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達財經出品 文|彭程 編|孟帥
頭頂“養豬大王”、河南首富等諸多光環的秦英林,又雙叒叕做慈善了。
10月30日,牧原股份發布一則公告稱,公司已自愿向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會捐贈1億元。
雷達財經梳理發現,這并非秦英林或牧原首次展現出如此慷慨的捐贈風范。自2019年以來,秦英林及牧原在短短七年時間里已累計向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會捐贈12億元。除聚焦教育領域外,秦英林在其他慈善賽道亦有持續投入與突出表現。
回溯牧原股份的發展歷程,在秦英林這位“養豬大王”的卓越引領下,公司正穩步從國內行業的領軍者朝著全球布局的宏大目標大步邁進。
同時,牧原股份一方面持續加大科研投入,以科技創新驅動企業發展;另一方面積極投身慈善捐贈,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企業的社會責任與使命。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新發布的《2025胡潤百富榜》中,秦英林、錢瑛夫婦憑借1870億元的財富蟬聯河南首富之位。與去年1350億元的財富相比,他們的身家大幅增長520億元,一舉創下歷史新高。
就在發布捐贈公告的同一天,牧原股份還對外披露了其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前三季度,公司的營收、歸母凈利潤分別實現15.52%、41.01%的增長。但若聚焦單季度,公司第三季度的營收與歸母凈利潤卻分別下滑11.48%、55.98%。

“養豬大王”再獻億元善舉,慈善版圖持續擴張
10月30日晚間,牧原股份發布公告稱,為踐行“創造價值,服務社會”的核心價值觀,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資助公益教育、科研事業的建設及發展,公司已自愿向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會捐贈人民幣1億元。
根據公告,本次捐贈的1億元資金將分為兩部分使用。其中,6000萬元將用于資助西湖大學人才建設、學科建設、基礎建設、學生培養、學術交流、科研與其他人員薪酬獎勵補助以及與動物營養、智慧農業、生命健康、畜牧生產與智慧獸醫等相關研究領域的發展。
而剩余的4000萬元,則將用于資助西湖大學參與支持共建的南陽市西湖牧原合成生物研究院的建設及發展。
公告還提到,牧原股份董事長秦英林擔任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會法定代表人兼理事長及西湖大學董事會副主席,董事錢瑛擔任西湖大學榮譽董事,公司首席人力資源官王春艷擔任南陽市西湖牧原合成生物研究院副院長,本次捐贈構成關聯交易。
牧原股份強調,此次捐贈資金來源為公司自有資金,對公司當期及未來經營不構成重大影響。
雷達財經梳理發現,這已是牧原股份及其董事長秦英林第5次向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會進行大額捐贈。
時間回撥至2019年2月,秦英林以個人名義向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會無償捐贈其所持牧原股份市值1億元對應的259.94萬股股票,開啟了這場持續的慈善之旅。
2020年,秦英林再次慷慨解囊,向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會無償捐贈其所持牧原股份對應市值8億元的股票。
此后,牧原股份又分別于2023年、2024年向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會捐贈1億元。據此計算,七年時間,秦英林及牧原股份累計向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會的捐贈總額已達到12億元。
而這筆持續的捐贈,還要從2018年講起。當時秦英林夫婦從網上的一篇文章中了解到,河南老鄉施一公正籌建西湖大學,其培養尖端科研人才、助力中國高科技發展的愿景與夫婦二人的想法不謀而合,秦英林隨即與施一公取得聯系,在電話中明確表示愿意捐款支持。
除了捐贈,雙方的合作還迅速拓展到科研層面。2020年7月,西湖大學和牧原集團共同建立西湖大學牧原集團聯合研究院,在合成生物、環保、疫病防控、營養研發等領域開展前瞻性科學研究。
在牧原集團的資助下,“西湖大學牧原強學基金”正式設立,該基金包含學生獎學金和學者獎勵金。自2022年起,基金設立“牧原學者”獎項,用以表彰積極投身農業高質量發展建設的西湖大學科研工作者及其領銜的骨干團隊。
2023年6月,由西湖牧原合成生物研究院和西湖大學牽頭組建的牧原實驗室獲批成立。在雙方前期的合作基礎上,牧原實驗室在糧食安全、生物降解材料、營養健康及可持續農業發展等國家重大關鍵需求方面進行布局。
目前,牧原實驗室首個引進成果轉化項目——牧元安糧年產3萬噸異亮氨酸項目已經成功投產,預計年產值約2.4億元。
秦英林表示,合成生物技術生產的小品種氨基酸,能夠把大豆替代做到極致,可以節省2000萬噸大豆的進口,為國家糧食安全做出重大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秦英林及牧原的慈善足跡遠不止于此,其在其他領域也進行了大量慷慨的慈善捐贈。
2011年9月,秦英林以個人名義向河南省扶貧開發協會認捐善款6000萬元,主要用于教育、養老及新農村建設等。
2015年,秦英林出資1500萬元設立內鄉縣牧原教育基金。2016年,牧原集團又認捐10億元用于內鄉教育扶貧,助力教育質量提升,確保貧困子女無一輟學,最終圓夢大學。
2020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牧原集團迅速行動,旗下上市公司牧原股份與實際控制人秦英林、錢瑛夫婦共同捐贈人民幣2億元,用于全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2021年7月,河南遭遇嚴重洪澇災害,牧原股份第一時間向河南省慈善總會捐贈1億元,用于鄭州等災情嚴重地區的防汛救災、群眾幫扶、衛生防疫及災后重建工作。
2022年7月,在河南農業大學120周年校慶之際,秦英林向母校捐贈10億元人民幣,共建農大牧原畜牧產業聯合研究院。
另外,雷達財經獲悉,自2015年以來,秦英林積極融入脫貧攻堅戰略,在102個貧困縣投資575億元建設扶貧養殖產業,實施5+資產收益扶貧模式,幫扶15省62縣,帶動14萬戶39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前三季度營收凈利雙增,單季業績卻現承壓態勢
就在捐贈公告披露同日,牧原股份交出了最新的財務答卷。財報顯示,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117.9億元,同比增長15.52%;歸母凈利潤147.79億元,同比增長41.01%。
雷達財經注意到,前三季度,牧原股份的銷售毛利率達18.73%,顯著高于同行溫氏股份的12.82%與新希望的7.38%,凸顯出其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優勢。
數據顯示,牧原股份的生豬養殖完全成本從年初的13.1元/公斤降至9月份的11.6元/公斤,降幅達1.5元/公斤,公司計劃在年底將成本進一步降至11元/公斤。
就具體銷售情況來看,今年前三季度,牧原股份銷售商品豬5732.3萬頭,同比增長27%;銷售仔豬1157.1萬頭,同比增長151%。
財務狀況方面,截至第三季度末,牧原股份的資產負債率為55.5%,較年初下降3.18個百分點,負債規模較年初減少97.96億元。
前三季度,牧原股份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高達285.8億元,貨幣資金達190.35億元,較年初增加近21億元。
然而,若將目光聚焦至單季度的業績表現,牧原股份卻面臨著一定的挑戰和壓力。第三季度,公司的業績出現了明顯的波動:公司實現營收353.27億元,同比下降11.48%;歸母凈利潤42.49億元,同比驟降55.98%。
銷售簡報顯示,9月,牧原股份的商品豬銷量、銷售收入、價格均為全年最低,其中,商品豬銷售均價12.88元/公斤,同比下降30.94%;商品豬銷售收入90.66億元,同比下降22.46%。
牧原股份在公告中表示,生豬市場價格變動的風險是整個生豬生產行業的系統風險。
在牧原股份看來,隨著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生豬養殖行業由資本驅動的高速發展階段邁向成本驅動的高質量發展階段,養殖成本成為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而飼料原材料價格的波動,也是影響牧原股份業績的不確定因素。今年7月,牧原股份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彼時公司生豬養殖完全成本中飼料成本的占比在55-60%左右。這意味著,原材料價格的波動將直接影響其養殖成本和盈利能力。

靠22頭仔豬起家,成功問鼎河南首富
在最新發布的《2025胡潤百富榜》中,秦英林、錢瑛夫婦以1870億元的財富蟬聯河南首富,其身家較去年增長52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天眼查顯示,秦英林夫婦目前合計持有牧原股份54.91%的股份,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若以11月5日2700億元的收盤市值計算,秦英林夫婦所持有的牧原股份對應市值超1480億元。
回溯秦英林的創業歷程,頗具傳奇色彩。1965年生于河南內鄉縣的秦英林,放棄河南大學的保送機會,轉投河南農業大學畜牧專業,并于1989年從河南農業大學畢業。
1992年,27歲的秦英林與妻子錢瑛一同辭去公職,回到家鄉內鄉縣馬山口鎮,靠著借來的資金買下22頭豬仔,正式踏上創業之路。
經過30多年的發展,牧原股份如今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生豬養殖企業之一,構建起集飼料加工、生豬育種、生豬養殖、屠宰加工為一體的豬肉產業鏈,最新市值超過2700億元。
年初在接受頂端新聞專訪時,秦英林透露,公司搭建了覆蓋全產業鏈的數字化管理平臺,通過數字化能夠深度管理集團300多家子公司,14萬員工;200多個飼料廠,1100多個養豬場,10個屠宰廠;220萬套智能設備,每天產生10億條數據,支撐高效精準管理。
而在鞏固國內市場優勢的同時,秦英林還正加速推進牧原的國際化戰略。今年4月,牧原股份宣布,公司擬發行H股股票并在港交所上市,發行規模不超過發行后總股本的8%,募集資金將主要用于推進國際化戰略、研發創新及公司運營。
一個月后,牧原股份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
雷達財經注意到,在業務層面,牧原股份已將東南亞市場作為海外布局的重點區域。去年9月,公司與越南BAF農業股份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其將為后者提供豬場設計、生物安全等技術服務。
今年3月,牧原進一步深化在越南的戰略布局,在胡志明市設立全資子公司——越南牧原有限公司。
9月28日,牧原股份與BAF越南農業股份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合作在越南西寧省建設高科技樓房養殖項目及配套飼料廠,總投資約32億元,項目建成達產后預計年存欄母豬6.4萬頭、出欄商品豬160萬頭。
除越南外,牧原的海外合作版圖還進一步延伸至泰國。今年8月,牧原集團與正大集團在泰國曼谷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據悉,雙方將圍繞戰略規劃、業務整合與全球化布局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推動在飼料、生豬養殖、屠宰與食品深加工、人才、資本等領域的深度協同。
在牧原股份看來,海外市場存在發展機遇,公司希望能夠將在國內已經驗證的技術與成本優勢復制到具有高增長潛力的海外市場。
有關牧原股份的后續發展,雷達財經將持續關注。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