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三亞11月11日電(記者羅江)11月11日,崖州灣國家實驗室聯合華為公司在海南三亞發布面向農業育種領域的智能基座“繁-未來農業智能樞紐”。通過構建多地多中心的統一數據平臺,實現多模態種業數據的標準化歸集,使人工智能提升育種效率,加速我國農業科研領域的人工智能行業化落地進程。
該智能基座通過重塑育種流程,有望將育種周期從過去的8至10年縮短到3至4年。
據介紹,“繁-未來農業智能樞紐”是崖州灣國家實驗室在華為AI數據湖解決方案支撐下開發的人工智能全鏈條技術體系,包含育種智能體、種業數據集、工具集及軟硬件基礎設施。其通過匯聚全國多源頭農業數據,建立覆蓋基因組學、表型組學、環境組學的標準化數據集,并結合數據加工、應用編排、模型工程等工具集,打造出行業專屬的育種智能體。智能體可完成數據關聯篩選、自動化編排分析、建模驗證、智能決策,以高效尋找合適的育種路線。
崖州灣國家實驗室副主任陳凡表示,傳統育種工作很大程度依靠經驗。從傳統育種走向精準設計育種,需要基于海量數據的作物性狀和基因型之間的關聯解析。通過該智能基座可以高效整合基因型、表型、環境、繁育等多維度海量數據,為人工智能技術賦能生物育種提供大數據支撐。
華為公司數據存儲產品線副總裁袁遠表示,科研行業正面臨數據量大、數據復雜以及一系列數據工程與模型工程難題。通過AI數據湖建設,將為科研單位高效供給高質量AI語料、加速模型構建。(完)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