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估值第四的AI獨角獸企業Anthropic近日拋出一枚重磅炸彈:即日起全面禁止中國實體持股比例超50%的企業使用其核心服務。這項覆蓋范圍極廣的禁令不僅針對中國大陸企業,還將境外子公司、云服務中轉機構及含中國資本背景的組織納入管控范圍。這意味著無論企業在全球何處注冊,只要最終控股方為中國資本或個人,都將被切斷服務連接。
這家剛完成130億美元F輪融資的科技新貴,估值已飆升至1830億美元,成為繼SpaceX、字節跳動和OpenAI之后的全球第四大獨角獸。其核心產品Claude系列模型憑借卓越的代碼生成能力和長文本處理技術,在編程輔助工具市場占據重要地位,Cursor等主流平臺均將其作為首選接入模型。然而,隨著CEO達里奧·阿莫迪(Dario Amodei)推動的對華技術限制政策落地,這場估值狂歡背后暗藏產業博弈的刀光劍影。
禁令直接沖擊三類中國用戶群體:在美國、新加坡等地設立分支機構的大型互聯網企業,依賴Claude多語言分析的跨境電商平臺,以及將該模型作為原型開發工具的初創AI公司。某跨境電商平臺的智能選品系統因停用導致20%海外訂單處理延遲,多家律所的合同審查AI工具面臨核心功能喪失風險。更嚴峻的是,此前通過新加坡、香港中轉或AWS Bedrock平臺間接使用服務的路徑已被徹底封死,企業緊急切換技術方案將面臨高昂成本。
值得關注的是,這位推動對華技術制裁的CEO有著特殊的中國淵源。達里奧·阿莫迪曾師從百度AI實驗室創始人吳恩達,在谷歌擔任高級研究員期間主導了GPT-2和GPT-3的研發工作。2020年末,因與OpenAI在商業化路徑上的分歧,他攜妹妹創立Anthropic,明確將企業級市場作為戰略重心。其"人工智能安全與研究機構"的定位,與OpenAI的消費級路線形成鮮明對比。
翻看Anthropic的融資版圖,卡塔爾投資局、新加坡GIC等主權基金的入局頗具深意。盡管公司曾強調"安全、負責任"的AI開發理念,但今年7月達里奧在致員工信中明確表示將接受中東投資。自2021年成立以來,這家累計融資170億美元的科技企業,其投資者結構呈現科技巨頭(亞馬遜、谷歌)、主權基金和國際風投的三足鼎立態勢。
面對技術封鎖,中國AI產業迅速展開反擊。智譜推出的"Claude API用戶特別搬家計劃",通過兼容Claude協議實現無縫遷移,其GLM-4.5模型在伯克利工具使用榜單上超越Claude Opus 4,運行成本僅1.4%。月之暗面最新迭代的Kimi K2-0905版本新增256K超長上下文支持,在代碼生成質量等指標上全面超越Claude Sonnet 4。阿里巴巴則祭出參數達1萬億的Qwen3-Max-Preview模型,在復雜指令遵循和工具調用維度實現顯著突破。
這場技術博弈的背后,是AI領域日益激烈的產業競爭。當Anthropic的Claude Code年化營收突破5億美元時,中國企業的替代方案正以更低成本和更高效率重構市場格局。據測算,禁令可能導致Anthropic損失數百萬美元全球收入,而中國大模型企業的集體突圍,正在改寫全球AI產業的技術版圖。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