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萬富翁杰夫·貝佐斯創辦的火箭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成功回收新格倫火箭助推器。
美國東部時間11月13日15時55分,98米高的新格倫火箭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太空軍基地升空,送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兩個火星軌道飛行器前往通向紅色星球的漫長旅程。

新格倫火箭助推器成功著陸。
發射三分鐘后,助推器將火箭推送過大氣層最稠密區域,隨后與箭體分離并返回地球。助推器再入大氣層時發動機點火30秒減速,尾翼引導其飛向佛羅里達州海岸外約600公里處的著陸點。第二次發動機點火后,助推器在浮動平臺上空懸停,隨后平穩著陸。公司員工歡呼雀躍,高呼“下一站,月球”,貝佐斯在發射控制中心激動地看著這一幕。SpaceX創始人馬斯克則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祝賀貝佐斯和藍色起源。
十年前,馬斯克旗下SpaceX獵鷹9號火箭首次實現火箭回收,如今獵鷹9號的發射和回收已是常規操作。據《紐約時報》報道,藍色起源是繼SpaceX之后第二家實現軌道級火箭發射并回收的商業航天企業。與高約41米、直徑約3.7米的獵鷹9號助推器相比,新格倫助推器高約58米、直徑約7米,體積和重量均比獵鷹9號助推器更大。
藍色起源和SpaceX均成立于21世紀初,當時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的財富遠超馬斯克。但曾經幾乎耗盡資金、險些破產的SpaceX卻率先崛起,贏得了NASA的合同,負責向國際空間站運送貨物和宇航員,獵鷹9號助推器則已成功著陸超500次,其中一枚飛行了31次。
同長期以來主導太空行業的SpaceX相比,貝佐斯創辦的藍色起源被認為發展遲緩。直到今年1月,新格倫火箭首次發射并成功進入軌道,完成太空載荷機動技術測試。但助推器再入大氣層時發動機未能重新點火,最終在大西洋墜毀。
不過,憑借連續兩次成功發射,新格倫火箭有望在太空發射業務中占據可觀份額。新格倫火箭助推器未來可重復飛行,降低成本。 “目前來看,新格倫火箭是最有希望挑戰SpaceX在中重型運載火箭發射市場近乎壟斷地位的火箭。”中佛羅里達大學太空商業化與戰略教務長格雷格·奧特里(Greg Autry)表示。
本次發射中,新格倫火箭成功將NASA一項火星任務ESCAPADE送入太空。該任務將測量環繞火星的帶電粒子受到的磁場沖擊。該任務由兩顆相同的小型航天器組成,它們將首先環繞拉格朗日L2點運行,11月晚些時候將啟動發動機,借助地球引力彈弓效應進入前往火星的軌道,2027年到達目的地。這對航天器在抵達火星軌道后,將繪制火星高層大氣和分散磁場的地圖,研究這些區域與太陽風的相互作用。這些觀測將揭示火星大氣逃逸機制,幫助解釋火星如何從濕潤溫暖變為干燥多塵。科學家還將了解如何最有效保護宇航員免受火星惡劣輻射環境的傷害。
SpaceX贏得了NASA“阿耳忒彌斯”(Artemis)計劃首次和第二次載人登月任務合同,藍色起源則獲得了第三次宇航員登月任務合同。藍色起源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內,用新格倫火箭發射 “藍月”(Blue Moon)月球著陸器原型機執行演示任務。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