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雙11”,既是消費流量的競技場,更是服務能力的試煉場。 2025年“雙11”期間,根據京東平臺數據,西南大省四川的消費表現購買力位居全國第五,其中省會成都購買力在省內遙遙領先,阿壩州則以迅猛增速成為新興消費力量。“楊大爺”臘腸等四川特色好物加速走向全國,全國優質商品也源源不斷入蜀,這份火熱消費場景的背后,離不開成都作為西南物流樞紐核心的高效支撐。
![]()
▲京東“智狼”機器人
京東智狼倉:
機器人軍團撐起“分鐘級”分揀效率
走進位于成都京東物流亞洲一號新都智能產業園的全國最大智狼倉,科技感撲面而來。12米高的貨架間,400多臺“智狼”機器人背著料箱24小時不間斷穿梭,從取貨、轉運到送達工作臺,全程實現“分鐘級”完成,倉內不見人工奔波的繁忙,卻處處透著高效有序。
“之前大促期間,倉內員工最忙時一天要走5萬-6萬步,現在基本不用走動就能完成工作。”智狼硬件負責人的話道出了科技帶來的顛覆性改變。通過智能算法調度,這些機器人的揀選效率達到傳統人工的3-4倍,超高密度存儲設計更讓智狼倉坪效較傳統平面倉提升4倍以上,直接為入駐商家降低了倉租成本。與傳統倉庫按品類分區的模式不同,智狼倉支持健康、3C、服飾等多品類同箱存儲,大幅減少了人工合流的時間與成本。
![]()
▲京東物流亞洲一號智狼倉
此外,京東物流智慧員工大模型全面覆蓋成都快遞站點,助力站點在攬派、收貨、驗貨及工單等8個場景實現自動化,助力終端提效10%。小哥智能助手成為一線配送員的 “得力幫手”,數萬名快遞小哥通過其規劃最優路線,進行AI外呼,減少溝通成本,配送量與配送效率同步提升。
順豐西南:
“小黃人”與“旋風播”高效協作互補
在順豐速運西南分撥中心長興中轉場,300多臺分揀“小黃人”機器人成為分揀線上的絕對主力。這些小巧靈活的機器人24小時不停運轉,每小時可處理2000多件快遞,單臺單日工作量相當于12名分揀員的總和,在流水線上精準完成掃碼、分揀、投箱等一系列操作。
![]()
▲順豐“旋風播”自動化分揀設備
“雙11”前后,順豐成都長興轉運中心日均快遞出港量從平時的150萬件增長至200萬件左右。為應對這一增量,轉運中心首次投入兩臺“旋風播”自動化分揀設備,每小時分揀能力高達8000件,與“小黃人”機器人形成高效互補。“我們提前對智能倉儲、快遞分揀系統進行了設備維護和更新,不斷完善分揀發貨方案。”順豐相關負責人表示,“科技前置”的備戰策略讓企業在包裹“洪峰”中實現平穩流轉。
中通成都樞紐:
自動化驅動產能躍升,首戰告捷
中通快遞成都轉運中心新樞紐在本次“雙11”中交出了亮眼的“首戰答卷”,這也是中通快遞四川管理中心實現業務新突破的關鍵。10月21日首波高峰期間,該中心出港業務量達300萬件,同比激增63%;進港快件量近400萬件,同比增長15%,這一突破完全得益于新樞紐的智能化升級。
![]()
▲中通快遞西南總部分揀中心
據了解,新樞紐將原有7條分揀線擴容至18條自動化分揀線,使分揀效率提升157%,日處理快件能力突破800萬件。智能調度系統與矩陣分撥模式的結合,不僅讓操作效率每小時提升10萬件,更使西南地區快件時效縮短3-6小時。中通四川管理中心負責人介紹,預計今年全川單日峰值快件中轉量將突破900萬件,較2024年增長12%以上。未來,該樞紐分揀線將進一步增至25條,持續鞏固成都作為西南物流重要樞紐地位,為區域物流網絡升級奠定堅實基礎。
紅星新聞記者 陳學志
編輯 郭莊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