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目前國內其實有眾多的國產CPU,其中最知名的是6大,分別是龍芯、申威、兆芯、海光、鯤鵬、飛騰。
其中龍芯應該是最受大家關注的國產CPU之后,最重要的原因是以前龍芯采用的是MIPS指令集,但后來拓展了LoongISA指令集,最后自研了LoongArch指令集,和MIPS徹底說拜拜了,轉向了100%自研。

后來,龍芯推出了3A6000之外,由于采用了自研的LoongArch指令集,其性能更是追上了10代酷睿英特爾芯片,一時讓人興奮不已。
畢竟相當于十代酷睿的水平,那么可以取代大部分的intel/AMD的CPU了,可以滿足大部分人的工作、娛樂、生活需求了。
但3A6000系列,其實還只是龍芯的開始,有了自研指令集之后,龍芯可以基于自己的研發,進行大量的優化,進行架構創新。

近日,龍芯創始人胡偉武表示稱,經過20多年的發展,龍芯已經完成性能“補課”,探索出一條通過設計優化、工藝升級“Tick-Tock”迭代升級的演進路徑。
龍芯采用成熟工藝制造的芯片,也能夠媲美友商采用7nm工藝的芯片。
具體來看,龍芯3A6000,達到14納米工藝x86處理器的性能。龍芯3C6000,預計可以達到10納米工藝x86處理器的性能,而即將推出的龍芯3B6600M桌面CPU,更是有望達到7納米工藝下x86處理器性能。

除了CPU之外,龍芯還表態稱,明年將推出GPGPU顯卡芯片龍芯9A1000,性能可對標AMD RX 550,對國外的顯卡進行替代。
可見,自研了LoongArch這個指令集之后,龍芯在CPU領域,真正站穩了腳跟,再加上有核心技術加持,已經有了和intel、AMD 去爭雄的能力和勇氣了。

當然,龍芯現在的問題,還是在生態方面,畢竟LoongArch不能安裝windows系統,不過龍芯也有應對辦法。
而為了解決生態問題,龍芯更是自研了x86二進制翻譯指令,要去兼容X86、ARM的指令集,然后直接運行x86、ARM應用,目前已經搞定了x86/Linux應用,正在攻關x86/Windows系統及應用,后續還會做ARM/Android系統及應用。
如果真的做到這一切,那么龍芯就真的可以全面替代intel、AMD的CPU了,拓寬CPU開放市場。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