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訊(記者 陳曉娟)近日,瑞泰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下稱瑞泰人壽)高管團隊迎來變動。記者注意到,公司任職一年半的副總經理、總精算師、財務負責人邱欣欣已不在官網高管名單,名單更新時間為11月6日,而在近期披露的2025年第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邱欣欣仍在高管之列。
另需關注的是,瑞泰人壽總經理職位已空缺近兩年,又一核心高管去職后,總精算師、財務負責人等關鍵職能崗再添空缺。業績層面,公司近年雖保費規模有所增長,但盈利表現承壓,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凈虧損0.79億元。
總精算師、財務負責人空缺
公開信息顯示,邱欣欣生于1975年1月,畢業于南開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獲精算專業碩士學位,北美精算協會會員。其有多年保險行業精算管理工作經驗,曾先后擔任中意人壽精算部企業精算中心主管,恒安標準人壽精算部總經理、總經理助理兼總精算師,后加入和泰人壽任職近八年,歷任總精算師、副總經理、財務負責人。
2024年,邱欣欣加入瑞泰人壽,先后擔任副總經理、總精算師,臨時財務負責人、首席風險官兼風險管理部總經理等多職。
(瑞泰人壽2025年第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
核心高管去職后,瑞泰人壽公司副總經理職位縮減至兩名,分別為副總經理、首席投資官陶耀輝和副總經理施洪琦。公司現任高管團隊還包括總經理助理、浙江分公司總經理嚴國超,董事會秘書房黎,審計責任人張大治,以及首席合規官、首席風險官欒靜波。
另需關注的是,瑞泰人壽總經理職位已空缺近兩年。2023年底,時任總經理的Omer Abdullah(馬富貴)因聘用合同到期離任后,彼時曾由陶耀輝擔任臨時負責人。后業內也傳出新任總經理人選的消息,但未能落定。
近年業績頻現虧損
官網信息顯示,瑞泰人壽成立于2004年1月,是第一家總部設在北京的合資壽險公司,注冊資本18.71億元。股權結構方面,中方股東為國家能源集團資本控股有限公司,外方股東為耆衛人壽保險(南非)有限公司,雙方持股占比均為50%。
從業績表現來看,瑞泰人壽近年經營承壓,雖保費總體呈上漲趨勢,但凈利表現卻不穩定。記者梳理,2020年-2024年,瑞泰人壽保險業務收入分別為8.11億元、12.26億元、18.00億元、15.97億元、16.0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21億元、0.04億元、0.05億元、-1.42億元、-1.88億元。
步入2025年,其仍未扭虧,今年前三季度保險業務收入為12.82億元,凈利潤為-0.79億元;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146.87%、197.08%,較上季度末分別下降25.48個百分點、26.39個百分點。此外,在市場整體交投環境較好情況下,投資收益率為2.5%,綜合投資收益率為-0.11%。
風險評級方面,公司2025年一季度及2025年二季度風險綜合評級(分類監管)結果分別為BBB級和BB級。根據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北京監管局發布的《2025年二季度風險綜合評級結果》通報顯示,公司保險業務風險、戰略風險較大,流動性風險惡化,相關指標扣分較多,導致風險綜合評級結果下調。
償付能力報告信息顯示,該公司第三季度的經營活動凈現金流回溯不利偏差率為43.82%,二季度則為-50.31%,而監管要求保險公司最近兩個季度的經營活動凈現金流回溯不利偏差率不得連續低于-30%,后續需持續關注。
此外,公司合規層面亦暴露出問題。今年8月,北京金融監管局對瑞泰人壽開出罰單。瑞泰人壽及相關責任人因與第三方合作機構費用收支未如實記錄、虛列業務推動費,被罰款合計65萬元,而主要責任人劉涌則被給予警告并處罰款8萬元。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北京監管局)
今年9月,瑞泰人壽公告對此作出回應,確認團險事業部存在上述兩項違規行為,公司對此給予高度重視,迅速落實整改,將以此次事件為契機,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加強自身管理,營造依法合規經營的長效機制,確保公司健康可持續發展。( 陳曉娟 )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