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雙十一”促銷期
你是否有過網購買到的服裝
出現大到堪比A4紙的吊牌?
這是因為
部分消費者
利用“七天無理由退貨”條款“薅羊毛”
逼得商家不得不以此招來防范
![]()
![]()
![]()
除了采用“巨型吊牌”防退貨
記者注意到
北京一服裝商家在社交平臺發帖
為防止部分顧客利用平臺政策“蹭穿”衣服
無奈之下選擇在衣服拉鏈上
掛一把顯眼的密碼鎖
![]()
為防“羊毛黨”穿完就退
商家在衣服上掛硬核密碼鎖
該商家告訴記者,之所以掛鎖,是為了防止客人蹭穿之后又進行無理由退貨,“衣服上掛把鎖穿出門,大多數人應該還是會覺得不好意思吧。如果顧客確認收貨,可以聯系我,我會告知密碼,鎖就直接送給客人了。”
![]()
商家在羽絨服上掛密碼鎖(圖據商家)
商家表示,做服裝生意多年,在和顧客的多番“斗智斗勇”之下,才選擇了如此硬核的“物理防御”。
![]()
巨型吊牌(圖據網絡)
![]()
顧客與商家的斗智斗勇:
拆牌教程VS巨型吊牌
“七天無理由退貨”成為電商標配的當下,服裝的退貨率也是居高不下。而利用平臺政策“薅羊毛”,導致商家損失慘重的事件屢見不鮮。據媒體報道,今年4月底,沈陽一職業技術學校60多名學生集體網購衣服,參加完運動會后又集體以“質量問題”為名退貨退款。店主表示,服裝鏈接被封了三個月,損失約8000元。
為此,不少商家會標注“吊牌拆下不退不換”,而消費者也在和商家斗智斗勇。記者搜索發現,社交平臺上有大量的“拆吊牌小技巧,再也不怕退換貨”的教程,教人們怎樣無損拆吊牌后又恢復原樣。
![]()
網絡上的拆吊牌教程(視頻截圖)
而這場“攻防戰”中,顧客和商家則是零和博弈。據第一財經刊文,惡意退貨加大了商家成本,部分承受不起的商家無奈退出市場,甚至欠款“跑路”。而留下來的商家,有些為了應對高退貨率,便選擇提高售價以維持利潤,導致商品性價比下降,形成“高退貨率→提價→性價比降低→更高退貨率”的惡性循環。
中國新聞周刊此前報道,針對“薅羊毛”現象,上海財經大學數字經濟系教授崔麗麗提出了一種具體的解決方案:“打擊羊毛黨最好引入消費者信用評級,對退貨率高的消費者采取提高保費費率的手段,商家側也可以開通類似于高額退貨險的服務。”
她還建議,相關監管部門應建立更為公平的仲裁機制、信用評價機制,平臺負責從具體操作的制度層面和技術角度落實,商家應適時參與到對消費者進行評級的類似機制中。
對此你怎么看?
編輯:張穎
責 編:何白
校對:小阮
編審:王粵海
來 源 :央視網、中國青年報、封面新聞、中國新聞周刊、光明日報等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