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智化轉型浪潮下,資源型城市如何培育新質生產力?能源產業又應如何把握機遇實現轉型升級?9月9日,華為中國行2025·山西新質生產力大會在長治市召開。華為三方使能產品線總經理楊霖分享了鴻蒙生態賦能產業升級的實踐與思考。
作為資源型城市,煤礦智能化是長治能源產業轉型的核心方向。“數智化轉型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楊霖開門見山:“鴻蒙操作系統不僅是華為自主研發的全場景分布式操作系統,更是推動數智化轉型的重要基礎平臺。”而在煤礦領域,基于OpenHarmony的礦鴻操作系統,正成為智能化轉型的關鍵支撐。
此次大會,華為與山西際安電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際安電氣”)舉行礦鴻OSV(操作系統提供商)生態合作伙伴授牌儀式。獲得礦鴻OSV授牌意味著際安電氣正式成為華為礦鴻生態的合作伙伴。楊霖坦言:“礦鴻OSV伙伴是華為礦鴻生態的核心建設者和賦能者,他們將基于礦鴻操作系統,為礦山行業開發、適配和交付軟硬件解決方案,將鴻蒙的技術優勢轉化為具體的行業應用。”未來,華為與際安電氣雙方將聚焦礦山機電設備的智能化改造,推動實現井下設備從接入、通信到控制的全面智能協同。
如何實現智能協同?這正是當前礦山智能化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長期以來,由于設備品牌繁雜、操作系統不統一,礦山企業普遍存在“數據孤島”現象。而鴻蒙系統憑借分布式架構和統一聯接能力,正打破這一困境。遠程控制、多屏協同等以往概念中的場景,正借鴻蒙系統的分布式能力走向現實。楊霖生動地比喻:礦鴻操作系統讓礦山設備說“普通話”,通過統一架構與標準協議,讓不同品牌、不同型號的設備真正實現互聯互通。
隨著華為和像際安電氣一樣的礦鴻生態合作伙伴進一步深化合作,推動礦鴻操作系統在能源裝備智能化、互聯化、協同化的應用,鴻蒙生態將助力更多本土能源企業融入數字化浪潮,打造智能礦山新標桿,為資源型城市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保障。(賈奕)
長治日報
編輯:邢璐霞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