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數字人直播到無人駕駛,從無代碼開發到智能搜索,百度正通過一系列AI應用的重磅升級,讓智能生產力變得觸手可及。
“當AI能力被內化為一種原生能力時,智能就不再是成本,而是生產力。”
![]()
在2025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在開場演講中指出了一個關鍵轉變:“我們正在跨越一個全新的臨界點:從'智能涌現'走向'效果涌現'。”
過去一年,AI產業結構正經歷從“正金字塔”向“倒金字塔”的健康轉變。過去AI產業最底層的芯片拿走了絕大部分價值,現在AI應用的價值開始涌現。
而在這個AI應用時代,對于用戶來說,AI成為超級生產力工具,正推動個體能力邊界持續拓展,而“內化AI能力”將成為新時代每個人的生存必修課。
AI進入“價值創造”階段
本屆大會主題“效果涌現”,精準地概括了當前AI應用發展的核心特征。它標志著AI技術正從實驗室的“炫技”階段,全面進入規模化解決實際問題的“價值創造”階段。
李彥宏對此強調:“再先進的技術,如果不能夠落地為具體的應用,解決具體的問題,創造具體的價值,都只是空中樓閣。” 這種“效果”并非偶然,而是百度全棧AI技術積累與深刻場景洞察相結合后的必然產物。
我們觀察到,百度AI應用的進化呈現出兩個鮮明特點:一是極致貼近用戶真實需求,二是深度融入生產生活核心場景。
以搜索為例,其AI重構并非簡單的功能疊加,而是從底層邏輯上將其從一個信息檢索工具,重塑為一個集信息獲取、內容生成、服務交付于一體的“萬能搭子”。
我們用搜索不僅是獲取信息,也開始創造內容和價值。比如我們可以輔助寫作、創作創意圖片、視頻,這實實在在成為很多人的生活工作必需品。
AI應用打破了很多專業壁壘,我們現在可以用AI做很多專業的事。比如小白化身程序員。
百度世界大會期間現場搞了一次演示,“做一個閑置服裝交易平臺,要能AI試裝、下單付款”,幾分鐘就能生成完整應用,還能直接發布到微信小程序,讓人驚嘆。
又比如文心App近期上線“魔法漫畫”功能,用戶直接上傳一張照片、一句話,即可快速生成高質量AI連載漫畫。這也是行業首次實現AI定制化生成多圖、多頁、復雜劇情、實時快速的連載漫畫。
![]()
有粉絲用魔法漫畫復刻了成毅在《天地劍心》中萬箭穿心的名場面,收獲很多網友的好評。
![]()
而百度已經逐漸將所有業務進行AI重構,本次百度世界大會公布諸多AI成果,這些AI應用正組成了超級個體的強大工具箱。
超級個體時代的“AI全家桶”
當單個AI應用在各個垂直領域展現驚人效果時,一個更為宏大的圖景正在展開——“超級個體”時代的到來。
在這個時代,個體的能力邊界將被AI極大地拓展,每個人都有可能借助平臺的力量,成為一個高效、多能的“一人企業”或“創造力中心”。
而本屆百度世界大會揭示的核心戰略在于,百度不再滿足于推出單點突破的AI工具,而是致力于打造一個協同增效的“AI能力生態”或“超級生產力全家桶”。
![]()
這種平臺化賦能的思路,標志著競爭維度從單一產品的“功能優劣”,升級到了整體生態的“體驗完整性與效率倍增效應”。
這套“全家桶”的精妙之處,在于它并非產品的簡單堆砌,而是圍繞超級個體的核心需求進行了深度整合與場景化設計。它本質上提供的是一套完整的“數字杠桿”,讓個人能夠以極低的門檻,撬動過去需要整個團隊才能完成的工作量。
AI搜索讓“找答案”變簡單了。百度搜索現在不只是給一堆文字鏈接,實現了首條結果富媒體化覆蓋率高達70%的質變體驗。
無代碼開發平臺秒噠已生成超40萬應用,它極大地降低了創造的門檻,這不僅是技術的進步,更是一種“技術平權”運動的實踐,讓創新不再被編程技能所束縛。
而GenFlow 3.0作為擁有超2000萬活躍用戶的全球最大通用智能體,則像一位永不疲倦、且具備全局視野的超級助理,它重新定義了人機協作的邊界,將人從信息過載和流程性工作中徹底解放出來,使我們能專注于真正的洞察與決策。這種深度協同,預示著未來工作的核心將從“執行任務”轉向“定義問題和管理智能體”。
更值得關注的是交互層面的根本性變革。慧播星數字人技術的全面開放與“實時互動型數字人”的發布,其意義遠超直播帶貨本身。它標志著數字人正從一種“新奇技術”演變為AI時代的“基礎交互界面”。
當數字人能實現毫秒級響應、情感化的自然互動,它就能成為每個人在數字世界中的化身或橋梁,廣泛應用于教育、咨詢、服務等領域。這不僅是效率提升,更是體驗的升維,使得獲取服務和信息的過程變得更加人性化和直覺化。這可能是繼圖形用戶界面(GUI)之后,最重要的人機交互范式變革之一。
而在更大的時空尺度上,蘿卜快跑所代表的無人駕駛技術,其顛覆性在于它重新定義了“空間”的價值。它不僅僅是一種出行方式,更在催化一個“移動生活空間”的誕生。
當通勤時間被解放為可自由支配的生產或休閑時間,當停車位等城市空間被重新規劃,其對個體生活方式、工作效率乃至城市形態的潛在影響是深遠的。這背后是百度全棧AI能力從虛擬世界向物理世界延伸的野望。
![]()
李彥宏在13號下午極客公園專訪中說:“從2023 年開始,我就一直在講的四個字叫做「應用驅動」。今天大家在卷芯片、卷模型等等,我一直是說要卷應用,應用才是真正創造價值的地方。很多年前我說 AI 很重要,但是今天 AI 已經成了一個共識,但是 AI 又分不同的層次,我認為機會最大的是在應用層,不在模型層、不在芯片層。”
由此可見,百度打造的這套“AI全家桶”,其核心價值不在于單個工具的鋒利,而在于它們之間的協同效應和場景覆蓋的完整性。它為用戶提供的不是零散的工具,而是一套能夠系統化提升其認知、創造和行動能力的“外掛大腦”和“能力擴展艙”。
內化AI能力是必修課
市場的反饋和用戶的認可是檢驗AI應用價值的最好方法。
百度AI應用的快速增長——從蘿卜快跑落地全球22城、每周全無人訂單超過25萬單、累計服務次數超1700萬次全球第一,到慧播星數字人創造可觀營收并加速出海,再到百度AI搜索月活用戶達3.82億——無不印證著“效果涌現”帶來的強大吸引力。
![]()
與互聯網時代的流量邏輯不同,AI時代應用的增長內核是“有用”,是能否真正為用戶干活、創造可見的價值。
面對這場由技術驅動的生產力革命,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內化AI能力”已不再是一道選擇題,而是一道生存題。
對于個人而言,這意味著要將AI深度融入自己的工作流和學習流,從使用AI工具,到與AI協同共創,最終將AI能力內化為自身能力的有機組成部分。
例如,程序員借助文心快碼提升效率;內容創作者利用數字人擴展影響力;知識工作者依賴GenFlow提升決策質量。
在專訪中,李彥宏提到:「內化AI 能力」,就是說,現在不管 AI 具備什么樣的新能力,你怎么把它變成你的「原生能力」,怎么把它變成你組織里一個不可或缺的、像神經系統一樣的,它是貫穿你整個身體的,它不是你的某一個器官,它完全是滲透性的。怎么真正做到這一點,我覺得對每一個企業來說都是很重要的。
對于企業,尤其是領導者,則需要將AI上升至核心戰略層面,系統性地審視業務流程,找到效率瓶頸,讓AI滲透到研發、生產、運營、銷售的每一個環節,將AI能力內化為組織的“原生能力”。
百度發布的全球首個可商用自我演化智能體“百度伐謀”,正是在企業級復雜決策(如交通調度、金融風控、港口物流)中尋找“全局最優解”的利器,它展示了AI在超越人類認知局限、處理超復雜系統問題方面的巨大潛力。
我們都將是超級個體
百度世界2025大會,如同一扇窗口,讓我們窺見了AI“效果涌現”如何真切地改變著個體能力與企業效能。這不僅僅是技術的勝利,更是一種新范式的開啟。
它預示著,在強大的平臺生態賦能下,每個個體都有機會通過內化AI能力,突破自身局限,成為更具創造力和影響力的“超級個體”。
正如李彥宏所言:“讓我們一起,從‘AI效果涌現’的今天,奔向‘超級智能’的明天。” 當百度的全棧技術布局——從昆侖芯、飛槳框架、文心大模型5.0,到上層豐富的AI應用——形成一股協同創新的合力,我們正迎來一個智能紅利普惠大眾的時代。
對于每一位身處其中的我們而言,主動擁抱、積極內化AI能力,便是抓住這個時代機遇最有力的方式。未來,屬于那些善用AI、將智能轉化為原生生產力的超級個體。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