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0 月 29 日消息,科技媒體 Wccftech 昨日(10 月 28 日)發布博文,報道稱 OpenAI 與微軟已重新談判并確立新的合作關系。盡管微軟在新協議中獲得了 OpenAI 約 27% 的股份及部分技術 IP,但明確不干涉 OpenAI 的消費硬件。
IT之家援引博文介紹,在此次重組中,原有的非營利組織更名為 OpenAI 基金會,而其營利性實體則轉型為一家名為 OpenAI Group 的公益性公司(PBC)。最核心的調整在于,非營利性的基金會依然掌握對營利性公司的最終控制權,從而在商業化發展與公益使命之間建立起一道制度屏障。
本次新協議還明確了股權結構。OpenAI 基金會目前持有 OpenAI Group 約 26% 的股份,當前價值約 1300 億美元。其最大外部投資者微軟則持有約 27% 的股份,價值約 1350 億美元。剩余約 47% 的股份由 OpenAI 的現任及前任員工和早期投資者共同持有。
此外,協議還規定,若 OpenAI Group 的股價在 15 年后增長超過十倍,OpenAI 基金會將獲得一筆“可觀的”額外股權激勵,進一步強化其長期收益與控制力。
而根據新協議,微軟將不再對 OpenAI 未來的消費級硬件項目擁有任何決策權,這意味著 OpenAI 獨立研發的“iPhone 殺手”設備具備完整的話語權。
OpenAI 一直在與前蘋果首席設計師 Jony Ive 合作,目的在開發一款能夠顛覆現有智能手機形態的革命性 AI 設備。
為了加速這一進程,OpenAI 于 2025 年 5 月斥資 64 億美元收購了 Jony Ive 的 AI 設備初創公司 io,并從蘋果公司挖走了約 24 名核心員工,其中包括制造設計專家 Matt Theobald 和人機界面設計負責人 Cyrus Daniel Irani 等關鍵人才。
![]()
圖源:OpenAI
根據目前已知的消息,這款由 OpenAI 主導的消費級 AI 設備具備幾個顛覆性特征,預計將是一款無屏幕、可放入口袋的便攜設備,而非傳統的可穿戴形態。
該設備將內置攝像頭、麥克風等一系列傳感器,以實現強大的情境感知能力。它不僅能在本地運行為之量身定制的 AI 模型,還能在處理復雜任務時調用云端算力支持,并能像智能手機一樣實現設備間的通信。
![]()
網友 @BenGeskin 制作的概念圖,僅供參考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