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對科技巨頭在人工智能領域巨額投資的憂慮,正從股市蔓延至一向被視為更穩健的債券市場。
近期,市場對“超大規模計算公司”的債券進行了拋售。一個由Alphabet、meta、微軟和甲骨文等“超大規模”(hyperscalers)公司組成的債券組合,其收益率相較于無風險的美國國債的利差,已攀升至0.78個百分點。
根據美國銀行的數據,這一利差水平不僅高于9月份的0.5個百分點,也是自今年4月特朗普關稅言論引發市場動蕩以來的最高點。利差擴大通常意味著投資者要求更高的風險補償,反映了他們對發債主體信用風險的擔憂正在增加。
巨額發債引發杠桿擔憂
利差擴大的背后,是市場對科技公司融資策略的日益關注。盡管這些巨頭現金充裕,但它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行債券,為建設數據中心等AI基礎設施提供資金。
摩根大通在一份報告中指出,這些“超大規模”公司合計持有約3500億美元的現金及投資,但它們仍在信貸市場尋求大量新增債務。
近期,meta、Alphabet和甲骨文接連完成了百億美元級別的債券發行,部分債券期限長達40年。此舉讓一些投資者擔心,這些公司可能正在轉向更高的杠桿水平。
甲骨文債券承壓顯著
在這輪拋售中,甲骨文的債券受到的沖擊尤為明顯。據報道追蹤的一個指數顯示,自9月中旬以來,甲骨文的部分存量債券價格已下跌近5%,而更廣泛的美國高評級科技債指數同期跌幅僅為1%左右。
數據顯示,甲骨文的長期債務已達約960億美元。評級機構穆迪已警示,甲骨文的增長模式依賴于少數幾家AI公司的大額承諾,這構成了顯著風險。
不過,也有分析師認為,在供應增加后出現的債券拋售是健康的市場反應。Bespoke Investment Group的宏觀策略師George Pearkes表示:“我們仍處于AI債務周期的早期階段。”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