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時代,車越省油越可靠;后來又開始盛行純電動,這個時候比的就不是省了,而是能跑更遠的更靠譜;而曾經被視為“過渡技術”的混動車,如今也成為新能源車市場的“新寵”,使用成本低、續航無憂,完美結合了油車和電車雙重優勢,可謂是當下最具性價比的出行“最優解”。
為此各大車企紛紛入局,加碼混動技術,前有比亞迪推出的 DM-i技術,后又領克推出的EM-P超級增程電動方案,還有像深藍SL03這樣的增程產品涌現。技術種類廣,選擇數量多,一時間“如何選”成為了擺在消費者面前的一大難題。

編輯
其實這個問題也沒那么糾結,提前給大家整合了市面上最熱門的八款混動轎車的數據信,孰強孰弱,大家一目了然。

編輯
估計看完這些參數信息,很多人都會心生疑問:都是混動,差距為何會如此大?很明顯,這和各家混動技術有關。
比如綜合數據較為亮眼的領克07 EM-P,自上市以來出色的產品實力也得到外界廣泛認可,銷量更是一路飆升,在最新7月1日-14日的新能源中型轎車(插混)銷量榜中,以2065的成績位居亞軍。

編輯
當然,這背后也是源于領克07 EM-P超級增程電動方案,是由1.5T電混引擎+P1+P3雙電機組成的系統,綜合功率高達280kW,峰值扭矩達到驚人的615N·m,百公里加速僅需6.5秒,堪比純電車的動力表現。而CLTC綜合續航超過1400km,多種行駛模式的智能切換,確保在不同工況下都能實現能源的最大化利用,使其綜合油耗低至0.99L/100km。超強動力、超長續航、超低油耗,這不正是混動出行的“最優解”么?

編輯
第二個得講講海豹DM-i所搭載的比亞迪自主研發的DM-i混動技術,這套技術已經贏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1.5T發動機與前置單驅動電機的完美結合,既保證了強勁的動力輸出,又實現了1.14L/100km的油耗表現。百公里加速7.9秒,WLTC純電續航100km,綜合續航也超過1300km,這套混動技術用實際表現詮釋了何為“技術領先,體驗為王”。

編輯
提到混動技術及不得不提及日系品牌,比如本田雅閣e:PHEV搭載的第四代i-MMD插混系統。主打的就是“有電沒電,快省穩不變”的特征,也正是因為這一優勢,進入國內市場迅速圈粉無數。這套系統是由一臺2.0L自吸發動機+前置單電機組成,其中電機最大功率為135kW,峰值扭矩達到335N·m,百公里加速8.1秒,綜合油耗為1.51L/100km,雖然參數上稍遜前兩者,你可以說“本田大法”不是最好的混動,但一定是成熟的混動。

編輯
至于深藍SL03,就是前文也提到的增程產品,和混動技術不同,增程產品其實說到底還是采用的純電驅動方式,就像深藍SL03一樣,配備后置單驅動電機,發動機不參與驅動,至起到給電機供電的作用。電機功率175kW,百公里加速7.2秒,WLTC純電續航為100公里,綜合油耗表現也不錯,僅1.11l/100km。

編輯
總之,如今的混動技術早已有了質的飛躍,不論是動力、續航還有油耗、使用成本等,都能做到“最優”,顯然混動技術想要打出的明顯的差異化優勢幾乎很難,這時候車企的綜合實力和創新技術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比亞迪為了專攻新能源領域,早前直接果斷宣布停產燃油車,一門心思搞新能源技術,如今也坐上了自主品牌新能源車企龍頭位置;和比亞迪“打法”形成鮮明對比的領克選擇“全面開花”,沒有聚焦于單一的燃油領域,而是在創新自研混動技術的同時也往純電賽道發力,從領克03到領克07 EM-P和領克08 EM-P的轎車與SUV的雙子星,再到首款純電車領克Z10的亮相;顯然,領克已經構建起了一個橫跨多個級別、涵蓋多樣動力系統的豐富產品矩陣,背后同樣靠的是深厚的經驗與技術累積。

編輯
所以,打敗焦慮的從來不是產品和技術,而是一家車企的可靠程度,這或許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最優解”。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