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訊(記者 陳曉娟)記者注意到,北京產權交易所顯示,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航集團)正掛牌轉讓所持中銀三星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下稱中銀三星人壽)24%股權,轉讓底價為17.36億元,信息披露結束日期為2025年12月8日。
(北京產權交易所)
就此次股權轉讓具體情況,記者致電中銀三星人壽采訪,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值得一提的是,該部分股權曾于2024年12月首次掛牌,彼時底價為18.15億元,要求一次性支付價款,保證金約5.44億元。彼時有業內人士分析,股權轉讓或與央國企響應國資委聚焦主責主業,嚴控非主業投資的要求相關。不過,該項目于今年11月10日終結,此次是再次掛牌。
天職國際金控咨詢主管合伙人周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近年來國資委不斷強化央企清理參股金融機構股權的要求,要求退出低效無效的參股股權,更是強調對服務主業實業效果較小、風險外溢性較大的金融機構原則上不予參股和增持。這促使保險公司的央國企股東謀求平穩退出。
中航集團為中銀三星人壽的創始股東,持股已逾20年。2005年,中航集團與韓國三星生命保險株式會社(下稱三星生命)聯合設立的中航三星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各持股50%;2015年,中航三星人壽增資,中國銀行旗下中銀保險有限公司(下稱中銀保險)獲得51%控股權,同時將中航三星人壽更名為中銀三星人壽;2017年,中銀保險將所持中銀三星人壽51%股權轉讓給中銀投資,至此中銀投資、三星生命、中航集團分別持有中銀三星人壽51%、25%、24%股權,并維持至今。
為何時隔一年再次掛牌后,股權標的轉讓底價從18.15億元調低至17.36億元?北京排排網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帆向記者表示,股權轉讓價格調整,是典型的市場化資產定價行為,目的是更精準地匹配當前資本市場環境與投資者預期。適度的價格調整有助于提升交易吸引力,擴大潛在買方范圍,從而加速價值發現和交易進程。
關于創始股東退場對中銀三星人壽帶來的影響,周瑾認為,重要股東的變更,一般來說會相應引發保險公司的治理層和管理層的人員變動,并可能調整戰略方向和經營模式以滿足股東訴求。
楊帆指出,在治理結構上,意味著公司原有的股東背景和戰略協同將發生改變,董事會和高管團隊可能面臨調整,公司需要在過渡期內保持經營穩定,并盡快與新股東建立新的治理共識。但長遠來看,關鍵在于引入的新股東能否帶來更強的資本實力和更具發展潛力的戰略資源,以及與公司現有管理團隊的融合程度。
需關注的是,中航集團出清股權動作,或會對中銀三星人壽正在推進的增資計劃產生影響。2022年,中銀三星人壽公告稱,擬增加注冊資本24億元,中銀投資、三星生命和中航集團按各自的持股比例出資。其中,中銀投資出資12.24億元,三星生命出資6億元,中航集團出資5.76億元。增資后,公司注冊資本由24.67億元變更為48.67億元。該增資計劃至今未落地。
增資公告(中銀三星人壽公告)
不過,記者注意到,中銀三星人壽已通過發債方式進行補血,其于今年9月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發行規模30億元,票面利率2.75%。此外,該公司還在去年9月發行18億元資本補充債。
業績層面,今年前三季度,中銀三星人壽累計實現保險業務收入293.16億元,凈利潤6.94億元;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166.92%、225.37%;截至三季度末,公司總資產1517.60億元,凈資產12.63億元。需關注的是,該公司利潤起伏較大,一季度凈利潤為0.68億元,二季度單季度出現6.11億元的虧損,導致上半年凈虧損5.43億元。不過,從前三季度表現來看,公司已經實現扭虧,對于這樣的變化,中銀三星人壽稱解釋,是新會計準則切換所導致。( 陳曉娟 )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