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1 月 10 日消息,科技媒體 Android Authority 昨日(11 月 9 日)發布博文,谷歌為安卓 16 系統引入一項名為“基于密度的粗略位置”的新隱私功能,旨在修復現有“大致位置”授權的一大安全漏洞。
IT之家援引博文介紹,安卓系統為保護用戶隱私,提供了“精確位置”和“大致位置”兩種定位權限。前者精度在 3 至 50 米內,適用于導航應用;后者則將范圍模糊到約 3 平方公里,理論上能防止應用追蹤用戶。
不過該這一設計存在一個明顯的漏洞:在人口稀疏的農村或郊區,3 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可能只有少數幾條道路或建筑物。因此,即便應用獲取的是“大致位置”,也足以推斷出用戶的確切所在地,導致該隱私保護功能在特定場景下形同虛設。
![]()
![]()
谷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在安卓 16 系統中悄然引入了一項名為“基于密度的粗略位置”(density-based coarse locations)的新功能。該功能的核心機制是動態調整定位精度。
系統會首先判斷用戶周圍的人口密度,如果檢測到用戶身處人煙稀少的區域,系統就會自動向應用提供一個比標準“大致位置”更模糊、范圍更廣的位置信息。通過這種方式,確保了農村地區用戶也能享受到與城市用戶同等級別的匿名保護效果。
這項新功能在技術上通過新增“人口密度提供程序”(population density providers)來實現。這些程序通常由系統級應用(如谷歌 Play 服務)提供,負責評估特定地點的人口密度。
雖然谷歌已在系統中內置了相關代碼,并在部分測試設備上啟用了開發者標記,但目前尚無法確認該功能是否已正式向所有用戶推送并激活。此外,谷歌還允許手機制造商(OEM)實現自己的提供程序,以適應無法使用谷歌服務的市場。
除了加強隱私保護,谷歌似乎也在同步研發更精準的定位技術。據消息人士透露,谷歌去年曾測試一個代號為“Bluewave”的新定位引擎。該引擎通過整合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的原始數據和地面基站的校正數據,能將定位精度提升約 2.25 倍。
![]()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