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1 月 11 日消息,9 月 30 日,OpenAI 面向蘋果 iOS 平臺正式推出視頻生成應用 Sora。盡管采用“僅限邀請”的封閉式發布策略,該應用仍于短短一周內實現驚人突破 —— 下載量突破 100 萬次,迅速引發媒體熱捧,并催生出海量荒誕內容:從虛構的安防監控視頻、已故名人的“無端放屁”片段,到令人不安的居家購物頻道廣告。據 AppFigures 數據顯示,至萬圣節(10 月 31 日),Sora 下載量已攀升至 400 萬次,日均生成數百萬條 10 秒 AI 視頻。

那么,OpenAI 究竟在這一“海量低智視頻噴涌”上燒掉了多少錢?據《福布斯》估算并結合多位業內專家訪談,其年化成本或超 50 億美元(IT之家注:現匯率約合 356.01 億元人民幣),即日均約 1500 萬美元(現匯率約合 1.07 億元人民幣)。10 月 30 日,OpenAI Sora 項目負責人比爾?皮布爾斯(Bill Peebles)坦言:“目前的經濟狀況完全不可持續”。
OpenAI 拒絕向《福布斯》披露 Sora 的具體使用數據,亦未對其成本估算置評。
向大眾無差別開放免費 Sora 視頻生成,無疑是一記豪賭 —— 雖在科技界屢見不鮮,卻仍顯激進。OpenAI 正以巨額虧損為代價,搶占市場份額與用戶心智,寄望于未來:隨著使用規模擴大,單位成本將顯著下降;待正式收費時,收入曲線則有望陡峭攀升。
美銀證券(Mizuho)分析師勞埃德?沃爾姆斯利(Lloyd Walmsley,專注 meta 與谷歌研究)指出:“這正是經典的互聯網打法 —— 初期不糾結于成本,而重在構建用戶基數與參與度;歷史一再證明,企業總能找到路徑將用戶黏性轉化為商業價值。”沃爾姆斯利強調:單位視頻生成所需的 GPU 計算分鐘數,將隨技術進步呈指數級下降。視頻模型推理成本有望于明年下降至當前 1/5,2027 年再降為屆時的 1/3。
目前來看,這是一場貪婪的市場份額爭奪,其目的大概是為該產品未來的激進商業化鋪路。盡管 CEO 薩姆?奧爾特曼(Sam Altman)曾坦言,僅靠廣告模式遠不足以覆蓋 Sora 當前的算力開銷,但若結合廣告與高價值專業用戶(如電影導演、電視廣告制作人)的高額付費,或可形成可持續商業模式。此外,免費 Sora 生成亦為 OpenAI 提供寶貴訓練數據 —— 對于未選擇退出的用戶,其輸入的文本提示詞(text prompts)及對應生成視頻,可反哺所有模型的迭代優化(當前視頻數據極度稀缺且亟需人工標注)。此舉或在未來改善公司盈利前景,或使其在模型訓練上領先競品。最后,與所有運營開支一樣,Sora 的算力支出亦可作為稅盾 —— 通過降低這家新近轉為營利性實體的應稅利潤,從而節稅增效。
然而,成本飆升速度之快已令 OpenAI 不得不調整策略。公司已明確表示,將很快大幅縮減免費 AI 視頻生成額度。正如奧爾特曼在 10 月接受 Stratechery 專訪時所言:“當前海量使用中,大量用戶僅是制作搞笑梗圖發送給三五好友 —— 而任何廣告模式,都無法支撐這樣一個世界的算力成本。”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