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服務器更新換代浪潮的加速,其核心組件印制電路板(PCB)和覆銅板(CCL)正迎來一場深刻的技術與規格升級。
匯豐6日的報告認為,這一趨勢不僅將大幅提升相關產品的出貨量與平均售價,更有望開啟一輪由高端需求和成本傳導驅動的漲價新周期。
報告認為,英偉達下一代Rubin平臺的推出將是引爆本輪升級的關鍵催化劑。新平臺對更高數據傳輸速率的要求,將推動行業向更昂貴、更復雜的M9級別CCL材料和更高層數的PCB板遷移,從而顯著推高服務器機柜中PCB/CCL的價值含量。
與此同時,谷歌、AWS等云服務巨頭在自研AI芯片(ASIC)領域的加速投入,也為高端PCB市場注入了強勁動能。匯豐表示,在這兩大需求的共同作用下,疊加銅、玻璃纖維等原材料成本的上漲,CCL制造商已開始具備將成本向客戶傳導的能力,漲價趨勢初現。
AI芯片升級驅動,PCB/CCL迎來量價齊升
匯豐的報告分析,本輪PCB/CCL行業的增長主要由兩大引擎驅動:英偉達的新平臺和大型云服務商(CSP)的ASIC芯片。
首先,英偉達預計在2026年下半年量產的Rubin平臺,將在三個層面觸發PCB/CCL的價值躍升。其一,引入新的結構,如用于處理長文本AI推理“prefill”階段的CPX芯片以及實現無電纜高速互聯的背板,這將直接增加PCB板的使用數量。其二,材料規格全面升級至M9級別CCL,其采用的HVLP4銅箔和特殊玻璃纖維成本更高,匯豐預計M9級CCL的價格約為M8的2.5倍。其三,PCB層數和尺寸顯著增加,以支持更復雜的電路系統。
其次,ASIC市場正迅速成為另一個關鍵催化劑。據TrendForce數據,八大主要云服務商預計2025年的資本支出總額將超過4200億美元,同比增長61%。這些巨頭正加速自研芯片的迭代,如谷歌的TPU v8系列和AWS的Trainium 3,這將推動主流ASIC服務器的PCB層數在未來一到兩年內從目前的24層增加到30層以上,為供應鏈帶來可觀的增量需求。
根據華爾街見聞此前文章,花旗認為,受益于機架無線纜設計趨勢和CoWoP技術推動,AI-PCB超級周期正在加速,預計供需緊張將持續至2026年后。
成本傳導順暢,CCL漲價周期開啟
在需求端規格升級的同時,CCL行業的定價環境也正變得愈發有利。匯豐表示,由于高頻高速CCL的產能依然緊張,加之制造商將更多資源向高端產品傾斜,導致中低端CCL的供應也趨于緊張。
原材料成本的上漲為價格傳導提供了基礎。匯豐的CCL成本指數顯示,在過去六個月中,受銅價和玻璃纖維價格分別上漲27%和72%的推動,加權平均CCL成本指數上漲了40%。由于CCL行業格局相對集中,尤其是在對價格不敏感的高端市場,制造商通常能將成本上漲轉嫁給下游PCB客戶。
報告認為,生益科技作為英偉達GB200/GB300平臺M8級CCL的主要供應商,有望在Rubin平臺的M9級CCL供應中繼續保持領先地位。同時,其子公司生益電子是AWS和華為等頭部客戶的PCB核心供應商,正受益于AI數據中心訂單的激增。
而深南電路正在高附加值的AI PCB領域,如AI加速卡、光模塊PCB和交換機PCB,已成為華為、谷歌等客戶的核心供應商。同時,全球存儲芯片進入上行周期也利好其IC載板業務。
匯豐認為,大族激光的M9級CCL材料因其硬度更高,對鉆孔設備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導致設備成本顯著上升。隨著下游PCB廠商擴產,對高端鉆孔設備的需求激增。大族激光子公司韓氏數控已計劃提升設備產能目標以應對強勁需求。此外,iPhone 17系列的強勁出貨預期也將提振其消費電子設備業務。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