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民營企業家代表中外記者見面會。共有5位民營企業家代表參會,包括杭州宇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王興興、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波、內蒙古鄂爾多斯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王臻,以及北京星河動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劉百奇和九州通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長云。他們分別來自機器人、傳統制造業、商業航天和醫藥流通等行業,都是行業內備受關注的企業家。
“我們公司主要是做高性能四足機器人和人形機器人,在過去也取得了一些成績,很多技術指標目前處于全球領先水平。”作為唯一的90后企業家代表,王興興表示,宇樹科技致力于將機器人推廣到工業、服務業及消費領域等各種應用場景中,努力推動整個社會的技術進步和產品進步。

針對人形機器人商業化進展,王興興透露:“我們公司去年發布了G1這款人形機器人,發布以后在全球范圍內受到廣泛關注。今年出貨量相對于去年有明顯增長。”他表示,機器人行業上半年增長迅速。
“目前這個行業處在相對早期階段,大家可以多給一些耐心。我個人認為未來3到5年,人形機器人應用會越來越快,服務業、家用、工業場景、危險場景、救援救災場景都會有推進。”王興興認為,行業大規模應用和推廣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總的來說還是快的。
在回應中美技術差異時,王興興強調了全球協作的必要性:“人形機器人技術發展方向和產品發展方向,全世界的共同目標是類似的。由于每個國家各自的文化和產業背景有差異,比如,中國有很深厚的生產制造和硬件功底,美國有很豐富的AI軟件生態,各有優勢,值得大家共同推動與合作。”

| 中外記者見面會現場 潮新聞記者 劉晨茵 攝
面對逆全球化趨勢的影響,王興興表示,宇樹科技已通過軟件開源以及客戶聯合開發共同推動行業發展,“目前機器人和AI都面臨很大挑戰,需要全球共同努力推動這件事,大家共同把技術和產品做好,為全世界提供更好的服務,這件事情最值得做。”
“我對民營經濟發展充滿了信心,因為有很好的政策、很好的土壤,這讓大家有更多的信心投入研發、投入生產,做出更多面向未來的新產品、新技術。”王興興表示。
來源 | 潮新聞、21世紀經濟報道
編輯 | 楊柳樹 校讀 | 胡麗華
責編 | 江英華 王姝監制 | 尤成勇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