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徹底重構。
一個深刻的共識正在全球科技巨頭間形成:AI時代,搜索引擎必須“重活一次”。它的目標,是進化為無所不能的“超級入口”。
在這場關乎未來的終極競賽中,中美兩國的領軍者谷歌和百度,雖然目標一致,卻選擇了兩條截然不同的進化路徑——前者審慎,后者激進。
百度的激進,體現在它對核心搜索業務進行了一場近乎“重構”的革命,其力度和決心遠超谷歌。而支撐這場豪賭的,是其全棧布局帶來的強大底氣。
8月20日披露的2025年Q2財報中,首次披露百度AI新業務收入突破100億、同比增長34%。這份由同比增長27%的智能云和加速全球化的自動駕駛業務共同構筑的“安全墊”,讓百度得以在搜索的AI化之路上,放下短期商業變現的包袱,進行更徹底的布局。
這場戰略分野,使百度成為了觀察整個行業未來走向的最佳風向標。
1
當自我顛覆成為生存之道
一家公司的勇氣,往往體現在它如何對待自己最成功的業務。
細察百度財報里的種種,可以清晰地看到其核心戰略的“一體兩面”:一面是對公司基石業務——搜索,進行一場深刻而激進的結構性變革;另一面則是其AI創新業務已經形成規?;杖?,為這場變革提供了堅實的財務支持和戰略縱深。
![]()
其中,最核心的是搜索業務前所未有的變革力度。
這場“十年來最大”的改版,核心目標是推動搜索從“信息獲取”到“任務完成”的根本性轉變。
這場變革并非停留在概念層面,一系列關鍵數據證明了其落地的速度和深度:財報數據顯示,AI直接生成的內容,已占據移動搜索結果的64%;與此同時,百度APP的AI功能,覆蓋了90%的月活用戶;取代傳統鏈接列表的富媒體形態,覆蓋率也已攀升至60%。
一系列數據表明:百度的核心業務正在發生一場深刻的結構性變化,并且這種變化已經獲得了初步的用戶端驗證,據電話會披露,搜索的日均使用時長、UV、留存率均有顯著增加。
同時,AI創新業務正構筑起堅實“安全墊”。Q2財報揭示一個關鍵的里程碑:百度AI新業務收入首次突破100億大關。
這一新增長引擎主要由兩大板塊驅動:一是持續領跑市場的百度智能云,其Q2營收同比增長27%;二是加速商業化的自動駕駛業務蘿卜快跑,其累計全球出行服務次數已超1400萬次,穩居世界第一,Q2同比增長達148%。
當AI創新業務能夠提供規?;?、高增長的收入時,它就不再僅僅是未來的想象,而是當下的現實支撐。正是這份堅實的業績,為百度進行核心業務的長期主義變革,提供了最關鍵的戰略自由度。
2
百度的“后鏈接時代”
如果說谷歌的AI Overviews是在舊地圖上用熒光筆畫出了一條AI捷徑,那么百度的野心,則是要勸說所有人扔掉舊地圖,因為未來的世界根本不需要地圖。
谷歌模式是優化。面對AI的浪潮,它的核心動作是將一個名為“AI Overviews”的功能疊加在傳統搜索結果之上。這無疑提升了信息獲取的效率,但其本質仍未脫離“鏈接”的范疇——AI提供摘要,用戶最終仍需通過點擊鏈接去往下一個目的地。這是一種務實且風險最低的策略,既順應了技術趨勢,又最大限度地保護了其賴以生存的廣告點擊模式。
百度的動作則更加大刀闊斧。它的思路,是未來的用戶與互聯網的交互,將不再是通過一個個網頁跳轉的漫游,而是與無數個“智能體”的直接“對話”。用戶的任何需求,無論是寫一份商業計劃書、規劃一場旅行,還是創作一首歌曲,都將由最適合的AI智能體一步到位地完成。
昔日的搜索引擎,將進化為這個龐大智能體生態的“總調度中心”和“最大流量入口”。百度創始人李彥宏曾公開表示,智能體是他最看好的AI應用方向,而“搜索是智能體分發的最大入口”。
這盤大棋,百度正落子飛快。其搜索首頁即將全面向智能體應用開放入口。這些智能體主要來自三方面:百度自研應用、文心智能體平臺上的開發者作品,以及通過搜索開放平臺接入的外部優質AI應用。
目前,百度搜索開放平臺已接入超過2.2萬個優質MCP(Managed Content Provider),成為國內最大的AI生態。通過這種方式,百度試圖搶先一步,將開發者、用戶和AI服務都“焊”在自己的新生態里,構建一個難以被復制的“原生AI護城河”。
這無疑是一場豪賭,賭的是對未來的精準預判。而支撐這場豪賭的,除了新業務帶來的財務底氣,更是其長達十年構筑的“技術護城河”。百度是全球范圍內少數在芯片、框架、大模型、應用這四個層面都進行全棧自研的科技公司。這種從根到葉的技術掌控力,讓它有能力將一個顛覆性的想法,完整、且快速地付諸現實,而不必受制于人。
![]()
3
技術投入進入收獲期
“全棧布局”這個詞,在過去幾年里被反復提及,但直到今天,它的真正威力才開始以一種不可阻擋的方式顯現。對于百度而言,一個自我強化的“增長飛輪”已經開始高速轉動。
這個飛輪不再是PPT上的一個抽象概念,而是一個個正在改變產業現實的鮮活場景。
在直播電商的喧囂中,羅永浩的個人魅力正被百度慧播星的技術解構、復制。僅需10分鐘的真人樣本,就能量產出一個個24小時不知疲倦、且深諳帶貨技巧的數字人主播。在其首場數字人直播中,由AI生成的腳本高達9.7萬字,驅動的數字人動作達8300個,最終創下了5500萬的GMV。這項技術預計將于10月向全行業開放,它正將稀缺的、昂貴的頭部主播IP,變成了一種可規模化、可負擔的工業能力。
復雜的知識工作中,百度文庫和網盤聯合發布的全球首個全端通用智能體GenFlow2.0,已經可以讓用戶像一位指揮官,同時調度超過100個“專家智能體”協同作戰。無論是撰寫報告、數據分析還是制作PPT,都能在3分鐘內并行完成超過5項復雜任務,生成速度超主流同類產品10倍。這正將個人生產力拉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軟件開發領域,百度發布的文心快碼Comate AI IDE,成為了行業首個多模態、多智能體協同的AI原生開發環境。它可以實現設計稿一鍵轉代碼,開箱即用。在IDC的評測報告中,文心快碼在9項評分維度中獲得了8項滿分。
而對于更廣大的非程序員用戶,百度推出的無代碼開發平臺“秒噠”,讓他們通過自然語言對話就能快速構建應用。自上線以來,用戶已在秒噠上生成了超過20萬個應用。一個全民創造的時代正在到來。
這就是飛輪的魔力:底層的技術突破,如昆侖芯成功點亮三萬卡集群,為大模型訓練提供了澎湃算力;飛槳深度學習平臺和文心大模型的持續迭代,為上層應用創新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算法燃料”;而上層應用,如搜索、智能云、自動駕駛,在市場上獲得的商業回報和海量數據,又會反過來“喂養”底層的技術研發,讓整個系統越轉越快,越來越強。
它使得百度能夠一手緊握當下確定性的商業回報,另一手又能從容地去布局那個充滿不確定性、但回報也更驚人的未來。在這場決定下一個十年的AI牌局中,百度的激進,并非莽撞,而是當手中的技術牌足夠多、足夠好時,一種必然的、主動求變的戰略姿態。
*以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刊登平臺之觀點,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獨立判斷和決策。
![]()
點“在看”,變好看哦。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