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 “簡七讀財” ,發送消息“ 理財 ”
小白輕松入門~
![]()
大家好,我是簡七編輯部的冰冰。
這段時間,不少朋友都在等「育兒補貼」上線,今天看到育兒補貼已經邀請我來領了~
第一時間就去申請了,流程很簡單,首先在支付寶或微信搜索「育兒補貼」:
圖源:支付寶-搜索“育兒補貼”
信息填寫一共有4個頁面,涉及申請人身份信息和嬰幼兒本人信息,我們按照提示填寫就可以了~
![]()
里面需要上傳圖片的部分有:孩子的「出生證」和「戶口本首頁」、「戶口本嬰幼兒頁面」,還有申領人的「結婚證」;大家可以提前準備好這些證件。
ps:所有涉及「詳細地址」填寫的部分,都要按照戶口本上的信息填,不要只填小區和門牌號啦~
目前只是開放了「申領通道」,但這筆錢什么時候能到賬,還要看審核進度。
原則上各地都是每季度發放一批,比如江蘇省是3月、6月、9月、12月發放;而重慶市則是5月、8月、11月、次年2月。
符合條件的爸媽們,不妨多點耐心~
01
這次的育兒補貼是全國統一標準:3周歲以下嬰幼兒,每人300元/月。
以2022年1月1日為界限,只要是在這個日期后出生的孩子就可以申請領取;無論民族、戶籍、一孩二孩還是三孩;按人補貼,每個孩子都有一份。
拿我們家來舉例,我是2024年9月生產,那么我們家總共能領9900元,但這筆錢不是一次給我,而是分三年:
2025年領3600元、2026年領3600元、2027年領2700元;每年的上限是3600元。
如果你也想知道自己家孩子能領多少,不妨參考下面這張表格:
![]()
領取流程上,以家庭為單位,每家派1個人去申請就可以了,最好是孩子父母的一方,特殊情況下也可以由其他監護人代領。
如果不方便線上領,也可以「線下領取」:在嬰幼兒戶籍所在社區或街道辦提交材料,經縣級衛健部門審核后發放至銀行卡或社保卡。
其實,在國家出臺統一補貼前,不少省市已經在「育兒補貼」這件事上發力了。
比如山東濟南(符合戶籍要求):
針對202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二孩、三孩,每個孩每月發放600元育兒補貼,直到孩子3周歲。
如果家里有兩個孩子,在國家補貼+省市補貼,領滿的情況下,大概有4.3萬元。
呼和浩特市則更給力,不僅補貼力度大,覆蓋面甚至涵蓋了一孩——
從2025年3月1日起,新生兒首次落戶呼和浩特且符合「人房戶」條件的:一孩一次性發放1萬元;二孩累計5萬元,分5年發放(每年1萬元);三孩及以上累計10萬元,分10年發放(每年1萬元)。
除了發放現金,還有補貼「購房款」的形式:
浙江義烏對于新購房的二孩、三孩家庭分別給予10萬元、20萬元補貼。
或者,以提高公積金貸款上限的形式:
上海二孩及以上家庭首套房公積金貸款額度上浮20%;京籍二孩及以上家庭公積金貸款額度上浮40萬元。
02
除了「育兒補貼」,還有3個和生育相關的福利,我們來一一說清楚:
1)假期類:產假、陪產假、育兒假
-產假:標準產假是98天,如果是剖腹產、難產,則增加15天;如果是多胞胎,每增加一個胎兒,也可以增加15天。
另外,大部分地區在98天產假之外,會再給60~90天的「生育假」或者叫「延長產假」;所以我們習慣性地說產假是158天,但其實這兩者略有區別:產假遇法定節假日不順延,生育假遇法定節假日順延。
之前看到有些寶媽說到自己的產假只有98天,沒有額外補假;在最近的新聞中已經看到了「延長產假至158天及以上」的措施。
-陪產假:產婦配偶可以申請,各地標準不同,上海是一共10天,需要一次性連休,休假期間工資照發,遇到節假日不順延。在「育兒新舉措」中也提到了陪產假要延長到15天左右。
-育兒假:是指孩子三周歲之前,夫妻雙方每年各5天育兒假。
*要注意:育兒假是按照孩子出生周年計算,比如我們家孩子是在2024年9月出生的,那么我需要在2025年9月之前,休完這5天育兒假。
2)現金類:生育津貼
以上海為例:能領多少生育津貼,一般跟兩個變量有關:一是產假天數,二是工資水平。
生育津貼=單位上年度月平均工資÷30×產假天數
產假就是前面提到的算法:
如果是順利的單胎就是158天,如果是剖腹產單胎/難產單胎就是173天,如果是剖腹產雙胎就是188天。
提交申請后,社保會拉出「單位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的核算表,我們只要看好,是個人工資高,還是單位平均工資高。
當單位平均工資>個人工資時,我們一定是賺的。
單位上年度平均工資為1萬元,單胎順產的情況下,可以一次性領取52667元。
假如我的月平均工資為8000元,那么我也不用把多出的部分還給公司(因為是社保直接打款給職工);這種計算方式下,在一個平均工資高的公司,就能薅一筆不小的羊毛啦~
當個人工資>單位平均工資時,我們也不虧。
同樣的情況下,如果我的月平均工資為1.2萬元,那么我就可以向公司申請補差額:12000÷30×158-52667=10534元。
原則上,產假工資和生育津貼選其一,所以拿到生育津貼后,單位就不用再向我們支付產假期間的工資了。
之前看見有外地網友說,自己的生育津貼是打給公司的,而公司要到復工后按照工資水平發放,因此產假期間單位領導安排的工作,不敢推辭。
今年看到國家出了一些利好舉措:
一是,越來越多的地區,社保繞開單位,直接把生育津貼給到產婦;
二是,簡化申領流程,由于現在醫保都是聯網的,生產醫院直接上傳了產婦生產的材料,產婦本人還沒去申請辦理,生育津貼就到賬了。
![]()
圖源:網絡
3)稅收優惠:個稅抵扣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中,關于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扣除標準為每個子女每月2000元;
可以夫妻每人抵扣1000元,也可以由工資更高的一方直接抵扣2000元(這樣節稅力度更大)。
寫到這里,發現國家對于「有娃家庭」的政策傾斜還是蠻明顯的——
現金補貼、購房補貼、二孩三孩多生多補; 延長相關假期:產假、陪產假、育兒假; 降低社保壓力:員工端可以享受個稅抵扣,企業端可以減免女職工產假期間一半社保費用; 簡化辦事流程:無論是生育津貼還是育兒補貼,避免層層轉款,直接發到當事人手里。
說到底,育兒補貼不只是幾千塊錢的「實惠」,更是一種態度——國家和社會,正在努力回應年輕家庭的壓力與焦慮;也許這些補貼遠不足以覆蓋養育一個孩子的全部成本,但它是一份支持、一種鼓勵。
作為普通家庭,我們能做的,是多留意政策變化,及時申領應得的權益,把每一份小小的利好都落實到自己的生活里。
好啦,如果這篇內容對你有幫助,記得轉發給身邊有需要的朋友哦~
![]()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3531號