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上海明略人工智能(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明略科技”)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距離上市更近一步。作為中國數據智能應用軟件市場的頭部企業,明略科技為寶潔、麥當勞、可口可樂等超過135家《財富》世界500強公司提供服務。
在這家AI獨角獸沖擊資本市場的背后,其業績和估值均經歷了“過山車”。明略科技凈利潤在2024年同比驟降97.5%,其估值也從2020年頂峰時期的近30億美元,在2024年初的一輪融資中“腰斬”至15億美元。
不過,2025年上半年明略科技已實現扭虧為盈,這似乎又可以向資本市場講述一個觸底反彈的新故事。
業績“過山車”背后
明略科技的創始人吳明輝,是一位典型的“北大學霸”創業者。2000年保送至北大數學系,后又進入計算機系人工智能實驗室深造,其創業歷程與中國互聯網及數據智能產業的發展緊密相連。
吳明輝創業歷程最早可追溯到2006年,彼時他創辦了“秒針系統”,一個專注于互聯網用戶行為和營銷數據分析的平臺。在PC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浪潮中,秒針系統憑借為品牌主優化廣告投放的價值,迅速成長為中國最大的廣告數據分析公司之一,并贏得了寶潔等全球知名客戶認可。
2014年,吳明輝預見到數據應用的廣闊前景,從秒針拆分團隊成立了明略軟件,將業務從線上營銷拓展至安防、金融、制造等更廣泛的行業數字化轉型領域。2019年,明略科技集團正式成立,標志著公司從單一的數據分析工具商,向綜合性的人工智能和大數據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
目前,明略科技的業務主要由三大板塊構成:營銷智能、營運智能和行業解決方案。營銷智能是公司的傳統優勢和主要收入來源,其核心產品便是傳承至今的“秒針系統”,為客戶提供媒體支出優化、社交媒體管理和用戶增長等軟件服務。2025年上半年,該板塊貢獻了3.54億元的收入,占總營收的55%。營運智能則主要面向線下業態,通過智能門店營運系統等產品,幫助肯德基、麥當勞、星巴克等客戶實現“人、貨、場”的數字化管理。行業解決方案則為金融、制造、軌道交通等特定行業提供定制化的AI解決方案。
從2022年至2024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收12.69億元、14.62億元和13.81億元,2024年出現小幅下滑。同期,公司凈利潤斷崖式下跌,從2022年的16.38億元,驟降至2023年的3.18億元,并在2024年進一步萎縮至795萬元,降幅高達97.5%。
公司在招股書中解釋,凈利潤的大幅波動,主要歸因于優先股、認股權證及可轉換票據等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變動,這些屬于非現金的會計處理項目。為了更清晰地反映經營狀況,招股書披露了經調整凈虧損數據。該數據顯示,公司經營性虧損正在持續收窄,從2022年的11億元,減少至2023年的1.74億元,并在2024年進一步收窄至4511萬元。
2025年上半年,明略科技實現營收6.44億元,同比增長14%;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50.6%提升至55.9%;更重要的是,公司實現了614萬元的運營利潤,成功扭虧為盈,經調整運營利潤則為2688萬元。
從巨額虧損到盈利拐點的轉變,背后是公司在研發投入和成本控制上的戰略調整。2022年,公司投入研發費用7.51億元,占當年收入的59.2%。2024年,研發費用已降至3.53億元,占收入比重為25.6%。在經歷了前期大規模的技術投入后,公司開始進入成本優化和商業化變現的階段。同時,其經營活動所用的現金凈額也從2022年的5.61億元,大幅減少至2024年的0.28億元,現金流狀況得到改善。
股東陣容豪華,但估值腰斬了
與業績的劇烈波動相伴的,是明略科技市場估值的“過山車”。這家曾被資本熱捧的明星獨角獸,在短短幾年內經歷了從頂峰到谷底再到逐步回升的完整周期。
明略科技自成立以來,獲得了眾多頂級投資機構和產業資本的青睞。其估值頂峰出現在2020年。當年2月,明略科技完成E1輪融資,投前估值23.62億美元。同年11月,在繼續完成E2輪融資后,其投前估值攀升至29億美元。在當時的市場環境下,明略科技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AI明星企業。
隨著全球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和資本市場對科技股估值的重新審視,明略科技的估值也開始回調。進入2024年,公司啟動了F輪系列融資,其估值邏輯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2024年10月,公司完成F-1輪3000萬美元融資時,投前估值僅為5億美元。同月,完成F-2輪5087萬美元融資時,投前估值回升至7.5億美元。到了2024年3月,完成F-3輪2993萬美元融資時,投前估值最終定格在15億美元。
這意味著,即便以IPO前最后一輪融資的估值計算,明略科技市值也較2020年高點縮水近一半。這種“腰斬”式的估值調整,一方面反映了資本市場從狂熱回歸理性,對未盈利科技企業的估值體系進行了重構;另一方面,也顯示出投資者對明略科技商業模式和盈利前景的判斷更為審慎。
盡管估值經歷了大幅調整,但明略科技的股東名單依然堪稱“豪華”,這為其后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資源和背書。
根據招股書,騰訊是明略科技的第一大股東,通過其控制的實體合計持股26.96% 。騰訊不僅是財務投資者,更是重要的戰略合作伙伴。明略科技旗下的私域工具“微伴助手”等產品,便是基于騰訊生態系統構建。
除了騰訊,公司的股東名單中還包括紅杉中國(持股7.46%)、快手(持股2.48%)、淡馬錫(持股4.14%)、華興資本(持股3.97%)以及春華資本、金沙江創投等一眾國內外知名的投資機構 。這些機構的加持,不僅為明略科技提供了充足資金,更在產業資源、客戶拓展等方面帶來協同效應。
創始人吳明輝個人持股比例為12.23%,是最大的個人股東。值得一提的是,吳明輝近期已經收獲了一個IPO——他作為重要股東的酒店機器人公司云跡科技,也已于近期在港交所上市。
面對業績和估值的雙重壓力,明略科技將未來的增長希望寄托在了AI大模型上。2025年9月,公司正式推出了專有大模型產品線DeepMiner,定位為“數據驅動的可信生產力” 。
在吳明輝看來,企業級AI應用的核心是“可信”,即結果必須準確、可追溯。DeepMiner并非單一模型,而是一個由Foundation Agent(智能中樞)統一調度的多智能體協同工作系統,旨在解決企業AI應用中的知識連接和“幻覺”問題。
在AI戰略上,吳明輝強調創始人必須親自下場做模型,并認為垂直領域模型將是未來的趨勢。他指出,明略科技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是將模型推向全球市場,并將企業客戶從中國出海企業拓展至海外本土企業。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