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紛紛擾擾的“蘋果稅”之爭終于有了定論。近日,蘋果公司與騰訊達成一項突破性協議,蘋果將負責處理微信小游戲及小程序中的支付,并從用戶購買金額中抽取15%的分成,而之前一般是收取30%的“蘋果稅”。
從30%到15%,“蘋果稅”打了對折,這也成為中國本土互聯網生態發展的觀察窗口。
“蘋果稅”指的是App Store面向應用開發者收取的傭金。在游戲充值、內容訂閱、直播打賞等場景中,蘋果一般要從中抽取30%的費用。“蘋果稅”是被開發者又愛又恨的“通行費”。基于封閉的生態系統,蘋果之前一直是“我的地盤我做主”,堅持30%的抽成要求。結果,在騰訊生態之下的蘋果用戶的充值、打賞等,就面臨“蘋果稅”的壓力,很多用戶的直觀感受可能是:“充值打賞禮物,蘋果手機充1元給7個鉆石,安卓手機就給10個鉆石”。
這背后還涉及兩家互聯網巨頭的生態主導之爭,蘋果試圖以“統一規則”維持App Store的權威,壓制騰訊在中國互聯網平臺上早已構建起的微信生態。之前兩家的談判一度并不順利,去年9月市場上就出現過“iPhone16不支持微信”的傳言。但是,這一次雙方還是握手言和,找到了共贏點。
蘋果向中國互聯網生態做出讓步,有著復雜原因。
首先,在全球層面上,蘋果稅因其涉嫌壟斷地位而飽受詬病,受到了司法制裁。
在美國,北加州法院已裁定禁止蘋果阻礙第三方支付,開發者可直接引導用戶外鏈支付,抽傭降至0%。去年3月,蘋果面向歐盟27個成員國的應用開發者開放了一系列權益,包括開放第三方應用下載渠道;開放第三方支付。
其次,中國市場份額大、增長快,蘋果有意愿通過妥協來維護中國市場。
目前,中國是蘋果App Store的第二大市場(2024年數字商品銷售額230億美元,僅次于美國的530億);另一方面,中國小程序游戲的爆發式增長(2024年收入398.4億元,同比激增99.2%)。如果中國一直堅持30%的標準蘋果稅不改變,那么,更多用戶可能通過“對話框跳轉客服鏈接”等方式規避抽傭,蘋果將錯失中國市場快速增長的機會,這對于蘋果是得不償失的。
在美國、歐盟要求蘋果“減稅”,在中國市場高速發展,特別是騰訊等中國平臺的市場規模越來越大,生態越來越強韌的大背景下,蘋果本身很難堅持按老黃歷收取抽成。如果蘋果態度強硬,可能觸發與騰訊、字節等平臺的正面沖突;而完全放任“外鏈避稅”,又會動搖其業務的根基。
所以,蘋果需要中國的增長,中國的平臺也有了越來越大的話語權,不可能總是依附在蘋果的規則之下,那么,基于力量對比的調整,蘋果必然要在中國市場上做出再選擇。
“蘋果稅”在騰訊生態中打對折,本質是全球科技巨頭對中國本土互聯網生態的適應和協作。此次“降稅”也有著豐富的象征意義:中美企業之間有競爭、有分歧,但更多的是共贏的機會。“中國賬本”——市場規模、增長速度、發展前景、生態獨立性等等,讓互聯網巨頭做出了理性的選擇、前瞻性的決定。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