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訊(記者 李卓玲)這屆成都車展,出現(xiàn)最大變化的展館,莫過于16號館。
在往年,16號館是不折不扣的豪車館,匯聚了保時捷、賓利、蘭博基尼、勞斯萊斯等知名豪車品牌。但今年,16號館換了主角,取而代之的是小米汽車、紅旗、東風日產(chǎn)等品牌,以及寧德時代等供應商企業(yè)。
作為車市風向標和展示窗口,成都車展16號館的變化,也折射出汽車行業(yè)的諸多變局。
豪車館消失,小米汽車派出豪華銷售天團撐場
超豪車品牌在本屆成都車展集體玩消失,成為業(yè)界關注的焦點。
據(jù)悉,在本屆車展20多家車企缺席名單中,有一半以上為豪華品牌,諸如保時捷、勞斯萊斯、賓利、蘭博基尼、瑪莎拉蒂、阿斯頓馬丁等超豪車品牌,以及雷克薩斯、捷尼賽思、英菲尼迪等二線豪華品牌。
其中,16號館變化最明顯。藍鯨汽車記者翻閱近幾年的的展位圖發(fā)現(xiàn),該館此前都被標注為豪車館,但今年,其被標為了整車館;該館此前的保時捷、賓利、蘭博基尼、勞斯萊斯等品牌,今年也被換成了小米汽車、紅旗等車企。
成都車展展位圖
在業(yè)界看來,超豪車品牌缺席,背后原因或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或出于市場銷量壓力,據(jù)乘聯(lián)分會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7月,豪華車零售17萬輛,同比下降20%,環(huán)比下降29%。7月的豪華品牌零售份額9.3%,同比下降3個百分點,其指出,傳統(tǒng)豪華車市場較合資壓力更大一些。超豪華市場整體下滑趨勢更甚,多家旗下產(chǎn)品價格在100萬以上的超豪車品牌銷量同比跌幅在兩位數(shù)左右。
另一方面,在面臨轉型、經(jīng)營等壓力下,不少品牌開始權衡投入產(chǎn)出比。有豪車品牌人士對藍鯨汽車記者表示,現(xiàn)在靠車展賣車,可能面臨投資回報率低的問題。其指出,盡管場地費一樣,但運營和搭建費差異很大,一般都是各大品牌自己負責設計、搭建、運營,導致每個品牌的參展費用都不一樣,因此在降本壓力下,可能就會選擇不參加。
不過,藍鯨汽車記者在16號館現(xiàn)場看到,動輒百萬以上的超豪車并未現(xiàn)身,但該館的人氣并不輸以往。盡管豪車館消失了,但本屆展會中,16號館安排了小米汽車等品牌,扛起流量大旗。
記者觀察到,與其他展臺不同,進入小米展臺看車需要先排隊,入口處還有一排身著黑衣的銷售在排隊等著認領入場消費者。消費者排到后,工作人員會主動遞上一份七夕限定愛心礦泉水和貼紙,隨后,會有一名銷售上前陪同1對1講解。
據(jù)現(xiàn)場銷售向記者介紹,本屆展會小米汽車旗下SU7、SU7 Ultra及YU7全系車型都來了,還首次展出了小米SU7 Ultra紐北限量版。整個展臺擺放了大概10臺車,要了解SU7 Ultra紐北限量版需要找專屬的產(chǎn)品專家。
有不在現(xiàn)場的小米汽車成都門店的銷售向記者表示,其公司也有派銷售到車展現(xiàn)場,如果想進展臺可以安排人接待,就不用排隊了,其并建議如果現(xiàn)場人太多建議去門店,可以安排試駕等。
跳出16號館,在部分外資品牌缺席下,頭部自主品牌成為展會絕對的流量擔當。除了包館的比亞迪、奇瑞、長安系外,鴻蒙智行在本屆展會上集齊了五界,問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五大品牌集體亮相。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除了龐大的車型陣容外,展臺上隨處可見正在直播的賣車主播,家人們等吆喝聲此起彼伏。
頭部供應商加速搶占消費者心智
除了整車企業(yè)外,本屆成都車展上,不賣車的頭部供應商們也在實力搶戲。
藍鯨汽車記者留意到,展會期間,包括寧德時代、地平線、華為乾崑等智電化領域頭部供應商,均在官微上發(fā)布車展逛展指南或路線,宣傳與其合作的汽車品牌等,大秀存在感。
以華為乾崑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為例,其發(fā)布的逛展指南顯示,其在3號館、4號館、9號館、10號館、15號館、16號館均有合作車企展臺,諸如3號館的奧迪、嵐圖汽車、鴻蒙智行,4號館的猛士等,其并在指南中寫道想知道華為乾崑的合作伙伴們都在哪兒?一圖速覽,輕松逛展。
值得關注的是,寧德時代在16號館還有自己的展臺,與小米汽車為鄰。記者看到,其不僅把合作伙伴峰飛航空的eVTOL搬上了展臺,還有一面展示了數(shù)十輛搭載其電池的汽車模型墻,并寫有選電車看電池,認準寧德時代的標語。在模型墻的旁邊,消費者可以在搜索大屏上輸入自己的車輛型號,查驗是否搭載了寧德時代的電池。
事實上,寧德時代加大C端宣傳由來已久。去年8月,其就已經(jīng)在成都開設了首個線下品牌展示門店,展示搭載寧德時代電池的多個品牌數(shù)十臺車;同時,其還啟動了大規(guī)模戶外廣告投放。
在業(yè)界看來,作為一家做B端生意的電池企業(yè),寧德時代迫切想拉近與終端消費者間距離背后的原因,或與市場競爭加劇有關,其希望借此進一步搶占消費者心智,鞏固行業(yè)影響力。
寧德時代在2025年半年報上談及市場競爭加劇風險時給出了多個應對措施,其中一項便是加速品牌推廣,充分利用線上及線下傳播渠道,提升終端消費者對公司產(chǎn)品及品牌的認知,提升產(chǎn)品的綜合競爭力。
無獨有偶,在智能化賽道上,雖然供應商頭部效應明顯,如智駕圈里有著地大華魔之稱的地平線、大疆車載(已更名為卓馭)、華為乾崑(華為車BU)、Momenta,但其彼此間的競爭也在不斷加大。
誠如成都車展所發(fā)生的變化,其一定程度是汽車行業(yè)變局的縮影。尤其是目前市場格局還未定,誰能拿下更多車企的合作,誰才能在技術迭代、行業(yè)競爭中笑到最后。而伴隨汽車智電化轉型加速,或許會有更多供應商從幕后走向臺前,汽車產(chǎn)業(yè)的游戲規(guī)則正在悄然改寫。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