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達財經出品 文|彭程 編|孟帥
由新晉江西首富陳天石執掌的國產AI芯片領軍企業——寒武紀,當下正被一場天價索賠風波所困擾。
10月31日晚間,寒武紀發布一則公告稱,公司原副總經理兼首席技術官梁軍以勞動爭議為由向公司提起訴訟。
公告顯示,梁軍此番提出的索賠金額高達42.87億元,這一數字相當于寒武紀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的2.67倍,一舉刷新了國內科技行業在股權激勵糾紛方面的索賠紀錄。
據了解,作為寒武紀早期的核心技術人才,梁軍擁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通信與信息系統碩士學位,專業背景深厚。此前,他曾在華為及海思半導體深耕17年。2017年,梁軍加入寒武紀,出任首席技術官一職,主導完成了多項核心芯片產品的研發工作。
不過,因與公司存在分歧,2022年梁軍與寒武紀解除了勞動合同。截至公告發布當日(10月31日),寒武紀股價報1375元/股,與梁軍離職時相比股價漲幅已超過2000%。
在卷入這場天價索賠風波的同時,寒武紀近期交出的業績答卷卻頗為亮眼。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46.07億元,同比增長2386.38%;歸母凈利潤16.05億元,同比扭虧為盈。
盡管前三季度的業績表現可圈可點,但寒武紀仍面臨著多重業績隱憂。例如,公司第三季度業績環比出現下滑跡象;業務結構相對單一集中,抗風險能力有待提升;公司滾動市盈率、市凈率顯著高于行業平均水平,股價存在脫離基本面的潛在風險;同時,行業競爭日益激烈,也給公司未來發展帶來諸多不確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久前揭曉的《胡潤百富榜》中,寒武紀的實際控制人陳天石憑借1800億元的財富首次躋身榜單前20,與比亞迪的王傳福并列排在第18位,其財富規模較上年增長近1500億元,排名更是狂飆122名,成為財富榜單上的一匹黑馬。

索賠43億!寒武紀陷天價股權糾紛
根據寒武紀10月31日晚披露的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送達的關于原告梁軍起訴公司的《起訴狀》。
據悉,原告梁軍的訴訟請求包含三項核心內容:其一是確認其與寒武紀在2017年10月18日至2022年2月10日期間存在勞動關系;其二是要求寒武紀賠償股權激勵損失42.87億元;其三是由寒武紀承擔案件訴訟費用。
而這一索賠金額的計算依據是梁軍間接持有的1152.32萬股寒武紀股票,按照2024年1月2日(其持股解禁日)至起訴時公司股票最高價372元/股測算得出。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三季度,寒武紀實現歸母凈利潤16.05億元,這意味著這一索賠金額已達到公司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的約2.67倍。
公開資料顯示,梁軍出生于1976年,擁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通信與信息系統碩士學位,自2000年起在華為及海思半導體工作17年,歷任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技術專家、高級技術專家等重要職位,積累了豐富的芯片研發與管理經驗。
公告進一步披露,2017年7月31日,寒武紀向梁軍發出《入職意向書》,雙方協商梁軍于2017年11月30日之前入職,并約定了年薪、股權授予等內容。
梁軍入職寒武紀后,擔任首席技術官,負責AI芯片的總體技術和產品研發、研發團隊管理等工作,主導完成了MLU100量產、研發7nm制程的思元290,以及思元590芯片研發的關鍵跨越。
天眼查顯示,2020年7月20日,寒武紀在科創板成功上市,成為國內AI芯片第一股。
然而,雙方的合作關系在2022年出現裂痕。梁軍在訴訟中稱,2022年2月10日,寒武紀未履行《入職意向書》約定,且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條件,其被迫解除勞動合同。2024年1月2日股票解禁后,梁軍提出減持申請,但寒武紀不配合減持。
對于此次訴訟的影響,寒武紀在公告中表示,因回購案件正在等待法院判決,同時本次訴訟僅收到法院送達的起訴狀副本、尚未開庭審理,公司預計本次訴訟事項對公司本期利潤沒有影響,對期后利潤的影響尚需依據前述案件的法院生效裁判結果進一步評估。
寒武紀還強調,公司將積極應訴、答辯,全力應對離職高管對公司的不當訴求,全力維護公司及投資者的合法權益。該案件對公司日常研發及經營不存在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向寒武紀發起天價“索賠”的梁軍,已于去年8月正式出任昉擎科技的CEO。
公開報道顯示,昉擎科技成立于2022年9月,業務方向是專注于“上下文相關”與“上下文無關”解耦的分布式計算架構研發,目標是為客戶提供AI計算產品與服務。

雙方此前就已“對簿公堂”,梁軍已敗訴兩次
在此次發布的公告中,寒武紀進一步披露了這場天價索賠風波背后更多的細節。
寒武紀表示,梁軍離職前未直接持有公司股份,其相關權益來自2019年簽署的《持股計劃》,對應兩家員工持股平臺的出資額合計約5.26萬元。
寒武紀強調,《持股計劃》明確約定:持股主體在持股權益不得被處分的期間內離職的,觸發回購條件,持有的持股權益應按約定被回購。
梁軍因與公司存在分歧,于2022年2月10日通知公司解除勞動合同。彼時,因梁軍離職處于持有的持股權益不得被處分期間,其在員工持股平臺的出資額及對應的持股權益應按照《持股計劃》約定轉讓給指定的股權激勵相關主體。
據科創板日報此前報道,寒武紀相關人士曾表示,雙方分歧主要集中在公司未來發展方面,公司希望聚焦產品廣泛落地以及搶抓機遇期,而梁軍想在技術方面進行更多投入和鉆研。
據寒武紀透露,此次訴訟并非雙方首次對簿公堂,梁軍此前曾就持股權益相關事項提起兩起案件,均以敗訴結案。
具體來看,梁軍曾要求確認其簽署的員工持股平臺天津玄算九號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最新一版《合伙協議書》中的仲裁條款不成立,以及要求撤銷其簽署的員工持股平臺北京艾溪科技中心(有限合伙)最新一版《合伙協議書》。
人民法院及仲裁機構經審理認為,梁軍承認該等文件上的簽名均為其本人簽字,且提出的請求缺乏事實及法律依據,兩案均駁回了其請求,裁判文書已發生法律效力。
寒武紀還指出,關于梁軍提及的《入職意向書》里股權激勵的約定,生效仲裁裁決書認定,不論《入職意向書》自身應作何種解釋,雙方均可合意進行變更,梁軍在簽署《持股計劃》時已經了解其基本內容,并同意根據該內容來確定自己接受股權激勵的具體條件,應受其后續簽署的相關文件的約束。
此外,寒武紀還表示,此前,梁軍自公司離職后,公司依據其本人簽署的《持股計劃》已執行回購安排,但梁軍拒絕配合辦理回購手續。公司股權激勵相關主體已于2023年起訴梁軍,請求人民法院判令梁軍配合完成回購所涉工商變更登記,回購案件已開庭審理,正在等待法院判決中。
據,民商法專家、中國政法大學商法研究所副所長、博士生導師劉斌對此案分析后認為,如果公告內容準確,意味著原告梁軍簽署的《持股計劃》和合伙協議已經變更了《入職意向書》的相關約定,原告再依據《入職意向書》主張索賠缺乏合同依據。
劉斌表示,在寒武紀股權激勵相關主體起訴梁軍的回購案件中,如果法院判決認定梁軍的持股權益應被回購,就說明回購具有相應依據;如果法院沒有支持其持股權益被回購,梁軍仍然享有持股權益,也就意味著沒有發生實際損失。
在原告沒有損失的情況下,無論從哪一角度來看,梁軍請求法院判決賠償其所謂股權激勵損失,都難以得到支持。
關于此案對上市公司的影響,劉斌指出:從行使權利的邏輯上而言,這類股權激勵權益應當是通過合伙企業變現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再向合伙人進行分配來兌現,而不是由上市公司支付,因此對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并不產生直接影響。

業績爆發式增長背后,寒武紀仍面臨多重挑戰
在這場索賠金額高達42.87億元的股權糾紛風暴席卷而來之時,寒武紀正置身于業績迅猛攀升、股價一路飆升的黃金上升期。
據寒武紀不久前曬出的財報,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46.07億元,同比暴增2386.38%。利潤方面,相比上年同期虧損7.24億元的困境,寒武紀成功扭虧為盈,實現歸母凈利潤16.05億元。
其中,第三季度,寒武紀實現營收17.27億元,同比增長1332.52%,歸母凈利潤為5.67億元,同比增長391.47%。
對于前三季度如此亮眼的業績表現,寒武紀解釋稱,主要系公司持續拓展市場,積極助力人工智能應用落地,使得報告期內收入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進而推動歸母凈利潤實現扭虧為盈。
盡管前三季度的業績增長表現堪稱驚艷,但寒武紀也并非毫無隱憂。從單季度來看,寒武紀第三季度的營收和歸母凈利潤相較于第二季度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有分析認為,在資本市場上,快速成長的公司可以享受到較高的估值溢價,但從寒武紀的三季報來看,其已經出現單季度營收、凈利潤環比雙降的情況,這意味著公司未來能否維持高增長仍存在不確定性。
同時,寒武紀的業務結構相對單一集中的問題也較為突出。半年報顯示,上半年,云端產品線實現營業收入28.7億元,占當期營收的比重高達約99.6%。
這種高度集中的業務結構,使得公司對單一業務線的依賴程度較高,一旦該業務線出現波動,可能會對公司整體業績產生較大影響。
深入探究寒武紀業績爆發式增長的背后原因,除了全球AI算力需求迅猛增長這一重要因素外,一定程度上還得益于國產替代加速所帶來的寶貴機遇。
然而,在競爭激烈的AI芯片市場中,寒武紀面臨著諸多強勁對手。除了國際巨頭英偉達、AMD等虎視眈眈,國內還有華為昇騰、壁仞科技等眾多競爭對手。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紛紛進軍AI芯片領域,市場競爭勢必會進一步白熱化,進而可能會對寒武紀的市場份額和盈利能力產生影響。
此外,此次梁軍發起的高額訴訟,也給寒武紀帶來了一定的隱憂。盡管法律專家認為梁軍的索賠訴求難以獲得法院支持,但倘若最終判決結果對公司不利,寒武紀可能面臨巨額賠償的沉重壓力。
同時,作為國產AI芯片領域的領軍企業,寒武紀與核心技術人才發生如此大規模的股權激勵糾紛,不僅可能對公司的品牌形象與聲譽造成負面影響,還可能削弱其對人才的吸引力,進而影響投資者及市場對公司管理能力與人才戰略布局的信心評估。
業內人士指出,此次高額索賠訴訟也從側面反映了AI芯片行業激烈的人才競爭態勢。在AI技術飛速迭代、算力需求呈爆發式增長的當下,核心技術人才已然成為企業競爭的關鍵核心資源。
其中,股權激勵作為綁定人才與企業長期利益的重要手段,恰似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能夠激勵人才為企業創造更大價值;另一方面,如果處理不當,也容易引發糾紛,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前述人士還建議,上市公司在制定股權激勵計劃時,應當充分考慮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特別是對離職、業績不達標等情況下的股權處理做出明確約定,避免因條款模糊而引發糾紛。
值得關注的是,財報顯示,截至第三季度末,牛散章建平繼續加倉寒武紀,其持股數量由半年報披露的608.63萬股增至640.65萬股,位列第五大股東,持股比例從二季度末的1.46%升至1.53%。
截至11月4日收盤,寒武紀的最新市值為5649億元。據此計算,章建平的持股市值超過86億元。
有關這次天價股權糾紛的后續進展,雷達財經將持續關注。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