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
9月18日,華為在上海世博展覽館召開全聯接大會(HC)。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發表了題為《以開創的超節點互聯技術引領AI基礎設施新方式》的主題演講。在演講中,徐直軍首次公開了華為昇騰芯片演進路線圖,以及面向超節點的互聯協議靈衢架構,并將靈衢2.0技術規范對外開放。
徐直軍表示,自2019年發布昇騰910芯片,到2025年,基于昇騰910C芯片打造的Atlas900超節點的規模部署,業界對昇騰芯片就一直有很多訴求和期待。此次,就正式公布昇騰芯片演講路線圖。
![]()
據徐直軍介紹,未來三年內,華為已經開發和規劃了三個系列的昇騰芯片,分別是昇騰950系列,包含即將在2026年第一季度推出的昇騰950PR和第四季度推出的昇騰950DT兩款。以及計劃在2027年第四季度推出的昇騰960和計劃在2028年第四季度推出的昇騰970。
徐直軍說:“有了昇騰芯片為基礎,我們就能夠打造滿足客戶需求的算力解決方案。從大型能源算力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礎方向看,超節點已經成為主導性產品形態,并正在成為AI基礎設施建設的新常態。”
據徐直軍透露,隨著算力需求的持續增長,超級點的規模也在持續快速增大。今年3月份,華為正式推出了Atlas900超節點,自上市以來已經累計部署超過了300多套,服務于20多個客戶,涵蓋互聯網、電信制造等多個行業。目前依然是全球算力最大的超節點。
![]()
而基于未來演進的昇騰芯片,華為也規劃了Atlas 950/960的超節點,算力卡部署分別能達到8192卡和15488卡,算力也分別達到8EFLOPS和30EFLOPS遠超英偉達規劃中的產品。
大規模超節點,把計算和通用計算的能力推向了新的高度,但是,大規模超節點帶來的技術挑戰也顯而易見:如何滿足長距離且高可靠的連接,并且還要能實現大帶寬且低時延。
徐直軍表示,為了解決長距離鐵高可靠性的問題,我們在互聯協議的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等每一層都引入了高可靠機制。同時,我們在光路上引入了納秒級的故障檢測和保護功能,當出現光模塊閃斷和故障時,讓應用感知,并重新定義和設計了光器件、光模塊以及互聯芯片,這些創新設計讓光互聯的可靠性提升了100倍,滿足了高可靠全光互聯、高帶寬、低時延的要求,讓大規模超節點成為可能。
為了達成大規模超節點對互聯技術要求,華為還開發了超節點互聯協議架構——靈衢。
![]()
徐直軍說:“一個超節點能夠像一臺計算機一樣工作、學習、思考和推理。我們總結認為萬卡超節點的架構應具備六大特征,分別是總線級互聯、平等協同、全量池化以及協議歸一。”
同時徐直軍還宣布華為將開放靈衢架構2.0技術規范。
![]()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