賞」行為從內購機制中進行了「豁免」,即作者可以拿到讀者對微信文章 100% 的打賞金額,蘋果和騰訊均不進行抽成。2018 年 6 月,iOS 版微信恢復文章打賞功能。
![]()
(截圖微信官方)
之后數年,雖然騰訊和蘋果沒有再就 app 內購抽成掀起新的「公開」沖突,但這兩家平臺企業間的「暗戰」也不可能停歇。與此同時,微信小程序、小游戲生態更加「枝繁葉茂」,市場收入規模越來越可觀。
而在 2024 年或之前,騰訊和蘋果就已開始了針對這一市場日后發展的「最后談判」。
直到此番,微信小程序/小游戲「正式」加入蘋果官方虛擬支付體系,并達成了新的「蘋果 15%,騰訊 0,小程序/小游戲開發者 85% 」分成方案。前后持續近十年的騰訊大戰蘋果,也迎來了一個「階段性」的收尾。
15% 抽成比例:蘋果與騰訊的“win-win”
近年來,關于收入分成的博弈,時間的天平,逐漸向第三方開發者傾斜,而非蘋果這邊。
蘋果也沒局限在 app 市場,早在 2020 年就推出了系統級的「輕 App(App Clips)」功能,意欲分得一杯羹。然而,幾年過去了,蘋果自家的「輕 App」功能,存在感越來越低,用戶使用度和活躍度,也是越來越低。
![]()
(蘋果)
另一邊,根據《2024 年中國移動游戲廣告營銷報告》,2024 年小程序游戲(即小游戲)市場總規模約 398.36 億元,同比增長高達 99.18%,「小游戲市場收入已連續三年保持高速增長,其中內購收入占比也在逐年提升」。
![]()
(圖表伽馬數據)
微信小程序和小游戲市場,目前明面上主要靠的是廣告收入來源,而如果蘋果虛擬支付體系也能接入其中的話,那么諸如小游戲和輕應用的付費功能,甚至完全付費的小游戲和輕應用,就都可以全面推開了。
基于以上情況,在做大微信小程序和小游戲「蛋糕」這件事上,蘋果和騰訊,應該都是樂見其成。那么,核心問題只剩下一個:接入蘋果虛擬支付體系后,蘋果在微信小程序和小游戲上的抽成比例又該是多少呢?
近年來,在可接受的范圍內,蘋果也在逐步調整抽成機制。例如,用戶在 iPhone/iPad 設備上進行的 app 訂閱服務,次年起的續訂,蘋果抽成比例從 30% 降至 15%。再例如,針對中小開發者,蘋果推出了15% 比例抽成方案:如果開發者(企業)上一年度在蘋果平臺的總收入不超過 100 萬美元,蘋果就按此比例進行抽成。
不難看出,目前蘋果這邊的抽成比例「底線」正是 15%。而在維持 app 內購抽成比例 30% 不變的大前提下,蘋果對微信等平臺的小程序/小游戲只抽成 15%,可能也是其目前可以實現的最大讓步。
![]()
(Unsplash)
對騰訊來說,自推出微信小程序和小游戲平臺以來,由于在 iOS 版本上和蘋果持續的爭端,故而其一直采取的 0 抽成策略,從而讓其在「道義」和用戶支持度上一直處于優勢地位。
此番雖然讓蘋果拿走了 15% 的抽成,但騰訊前后的抽成比例還是沒變,依然為 0,「最受傷」的成了微信 iOS 端的小程序/小游戲開發者,之前 100% 的收益,現在只有 85% 了。
在有了蘋果的背書和支持后,微信小程序和小游戲的全面商業化進程,亦掃清了最后的障礙。蘋果也終于在應用生態層面正式承認并接受了基于第三方 app 平臺再搭建的輕應用、小游戲體系。
以后,「吃人嘴軟、拿人手短」的蘋果,在「坐視」小程序、小游戲市場加快發展的同時,也不會再多加阻攔和大加干涉了。
值得一提的是,安卓端的微信小程序和小游戲,騰訊早就開始對其虛擬消費內容進行抽成了,其中普通小游戲抽成 40%,創意小游戲抽成 30%,小程序抽成 20%。故而,亦不排除后續騰訊也加入到 iOS 端微信小程序/小游戲的收入抽成中。
蘋果騰訊世紀和解,小程序迎來第二春
眾所周知,蘋果設備用戶的購買力,尤其虛擬內容消費實力,一直都在行業內「獨一檔」。
此番,蘋果騰訊達成「歷史和解」,于小程序和小游戲行業發展同樣是個里程碑時刻。
一方面,體量最大的 iOS 端微信小游戲和小程序市場,將迎來「全面合規化」之下的「全面商業化」新時代。
對于用戶而言,納入蘋果 App Store 審核機制的微信小游戲和小程序,也將在虛擬內容退款,以及虛擬內容安全性和用戶年齡適配等領域上,擁有更加規范和嚴格的標準。
另一方面,蘋果和騰訊共同建立的小程序和小游戲利益分成機制,也將為其它超級 App 平臺(例如支付寶等)在 iOS 端的小程序和小游戲利益分成樹立一個新的且更加規范的領域標準。
以微信宣布推出小程序為開端,全行業發展走到今天這步,前后也是用了將近十年時間。而在蘋果 iOS 端小游戲和小程序生態開始「全面商業化」后,覆蓋全終端的小游戲和小程序行業也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期。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