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三個最簡單的原因:
1. 中國有碳中和、碳達峰的國際承諾,這個承諾是可以實現的,并且是可以對外輸出的,碳交易和排放生意,完全可以盤活中國的產業鏈,是可以面向全球輸出產能的好生意。
2. Tesla跑通了一個商業模式,就是用電池 + 電機 + 交直流調速IGBT器件,以非常低的成本和技術門檻,徹底跑通汽車的商業模式,不僅革了美國傳統油車產業,而且帶領了中國車廠挑翻了全球汽車產業,在這種低成本、低門檻的前提下,在中國的民間資本+國資+政策+補貼+稅收減免的多重杠桿下,可以盤活一個萬億級別的大市場,從比亞迪和電車三傻,到傳統油車轉型,到整個汽車行業上游供應鏈,到激進的self driving自動駕駛產業,這條商業革命之路是必然會爆發,且成功概率幾乎100%的,只要把中國和全球(除歐洲、美國、日韓)油車的市場吃下來,整個產業的規模達到萬億級別,同時帶來千萬人口的就業崗位
3. 最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油車在中國從來都是極其垃圾的負資產,中國政府嚴重依賴美元外匯儲備,而消耗美元外匯儲備最多、最沒有必要、最可以替代的,就是對外采購的石油(包括俄羅斯、中東),只要花著美元買石油,就是消耗外匯,對于國家外匯儲備戰略就是一個巨大的負資產,而只要油車不被淘汰出市場,就永遠有幾億人天天開車上下班,就要買汽油,就要進口石油,就要每年白花花地燒掉美元外匯儲備,和俄羅斯、中東簽訂石油采購訂單,就始終有外匯儲備的危機、石油儲備危機、能源危機等等多重危機,現在電動車淘汰掉油車,這個最大的麻煩就可以解決掉,只要用新能源(光伏、風能、核能)和火電廠(煤炭為主),不僅可以徹底解決中國對外的石油依賴,更可以徹底省下購買石油的美元外匯,還解決了中國的能源安全。我不是說要徹底禁止石油進口,但至少可以把民用車這一塊最大的石油消耗逐漸砍掉,把剩余的石油聚焦在商用車、航天、軍用、農用、化工合成等領域,可以充分保證中國的能源安全,同時最大限度節約中國的美元外匯。
按照重要程度來看,3>2>1,可以說all in光伏、電池、新能源車這個產業,可以說是中國政府最近10年來最成功、最明智、最長遠、受益最大的投資。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