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四年分紅4536萬元。
作者|劉俊群
編輯|劉欽文
因前女婿遲遲未明確公司股權的實際權屬,曾經的老丈人與小舅子遂將其訴至法院,這一股權糾紛也為這家公司的IPO之路添了一出“家事難平”的戲碼。
近日,深交所公告顯示,元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元創科技”)將于9月19日迎來上會審核,擬登陸深市主板。這家年入超13億元的公司,專門為挖掘機、收割機等機械制造“運動鞋”——橡膠履帶。
這已是元創科技二度沖刺IPO。2021年12月,公司曾申報滬市主板,但當時凈利潤已從2020年的1.2億元大幅下滑至8474萬元。更讓上市之路雪上加霜的是,創始人王大元的前女婿鄭岳平主張自己應持有公司8%的股權,雙方爭議最終走向司法程序。
內憂外患之下,元創科技最終在2022年10月撤回了上市申請。但實控人王文杰(王大元之子)仍持有上市的決心。僅僅8個月后,2023年6月,公司改道深市主板再度沖刺。如今歷經兩輪問詢,元創科技能否順利上會呢?
01
年入13億沖刺IPO
近一半收入來自前五大客戶
你可能從未聽說過元創科技,但中國廣袤農田中行駛的聯合收割機、繁忙工地上運作的挖掘機,許多都“穿”著這家公司生產的橡膠履帶——它們被行業形象地稱為機械的“運動鞋”。
據“行業調研咨詢機構”QYResearch報告顯示,這家低調的公司已悄然成為中國橡膠履帶市場占有率第一的企業。2022年至2024年,元創科技營收和凈利潤波動,營收分別為12.61億元、11.41億元和13.4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37億元、1.76億元和1.5億元。
![]()
圖源:罐頭圖庫
從產品結構來看,農用履帶已成為公司最重要的收入來源。2024年,農用履帶收入達7.15億元,占比提升至53.5%,反映出中國農業機械化進程的加速。工程履帶同期收入為5.39億元,占比40.33%,而履帶板收入則連續下滑至7144.18萬元,僅占5.34%。
元創科技的成功離不開與行業龍頭企業的合作。目前,公司已與沃得農機、濰柴雷沃、三一重工、徐工機械等知名主機廠建立起穩固的伙伴關系。
2022年-2024年,公司來自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占營收的比例分別為50.1%、46.56%和49.94%。其中第一大客戶沃得農機就貢獻了近四分之一的銷售額。
沃得農機是國內大型現代化農業機械裝備制造商,2021年其核心產品履帶式收割機的國內市場占有率為67.4%,排名行業第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
圖源:罐頭圖庫
然而,和大客戶“緊密牽手”雖然帶來了穩定訂單,卻也埋藏著不小的風險。
首先,公司的應收賬款也高度集中在少數大客戶手中,2022年、2023年,公司前五大客戶合計占應收賬款比例均超過66%,2024年上升至71.59%。其中,僅沃得農機一家在2024年末的欠款就高達2.02億元,占全部應收賬款的42.19%。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指出,大客戶占比過高,一方面說明該公司的產品與技術獲得了客戶的較高的認可度與接受度,但是同時也表明公司存在市場集中度過高的風險,對于公司平穩發展而言屬于不利因素,可能也會引發IPO審核的重點關注。
此外,報告期內,公司應收賬款逾期金額分別達到9248萬元、4698萬元和6483萬元,逾期比例最高在2021年超過20%。也就是說,最高的時候,每5筆應收款中就有1筆未能按時收回。
![]()
圖源:罐頭圖庫
公司對此的解釋是:2022年逾期金額最高,主要是受第一大客戶沃得農機的影響,包括農機市場需求短期受抑,加上行業銷售存在季節性特征、補貼發放進度滯后等因素。
公司在《招股書》中也坦承了這一風險:如果主要客戶自身經營發生波動,或者元創在產品、交貨等方面不能滿足需求,都可能導致訂單大幅減少甚至合作終止,從而對公司經營帶來顯著不利影響。
02
老丈人與前女婿爭股權
小舅子還曾被調查
不過,更引人關注的,是公司一路走來所伴隨的家族紛爭、行賄往事、高度集中的股權結構,這些都讓它正在沖刺的IPO之路充滿話題。
元創科技的故事始于1991年。那一年,王大元與妻子陳如香、妻弟陳基省以及當時還是女婿的鄭岳平湊齊25萬元,創辦了一家名為“三門膠帶廠”的小作坊,四人分別持股80%、4%、8%、8%。
不過,據公司在《回復函》中表示,陳基省與鄭岳平所持股份實際所有權歸屬王大元,二人“自始不享有任何股東權益”——當年僅為滿足企業注冊對出資人人數的要求,才由他們代持。
![]()
圖源:罐頭圖庫
誰也沒想到,這個家族小廠會在三十多年后成長為年收入超13億元的行業龍頭。更沒人預料到,最初那份帶著“親情紐帶”的股權安排,會為日后的紛爭埋下伏筆。
糾紛的核心人物是鄭岳平,王大元的前女婿。1996年,鄭岳平離開三門膠帶廠,此后再未參與公司經營。
三年后的1999年,王家開始重新整合股權。按照王大元的安排,陳基省和鄭岳平將所持股份全部過戶給王大元的兒子王文杰,陳如香也將自己的份額轉給兒子王文杰。這一系列轉讓被描述為“家庭內部資產分配”。
![]()
圖源:罐頭圖庫
彼時,王大元持有公司的股份為80%,兒子王文杰則為20%。
2006年,公司改制更名為“浙江元創橡膠履帶有限公司”,經過調整,王氏父子各持50%。
2008年,鄭岳平與王大元之女王慧麗離婚,離婚調解書上沒有提及企業合伙份額的分割。
隨著企業越做越大,2018年,公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準備向資本市場邁進。此時的股權結構已經清晰地向王文杰傾斜,他直接持有77.27%的股份;父親王大元持股13.64%;剩下的9.09%由員工持股平臺星騰投資持有。
2021年10月,王大元又將510萬股以0元對價轉讓給王文杰,讓兒子的持股比例飆升至82.27%,自己則降至4.31%。至此,王氏父子合計控制公司95.24%的股份。
也是在這一年9月,盡管鄭岳平此前已將持有的三門膠帶廠全部出資過戶至王文杰名下,但他后續始終未通過書面或訪談形式,對該部分股份的權屬予以確認。為明確公司股權的實際歸屬,王氏父子一紙訴狀將鄭岳平告上法庭,要求法院確認其“不享有元創科技及其前身的任何股權”。
![]()
圖源:罐頭圖庫
2022年6月,該案一審宣判,法院認定被告鄭岳平不享有元創科技前身——浙江省三門縣膠帶制品廠的合伙份額。但同年7月,鄭岳平不服判決提起上訴,請求撤銷一審民事判決書或發回重審;10月,二審法院審理后維持原判。
2023年7月,鄭岳平就上述終審判決向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最終被浙江高院駁回。這場圍繞股權權屬的糾紛耗時兩年,直至2023年,法院才最終確認鄭岳平“不享有元創科技及其前身的任何股權”。
其中涉及三門膠帶廠設立時,鄭岳平是否實際出資的問題。據《民事判決書》顯示,鄭岳平在2021年3月25日的交談中明確“我們那個時候都沒有出資的,包括王大元…以前就是這樣的,一個東西就寫一下的”,在庭審中陳述膠帶制品廠初設時的驗資其實大家都沒有現金出資,后又認為其個人出資了現金2萬元。法院認為,鄭岳平對其是否現金出資的陳述前后矛盾,又沒有提交其他證據材料,應認定鄭岳平在企業開設時沒有現金出資。
![]()
圖源:罐頭圖庫
《回復函》顯示,被告鄭岳平未履行出資義務,應認定其實際上不享有膠帶制品廠的合伙份額,更不享有由膠帶制品廠發展變更而來的元創橡膠公司和元創科技公司的股權。
然而,紛爭之外,同樣是2021年,臺州市椒江區人民法院的《刑事判決書》顯示,王文杰在2011年7月和2012年春節期間,曾向原臺州市人大常委會秘書長董某贈送現金,合計32.88萬元。盡管后來臺州市監察委員會認定他“未謀取不正當利益”,最終沒有對其追責。
但據上述《刑事判決書》顯示,被告人董某為元創股份在財政補貼等事項上謀取利益。但元創股份表示,相關項目的認定及補貼的發放均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與政策的規定,不存在違規操作的情形。
《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4年,公司政府專項獎勵補助分別為267.2萬元、251.62萬元和301.95萬元。
![]()
圖源:罐頭圖庫
如今,元創科技的管理層依然延續著家族色彩:31歲的鄭嘯既是公司董事,也是總經理,而他的另一個身份,是王文杰的外甥;工藝總監胡從燦,是王文杰的表弟;工會主席陳海龍,同樣是王文杰的表兄。
目前公司高度集中的股權結構,也引發監管關注。深交所也要求說明實際控制人持股比例較高是否影響公司治理結構的有效性。
公司從發行人內部決策機制有效運行、內部監督機制有效運行,以及未發生實際控制人濫用控股權損害公司利益情形等多個維度展開論證,以此說明實際控制人持股比例較高的情況,并未對公司治理結構的有效性產生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至2023年期間,公司共實施四次分紅,合計派現4536萬元;而這四筆分紅中,至少有4309萬元最終落入王文杰父子手中。據《招股書》顯示,王文杰父子獲得該部分分紅后,資金主要用于購置房產、家庭裝修、投資理財,以及家庭日常開支、子女學費等方面。
前有前女婿法庭爭股權,后有大客戶拖欠貨款,此次上會,元創科技能否成功闖關?
你看好元創科技IPO嗎?評論區聊聊吧!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