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順風車成為越來越多上班族,尤其是中長距離上班族的重要通勤選擇。那么,順風車通勤效率過去幾年有無提升?一線和新一線的順風車通勤效率有何差異?哪些城市順風車用戶上班趕早出發占比更高?主要城市群順風車跨城通勤現狀如何?順風車跨城通勤熱門線路前十都有哪些?
今日,嘀嗒出行發布《2025嘀嗒順風車通勤觀察報告》,基于嘀嗒順風車大數據和近萬名嘀嗒順風車用戶調研,從順風車通勤整體現狀、順風車市內通勤城市特征、順風車跨城通勤線路特征、順風車通勤消費觀四個維度,展現了順風車通勤最新畫面,以及順風車市內及跨城通勤的效率、成本新趨勢。
![]()
![]()
《報告》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全國早晚高峰道路整體通行效率的新變化,各地一小時通勤圈打造的新進展,以及出行理性消費的新面貌。
《報告》有七大新發現:
順風車通勤效率連續三年提升,通勤成本連續三年下降。2025年,順風車市內及跨城通勤時速分別40.2公里/小時和56公里/小時,相比2023年分別提升了9.2%和14.5%,市內及跨城通勤平均費用分別為37.2元和100.3元,分別下降了10.4%和5.8%。順風車市內及跨城通勤,訂單規模約為3:1。同時,順風車市內通勤的20公里以上訂單占近七成;順風車跨城通勤90公里以上訂單占近六成。多數通勤線路為小區及辦公地點之間往返,一站直達。一線城市與新一線城市順風車市內通勤效率整體接近:平均距離分別為32.2公里和36.5公里,平均時長分別為52.8分鐘和52.1分鐘,平均時速分別為38.7公里/小時和42.7公里/小時。《報告》基于一線及新一線城市,早6:00-7:00出發的順風車通勤訂單在順風車通勤早高峰總訂單中的占比,統計出一線及新一線順風車通勤早鳥城市Top10,前五依次是東莞、天津、青島、重慶、北京,這一定程度上反映順風車通勤的地域及人文特征。《報告》基于順風車跨城通勤完單量統計,得出順風車跨城通勤規模前五城市群依次是: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山東半島和成渝。這一定程度反映出各地區域一體化帶動跨城通勤的現狀。在順風車跨城通勤熱門往返線路Top10中,前五依次為東莞-深圳、蘇州-上海、廊坊-北京,惠州-深圳和廣州-深圳。在Top10中,珠三角共有6條,長三角2條,京津冀和山東半島各1條。超六成受訪乘客,順風車通勤單程耗時節省20分鐘以上。此外,近八成受訪用戶表示,會通過更多順風出行來節約打車或養車成本,其中車主意愿度略高于乘客。
l順風車通勤效率連續三年提升,成本連續三年下降
-市內通勤平均時速提升9.2%至40.2公里/小時
-跨城通勤平均時速提升14.5%至56公里/小時
-市內及跨城通勤費用分別下降10.4%和5.8%,至37.2元和100.3元
![]()
《報告》通過順風車平均通勤距離、平均通勤時長、平均通勤時速這三個指標來綜合反映順風車通勤效率。根據嘀嗒順風車大數據,2023年至2025年,順風車整體通勤效率連續三年提升,成本連續三年下降。
2023至2025年,盡管順風車市內通勤平均距離逐年增加,從28.9公里增至31.7公里,但平均訂單時長逐年縮短,從49分鐘到48分鐘。平均時速則從36.8公里/小時提升至40.2公里/小時,2025年相比2023年增長了9.2%。
![]()
順風車跨城通勤平均距離從107.7公里增至124公里,平均時長從130.6分鐘微增至133.6分鐘,但平均時速從48.9公里/小時大幅提升至56公里/小時,增幅達14.5%。
距離增加但時速提升,一定程度反映出各地上班族的職住分布,城市早晚高峰道路通行效率的新變化,也一定程度印證各地城市交通路網設施建設,以及城市交通綜合治理成效。
此外,2025年,市內通勤平均費用從41.5元降至37.2元,跨城通勤平均費用從106.5元降至100.3元,相比2023年分別下降了10.4%和5.8%,這表明順風車通勤性價比進一步提升。
l順風車市內及跨城通勤訂單占比約3:1
-市內通勤,20公里以上訂單占近七成,20公里以內超三成
-順風車跨城通勤,90公里以上訂單占近六成,90公里以內超四成
![]()
2025年,順風車市內通勤和跨城通勤訂單占比分別為75.5%和24.5%。市內通勤距離主要集中在10-20公里、20-30公里和30-40公里,訂單占比依次為26.3%、26.3%和16.4%。而40-50公里、50-60公里和60公里以上依次占比10.1%、6.0%和9.3%。整體看,順風車市內通勤20公里以上訂單合計占比近七成,20公里以內超三成。
![]()
順風車跨城通勤距離主要集中在30-60公里、60-90公里、90-120公里和180公里以上這四個區間,訂單占比依次為18.6%、21.1%、16.0%和21.1%。整體看,90公里以上訂單合計占近六成,90公里以內超四成。
![]()
可看出,在滿足廣大上班族中短途通勤需求時,順風車還可以滿足很多市內中長途,以及跨城通勤需求。
l順風車通勤效率:一線城市通勤距離更短,新一線城市通勤時速更高
-上海、杭州和西安為市內通勤平均距離最短前三
-天津、南京和上海為市內通勤平均時長最短前三
-鄭州、寧波和重慶為市內通勤平均時速最快前三
根據嘀嗒順風大數據,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的順風車市內通勤效率整體接近:平均距離分別為32.2公里和36.5公里,一線城市略短;平均時長分別為52.8分鐘和52.1分鐘,差異不大;平均時速分別為38.7公里/小時和42.7公里/小時,新一線城市更快;平均費用分別為44.6元和36.3元,新一線城市更低。
![]()
各一線及新一線城市順風車市內通勤平均距離
最短前五依次是上海25.5公里、杭州28.3公里、西安28.5公里、青島30.2公里和天津30.6公里。
除上海外,其他三個一線城市平均距離依次為深圳31.2公里、北京32.9公里、廣州39.2公里。
![]()
各一線及新一線城市順風車市內通勤平均時長
最短前五依次是天津44.4分鐘、南京44.9分鐘、上海45分鐘、杭州45.6分鐘和青島46.6分鐘。除上海外,其他三個一線城市依次為深圳51.6分鐘、北京54.6分鐘、廣州57分鐘。
![]()
各一線及新一線城市順風車市內通勤平均時速
最快前五,依次是鄭州48.6公里/小時、寧波48.5公里/小時、重慶47.5公里/小時、佛山45.6公里/小時和蘇州45.5公里/小時。
一線城市依次為廣州43.1公里/小時、深圳38.4公里/小時、北京37.7公里/小時、上海35.4公里/小時。
![]()
l一線新一線順風車通勤早鳥城市Top10
-東莞、天津、青島、重慶和北京居前五
-東莞早6:00-7:00出發順風車訂單,在其早高峰占比超兩成
-一線城市中,北京順風車用戶趕早占比略高于深圳和上海
整體來看,一線及新一線各城市順風車早高峰峰值多數集中出現在早7:00-8:00之間,部分城市如上海、深圳、杭州、東莞等,在8:00-9:00還會出現第二個峰值。不過,也有不少用戶會選擇提早出發,錯峰出行。
![]()
從一線及新一線城市,各城市早 6:00-7:00 出發的順風車通勤訂單,在其早高峰出發通勤總訂單中占比來看,排名前五依次是東莞21.6%、天津16.7%、青島16.3%、重慶16.2% 和北京15.7%。這一定程度表明,上述城市習慣趕早出發、錯峰出行的順風車用戶占比相對更高。
第六到第十依次為蘇州14.8%、深圳13.3%、成都13.0%、上海9.5%和杭州8.3%,可看出,在一線城市中,北京趕早出發用戶占比略高于深圳和上海。
l超六成受訪乘客 順風車市內通勤可節省20分鐘以上
據調研,超26%的受訪乘客表示,搭順風車上下班,單程耗時比公共交通節省20-30 分鐘,18.2%表示節省30-40分鐘,7.9%表示節省40-50分鐘,12.5%表示節省50分鐘以上。
![]()
可看出,合計有超六成受訪乘客,順風車市內通勤單程耗時比公共交通節省20分鐘以上。
從一線城市的順風車市內及跨城通勤各距離區間的線路看,多數都為小區與辦公場所之間的直達往返,且很多市內長距離通勤,都是中心城區與郊區之間,或郊區與郊區之間往返。順風車一站直達,有助于提升中長距離通勤效率和品質。
l順風車跨城通勤規模前五城市群 :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山東半島和成渝
跨城通勤規模增長,是區域發展進入到更高質量一體化階段的重要標志。目前,國內一些主要城市群跨城通勤已有相當規模,這背后反映了區域一體化、交通設施完善和產業協作加深、職住分離與生活成本平衡等趨勢。而順風車跨城通勤規模,則一定程度反映了:某個區域上班族自駕跨城通勤規模,以及車主順路分享空座的理念普及程度。
![]()
《報告》基于順風車跨城通勤完單量統計,得出順風車跨城通勤規模前五城市群依次是: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山東半島和成渝。
珠三角:盡管總人口和面積均小于長三角城市群,但順風車跨城通勤整體規模更大,深莞、深惠、廣深、廣莞、廣佛等路線的通勤熱度高。
長三角:順風車跨城通勤覆蓋面積更廣,上海、蘇州、杭州、無錫、南通等城市之間通勤往來較密切;且江蘇,浙江兩省之間跨省通勤已形成較大規模。
京津冀:順風車跨城通勤分布較集中,超六成集中在北京-廊坊往返、北京-天津往返,以及天津-廊坊往返這三條線路。
山東半島:青島和濟南兩大城市各自輻射周邊城市形成都市圈,帶動跨城通勤,比如從濰坊、煙臺往返青島,泰安、德州往返濟南。
成渝:成都和重慶兩大城市各自輻射周邊多個城市,帶動跨城通勤熱度,比如從德陽前往成都、眉山前往成都;此外,很多上班族從廣安、成都往返重慶。
l順風車跨城通勤熱門往返線路Top10
-前三依次為東莞-深圳、蘇州-上海、廊坊-北京
-其中,珠三角6條,長三角2條 京津冀和山東半島各1條
報告依據兩個城市間順風車跨城通勤往返訂單規模,統計除了順風車跨城通勤熱門往返線路Top10。前五依次為東莞-深圳、蘇州-上海、廊坊-北京,惠州-深圳和廣州-深圳。在TOP10 往返線路中,珠三角有6條,長三角有2條,京津冀和山東半島各1條。
![]()
第六至第十依次為東莞-廣州、惠州-東莞、無錫-蘇州、濰坊-青島和佛山-廣州。濰坊-青島列第九,這一定程度印證了山東半島城市群融合發展的新現狀。
作為順路共享、互惠互利的出行方式,順風車的一站直達特點,在提升上班族通勤品質和效率方面,正展現出日益重要的價值。尤其在跨城通勤方面,為“一小時通勤圈”提供了創新助力,成為公共交通的重要補充。
主要城市群的順風車跨城通勤規模排名,跨城通勤熱門線路,則一定程度印證了各地城市群發展帶動了人才資源流動,促進了更多順風車跨城跨省通勤。
未來,隨著城市交通路網設施不斷完善,順風車平臺體驗效率持續進化,各地區域一體化持續深入,越來越多上班族將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輕松、實惠的品質通勤,順風車也將在提升大眾通勤幸福指數方面,發揮出更多創新價值。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